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应用化学》2008,25(4):454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8年5月13-16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学》2008,(1):121-121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8年5月13~16日在上海召开。 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id Congress 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将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由世界著名Elsevier科学出版公司以及Biosensors&Bioelectronics学术期刊组织和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国Cranfield大学等协助主办。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学》2007,24(11):1044-1044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8年5月13~16日在上海召开。摘要截止日期:2007年10月30日。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届世界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学》2007,24(12):1400-1400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8年5月13~16日在上海召开。摘要截止日期:2007年10月30日。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届世界  相似文献   

5.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9):1602-1602
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ld Congress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将是该会  相似文献   

6.
《化学通报》2007,70(9):670-670
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泛的生物传感器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将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由世界著名Elsevier科学出版公司以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学术期刊组织和主办,  相似文献   

7.
《物理化学学报》2007,23(9):1320-1320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8年5月13日-16日在上海召开.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The 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内容最广  相似文献   

8.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介质,与特异性分子识别物质如酶、抗原/抗体、DNA等相结合,并以电化学信号为检测信号的分析器件。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纤维与纳米线生物传感器,以及纳米片与纳米阵列生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9.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在近几年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生物组分的固定化方法及生物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引用参考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10.
微悬臂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和生物传感器发展而来,具有无需标记、快速、实时、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医药、食品及军事等多个领域。微悬臂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微悬臂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微悬臂传感器中微悬臂梁的结构、工作模式、激励方法和检测方法。国内有关微悬臂传感器的综述多是着重于介绍微悬臂传感器的应用进展,而缺少对微悬臂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或读出方式做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本文不仅全面且系统地对微悬臂传感器的8种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还介绍了微悬臂梁的多种典型尺寸、外观和微悬臂传感器工作模式中的"热模式"。针对微悬臂传感器实现特定检测及提高灵敏度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微悬臂传感器的表面修饰方法,不仅介绍了国内外微悬臂生物传感器最新的应用动态,还介绍了一种具有自驱动自传感功能的新型微悬臂传感器,并对微悬臂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罗细亮  徐静娟  陈洪渊 《分析化学》2004,32(10):1395-1400
综述了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其生物功能物质的固定化技术,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大分子印迹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印迹传感器在有机小分子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已趋近成熟,在生物大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增多.本文就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大分子生物传感器中的构建及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质量型传感器等,并对目前分子印迹传感器在生物大分子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生物大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评述了溶胶-凝胶生物传感器这个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主要内容涉及溶胶-凝胶固定化方法的过程,优点与性质,溶胶-凝胶光学生物传感器和安培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生物传感器     
早在1979年,Herbert Laitiner就指出,对于生物体系的分析,是分析化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现在看来,此预言确已成事实。在1983年举行的化学传感器国际会议上,有关生物传感器的文章就占了三分之一强。1984年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入式乳酸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测定L-乳酸的生物传感器,将乳酸氧化酶(LOD)通过共价键固定在尼龙钢上制备乳酸氧化酶膜,将制得的酶膜固定在氧电极上构成乳酸生物传感器;将透析膜放在氧化酶膜上产生对L-乳酸扩散高度限制来改变该生物传感器的响应;酶膜机械强度高,在氧电极上反复装卸而不损坏,所构成的乳酸生物传感器的校正曲线的乳酸定量上限达5mmol/L,响应时间小于30s;初步血样测试的结果显示该乳酸生物传感器用于临床血乳酸的测定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受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屹梅  林祥钦 《分析化学》2002,30(10):1267-1271
综述了利用各种生物材料中的膜受体蛋白作为分子识别元件的受体生物传感器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从离体受体传感器、细胞受体传感器和神经组织受体传感器3个方面,讨论了它们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受体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引用文献42篇。  相似文献   

17.
即时检测(POCT)是在病人旁边或现场进行的检测,因其简单、快速、便携且不受场所限制已成为目前体外分子诊断技术发展的一支风向标。而生物传感器以其快速、灵敏、高效、便携及易于自动化、微型化等优点在发展现场即时检测技术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近年来,随着生物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兴起和融合,POCT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实质性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生物传感器在POCT中的应用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各类生物传感器在面向POCT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生物传感器根据类型主要分为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传感器、基于纸的生物传感器、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基于手机检测平台的生物传感器及集成的生物传感器等,并对这些传感器平台在POCT检测方面的应用做了阐述,最后对生物传感器在POCT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和强致癌性的生物毒素,对其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是减小和避免黄曲霉毒素危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因其快速、灵敏、特异性强、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在黄曲霉毒素分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应用于黄曲霉毒素分析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有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和DNA传感器。本文综述了不同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特别介绍了新材料新技术在黄曲霉毒素免疫分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黄曲霉毒素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由藻类产生的海洋毒素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是减小海洋毒素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和成本低等特点,为检测海洋毒素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目前,应用于海洋毒素检测中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有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和DNA传感器等。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国内外海洋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6,25(6):123-124
德国生物传感器会议于2005年3月13日~16日在德国Regensburg市召开.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次国际会议,瑞士、瑞典、荷兰、奥地利等国均有代表参加.会议之所以冠以“德国”乃表明: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居于领先地位,会议之所以选在Regensburg市,则因Regensburg大学的分析化学系设立"化学传感器与生物传感器"专业,而且该市另有与众不同的生物公园,可供与会代表参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