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2.
稀土超分子纳米功能材料的组装及其荧光性质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铕的四元、三元和二元系列配合物,当配体Phen和TTA共存时,协同发光效应使得Eu(Phen)2(TTA)2的荧光最强,在铕配合物和纳米级介孔分子筛MCM-41或(CH3)3Si-MCM-41组成的超分子发光体系中,主体分子筛的疏水孔道环境有利于客体铕配合物的发展,说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复合的超分子发光材料的荧光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稀土铕配合物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物理吸附的方法将稀土配合物嵌入三维有序大孔聚合物材料的孔内,组装了发光性能良好的含邻菲罗林-铕配合物的三维有序大孔聚合物材料(3DOM/Eu(Phen)2).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3DOM/Eu(Phen)2组装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组装体的结构保持了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结构特征,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与纯配合物相比,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荧光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4.
刘丰Yi  徐庆红 《应用化学》2001,18(5):380-383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2Eu/ECM-41,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8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MCM-41的结构,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稀土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荧光寿命延长,另外,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波辅助水热法合成MCM-41介孔材料,经溶胶凝胶组装过程将EuPO4:Zn分散到MCM-41表面上和孔道中,制备成以MCM-41为基质的复合发光材料EuPO4:Zn@MCM-41粉末.通过XRD、FTIR、氮吸附、SEM、HRTEM、EDS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用单因素法探究了原料配比(Eu(NO3)3、Zn(NO3)2的加入量和反应条件(煅烧的温度、时间)对EuPO4:Zn@MCM-41在593 am处发光强度的影响,并研究其影响机理.荧光分析发现,EuPO4:Zn基本不发射荧光,而EuPO4:Zn@MCM-41材料具有蓝光段和红光段的荧光发射,主要发光带以468和593 nm为中心.593 nm处的发射归因于Eu3+的4f组内5D0→7F1跃迁,即Eu3+中心离子所在品格格位对称性决定的磁偶极跃迁.研究表明以MCM-41为载体,能够大大降低颗粒的团聚程度,并使EuPO4:Zn颗粒具有更小的粒径:同时EuPO4:Zn@MCM-41中Eu3+发光巾心具有更大的裂分,MCM-41的纳米孔道使Eu3+的发光中心分离,降低了Eu3+之间电子云之间的重叠,大大减小了荧光的猝灭,因此MCM-41能有效降低Eu3+复合物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6.
Eu(TTA)_3/MCM-41介孔复合体的溶胶凝胶法组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溶胶 凝胶法将稀土配合物Eu(TTA) 3 组装到MCM 41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 ,并初步认定客体分子Eu(TTA) 3 是以加合物形式包裹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该法制得的介孔复合体Eu(TTA) 3/MCM 41,用XRD、HRTEM技术证实具有短程有序的、规整的六方介孔结构和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对其光致发光和荧光寿命的研究发现 :与乙醇溶液中相比 ,Eu3 的荧光寿命没有发生改变 ,但Stokes位移却明显增大 ;复合体中 ,能量是从主体MCM 41传递到客体Eu(TTA) 3 上。  相似文献   

7.
借助水热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纳米MCM-41分子筛。通过固相热扩散法将La2O3组装到MCM-41介孔孔道中,制备出含La2O3不同浓度的(MCM-41)-La2O3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分析、粉末XRD、FTIR、77K低温N2吸附-解吸附、固体扩散漫反射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发光光谱对主-客体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粉末XRD结果表明,La2O3组装到MCM-41分子筛的孔道后并未破坏分子筛骨架,在所制备的(MCM-41)-La2O3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中MCM-41骨架结构仍然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并且,随着植入客体材料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有序度有所降低。红外光谱表明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主体分子筛骨架完好;低温氮气吸附-解吸附技术表明La2O3已经部分地占据了MCM-41分子筛孔道,导致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有所降低;固体扩散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发生了蓝移现象,并表现出量子限域效应,说明La2O3已经组装到了MCM-41分子筛的孔道中;拉曼光谱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没有出现新的特征峰,表明La2O3已经组装到了MCM-41分子筛的孔道中;扫描电镜表明(MCM-41)-La2O3样品的外观非常规整,主要呈现的是球状结构,La2O3含量为10%时,(MCM-41)-La2O3的平均粒径为(114±10)nm。发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MCM-41)-La2O3样品在396nm处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质,因而具有作为发光材料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稀土配合物Tb(Phen)x(Bipy)(4-x)(NO3)3(x=4,3,2,1,0)(1×10-3mol·L)溶液中,当配体邻菲罗琳(Phen)和2,2′ 联吡啶(Bipy)共存同一铽的配合物中时,Tb3+的特征发光被敏化,其中Tb(Phen)3(Bipy)(NO3)3的荧光强度是最强,Tb(Bipy)4(NO3)3的荧光强度是最弱。Tb3+在(CH3)3Si MCM 41 Tb(Bipy)4(NO3)3中的特征发光强度最强,而在MCM 41 Tb(Phen)3(Bipy)(NO3)3和(CH3)3Si MCM 41 Tb(Phen)3(Bipy)(NO3)3中的发光变得很弱。当客体分子Tb(Phen)4(NO3)3和Tb(Bipy)4(NO3)3被组装到疏水的主体分子筛(CH3)3Si MCM 41孔道里要比组装到亲水的分子筛MCM 41孔道里的发光要强;当客体分子是Tb(Phen)3(Bipy)(NO3)3和Tb(Phen)2(Bipy)2(NO3)3时,它们的发光情况与前一种情况刚好相反即亲水的极性内腔环境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发光;平行的荧光寿命试验的结论也是一致的。说明在不同的超分子体系中,疏水和亲水的环境都有可能利于客体分子的发光。在(CH3)3Si MCM 41 Tb(Phen)(Bipy)3(NO3)3中的配体的荧光强度要比在MCM 41 Tb(Phen)(Bipy)3(NO3)3中的强;而Tb3+的特征荧光强度的情况刚好相反。MCM 41 Tb(Phen)(Bipy)3(NO3)3和(CH3)3Si MCM 41 Tb(Phen)(Bipy)3(NO3)3有明显的双指数衰减,双指数衰减拟合所得荧光寿命分别为168.8,641.1μs和73.2,5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MCM-41孔道为模版,组装制备了二溴对氯偶氮胂(DBC-ASA)纳米簇合物。采用化学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77 K N2吸附-解吸附、红外光谱、固体扩散漫反射光谱及发光光谱表征了制备的(MCM-41)-(DBC-ASA)主-客体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DBC-ASA成功地组装在了主体MCM-41中,并且处于主体分子筛材料的纳米孔道中。(MCM-41)-(DBC-ASA)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作为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2,3-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首先合成了2,3-二氢黄酮类衍生物[3-(2-萘甲酰基)-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L)]配体,然后利用Eu(III)与此配体和水/邻菲罗啉(Phen)反应得到两种新型的红色荧光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相关物质进行了系统的表征。表征结果表明:两个新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L)3·2H2O和Eu(L)3·Phen;荧光光谱研究显示,两种配合物的配体能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传递给铕离子,从而使配合物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且两个配合物Eu(L)3·2H2O和Eu(L)3·Phen均以5D0→7F2跃迁的荧光发射最强。得到了两种新的高效的红色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