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分类。对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为此类报警器的检测方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测现状,分析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元件中毒的原因,强调了检测可燃气体报警器时使用标准气体的重要性,以及标准气体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3.
郑文君 《化学通报》1992,(10):17-21
本文介绍一类新型的气体分离和制备方法—固体电解质法的原理、特征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综述温室气体监测的意义及监测工作的现状。介绍温室气体监测用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标准气体的制备方法,对两种标准气体的各项性能指标、组分含量范围、定值不确定度、均匀性,以及随时间、压力变化的稳定性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张健  后晓淮 《高分子通报》1993,(1):14-19,13
本文以硅橡胶和聚酰亚胺为基础,从高分子的化学组成、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侧基的大小及其作用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对其均质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能的影响,以溶解扩散过程对气体分离膜材料的透气行为进行了剖析,井简述高分子化学结构对其成膜时结晶情况的影响及对气体透过的作用;还概述了气体分离膜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硫化氢气体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包括碘量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汞盐滴定法、电化学方法、气相色谱法和吸收光谱法,并对三类硫化氢气体传感器(金属氧化物吸附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及基于光学原理的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作了综述。对各类型的硫化氢传感器的优缺点和局限性作了简要评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测(引用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痕量臭氧标准气体发生装置,可输出设定量值的稳定臭氧标准气体,24 h连续运行,输出量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发生臭氧浓度范围为25~1 000 nmol/mol。该装置可输出一组按顺序增大或减小的臭氧标准气体,可与被校准仪器连接进行比对试验或检定校准。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臭氧基准测量装置SPR41比对试验研究表明,研制的臭氧标准气体发生装置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定值不确定度小于1%(k=2)。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一种用于定量分析易爆气体混合物丙烷和异丁烷的基于碳酸锶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传感器。基于该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对两种气体的灵敏度不同,在320℃和342℃两个工作温度下,两种气体的浓度范围均为1000mL/m^3~10000mL/m^3时,分别建立了混合组分浓度相对催化发光强度的两个线性回归方程。在342℃时,丙烷和异丁烷的检出限(3σ)分别为50mL/m^3和20mL/m^3。可通过解上述两个联立方程式求得未知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浓度。外来物质甲烷、乙烷、CO、氨气通过传感器时,甲烷和乙烷分别引起5.6%和17.2%的干扰,其它气体不干扰测定。20000mL/m^3的水蒸气不干扰2000mL/m^3丙烷和异丁烷气体的测定。用该法分析了人工合成样品中两种气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气辅注塑成型技术是为克服传统注塑成型和发泡成型的局限性面发展起来,近几年来才开始进入实用阶段的一种新工艺。它利用高压气体在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实现气体积压,消除制品缩痕,完成充填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郭畅  方晖  朱宏旭 《化学教育》2019,40(20):91-93
从绝热可逆过程特征出发,利用数学知识,结合热力学性质,推导了适用于不同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并说明了只有理想气体和钢球模型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才可以写成带有比热容项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烷类特种气体分析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烷类特种气体分析专用的多维气相色谱仪,特制的热导检测器,具有手动-自动功能。设计了输气-配气装置和多维气相色谱流程。以微机控制,可按编辑程序清洗系统。检查本底,自动进样,显示或打印谱图和分析结果。可检测多种烷类特种气体组份及其中氧,氮,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痕量杂质。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配有五阀(2个十通阀和3个六通阀)、七柱(2根毛细管柱和5根填充柱)和三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A、热导检测器B和C)的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天然气的组分。借助阀的切换系统及设置的分析程序,一次进样便可实现天然气常规组分的测定。检测器A用于烃类气体的检测,检测器B用于永久气体的检测,检测器C用于氢气检测。根据标准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对未知样品作定性检测,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符合国家标准GB/T 13610-2003中的规定,本方法所测得的由标准气体所混合组成的标准样品中,各组分的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6.
电子鼻结合人工智能对呼出气进行检测、分析和识别已成为非侵入性医疗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已报道的气体传感材料尚不能同时满足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稳定的室温检测,阻碍了气体传感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寻找合适的传感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新型二维层状纳米材料MXenes具有种类多、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强、表面...  相似文献   

17.
曹小安  李锦文  彭燕 《分析化学》2006,34(Z1):299-302
报道了一种用于定量分析易爆气体混合物丙烷和异丁烷的基于碳酸锶纳米材料的催化发光传感器.基于该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对两种气体的灵敏度不同,在320℃和342℃两个工作温度下,两种气体的浓度范围均为1000 mL/m3~10000 mL/m3时,分别建立了混合组分浓度相对催化发光强度的两个线性回归方程.在342℃时,丙烷和异丁烷的检出限(3σ)分别为50 mL/m3和20 mL/m3.可通过解上述两个联立方程式求得未知混合物中两组分的浓度.外来物质甲烷、乙烷、CO、氨气通过传感器时,甲烷和乙烷分别引起5.6%和17.2%的干扰,其它气体不干扰测定.20000 mL/m3的水蒸气不干扰2000 mL/m3丙烷和异丁烷气体的测定.用该法分析了人工合成样品中两种气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含有取代联苯及烷基硅取代基的二芳基乙炔单体(1a~1d),以TaCl5-n-Bu4Sn作催化剂聚合得到聚合物2a、2b和2d。 所得聚合物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用聚合物2a和2b的甲苯溶液浇铸制备了均质膜。 采用三氟乙酸对聚合物2a和2b膜进行去硅化反应,制备了不溶性膜3a和3b。 热重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在空气中的热失重起始温度分别为340和430 ℃。 聚合物2a和2b的氧气渗透系数(PO2)分别为260和390 barrers,去硅化膜3a和3b的PO2分别下降至73和180 barrers。 聚合物膜的O2/N2分离系数为2.4~3.3,并随PO2的增加而减小。 由气体在聚合物膜中的扩散系数和溶解系数的测定,扩散系数的降低是导致去硅化膜气体渗透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温室气体标准物质的制备技术与研究进展。归纳了温室气体标准物质种类和量值不确定度的要求,考察了各种配气技术对温室气体监测需求的适用性。综合讨论了配气技术中的稀释操作、钢瓶处理方式及阀门管线材质对温室气体标准物质量值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BIPM和WMO量传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由聚合物结构预测气体的透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基团加和法,对20多种常见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和内聚能进行了计算。发现氧气和氮气在聚合物膜中的透过率与自由体积和内聚能的比值有直接关系。此比值越大,气体的透过率越大,透过率的对数与自由体积和内聚能的比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据此,对未知聚合物可根据其化学结构,从已有的基团数据计算该比值,从而预测它对氧气和氮气的透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