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维生素E、维生素C及其脂溶性衍生物L-抗坏血酸-6-辛酸酯、6-月桂酸酯和6-棕榈酸酯在负离子胶束SDS,非离子胶束Triton X-100和正离子胶束CTAB中对亚油酸自动氧化的抗氧化作用,讨论了抗氧化剂的亲脂性及胶束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顺磁共振和紫外光谱法研究SDS-PEO体系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更疏水的自旋探针4 羰基 2,2,6,6 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 2,4 二硝基苯腙.用顺磁共振(ESR)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0.5 %(w,质量分数)聚氧乙烯(PEO)体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ESR结果表明,此水溶液体系的微极性随SDS浓度增大而减小,并且SDS与PEO聚集体具有更加紧密的堆积结构使其结合处具有较大的微粘性, SDS与PEO间的相互作用导致PEO分子链伸展. UV表明自旋探针分子可能靠近胶束的表面存在, 2,4 二硝基苯肼基团可能位于靠近SDS的硫酸根基团,定向于SDS胶束的表面,氮氧自由基基团短距离渗透到SDS胶束的碳氢核.  相似文献   

3.
有机电解质在胶束催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胶束催化体系中加入四丁基溴化铵 ((Bu)4NBr, TBAB), 研究了有机电解质TBAB对胶束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胶束催化体系中, TBAB的加入使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的速率明显增大, 前者尤为突出;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胶束催化体系中, TBAB的加入几乎对反应速率无促进作用. 这种结果一方面归因于加入电解质TBAB会降低SDS的临界胶束浓度, 从而增强对聚苯乙烯四氯化碳溶液的增溶能力;更主要的原因是TBAB的丁基与表面活性剂碳氢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会使季铵离子(Bu)4N+嵌入SDS的胶束之中, 结合到NP-10的胶束表面, 使SDS胶束的阴离子头基对亲核取代反应(控制步骤)的禁阻作用得以减缓, 使NP-10的胶束表面携带了正电荷, 显著促进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 而对于CTAB的胶束, 由于静电排斥作用, 季铵离子(Bu)4N+不能接近CTAB的胶束, 故TBAB的加入对聚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丁二酮室温光猝灭法研究了胶束介质中丁二酮的增溶位点,通过研究4种不同荷电和不同亲水亲脂性的光猝灭剂以及盐效应等对Stern-Volmer常数的影响,表明了二酮在SDS、CTAB的胶束中是增溶在胶团的栏栅并靠近离子头基一侧和头基/水界面附近,而在CTAB胶束中更加趋向于胶团外部头基附近.  相似文献   

5.
用停流光谱法研究了HRP在AOT、CTAB和SDS反相胶束中的吸收光谱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在AOT反相胶束中,HRP的吸收峰位置与水相中相同;而另外两种反相胶束对HRP的分子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快速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在反相胶束中HRP形成化合物Ⅰ的速率常数远远高于化合物Ⅰ形成HRP—Ⅱ的反应速率常数,推测这是反相胶束的特殊性质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β-胡萝卜素和α-生育酚协同抗氧化作用的微环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用水溶性和脂溶性的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2-眯基丙烷)二盐酸盐(AAPH)和连二次硝酸二叔丁酯(DBHN)引发亚油酸的过氧化,用氧气吸收法研究了β-胡萝卜素(β-C)和α-生育酚(VE)在负离子胶束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胶束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和正离子胶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对亚油酸自动氧化的抗氧化和协同抗氧化作用.发现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强烈地依赖于介质的微观环境及引发剂的亲脂性.β-C仅在SDS胶束中对DBHN引发的亚油酸过氧化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在SDS和TritonX-100中β-C可以和VE协同作用,显著加强VE对AAPH和DBHN引发的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讨论了抗氧化活性与介质微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敏  何玉萼等 《分子催化》2001,15(6):416-418
研究了RhCl(CO)(TPPTS)2催化-1-十二烯氢甲酰化反应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的混合胶束对反应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SDS在混合表面活剂溶液中比例的增大,1-十二烯生成醛的转华率先增大后又降低,并从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及混合胶束对底物增溶作用的变化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分子氮氧自由基的合成及其阻聚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氮氧稳定自由基化合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带有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仍然研究得不多,Keana等用甲基丙烯酰氧基氮氧自由基以格氏试剂引发聚合得到低分子量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或将聚甲基丙烯酰氯和四甲基哌啶醇的氮氧自由基反应而得到相应的氮氧自由基聚合物,Kurosaki等则使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旋标记法将氮氧自由基连接在聚氧化乙烯分子末端,测得其与不同羟基含量的苯乙烯-4-乙烯基苯酚共聚物组成高分子共混体系的ESR波谱,研究了各组分的分子链运动.自旋标记聚氧化乙烯的ESR谱图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只显示快运动或慢运动的一种运动成分,表明氮氧自由基处于单一的环境中.高分子共混体系的ESR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存在快运动和慢运动的两种运动成分,且两成分相对比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体系中氮氧自由基处于不同的微相环境中.由ESR谱得到的T5mTc,Ea的值都随着体系中羟基含量的增加而变大,显示标记分子的链运动在共混体系中的活动逐步受阻.与此同时,随着该共混物中酚羟基和醚氧基间氢键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旋标记法将氮氧自由基连接在聚氧化乙烯分子末端,测得其与不同羟基含量的苯乙烯-4-乙烯基苯酚共聚物组成高分子共混体系的ESR波谱,研究了各组分的分子链运动.自旋标记聚氧化乙烯的ESR谱图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只显示快运动或慢运动的一种运动成分。表明氮氧自由基处于单一的环境中.高分子共混体系的ESR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存在快运动和慢运动的两种运动成分。且两成分相对比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表明体系中氮氧自由基处于不同的微相环境中.由ESR谱得到的T5mT.τc,En的值都随着体系中羟基含量的增加而变大,显示标记分子的链运动在共混体系中的活动逐步受阻.与此同时,随着该共混物中酚羟基和醚氧基间氢键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利用紫外光谱方法测定了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不同胶束水溶液中的衰变速率常数和衰变活化参数. 数据显示, 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阴离子胶束溶液SDS中的衰变速度要远大于在阳离子胶束溶液CTAB和中性胶束溶液TX-100中的衰变速度. 机理分析表明, 维生素A及其乙酸酯在水溶液中的衰变是经过先质子化, 再脱去一分子水或乙酸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碳正离子再脱去质子, 经重排后得到最终产物脱水维生素A.  相似文献   

12.
以4-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酰氯和2-甲氨基乙醇为主要原料,经酰胺化、酯化和中和反应制备了硫酸2-(N-甲基-4-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酰胺基)乙酯钠(I),用红外光谱和19F NMR,1H NMR对中间体和产物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借助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反应条件。酰胺化反应较佳工艺条件:n(4-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酰氯): n(2-甲氨基乙醇)=1.0 : 2.0,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在THF溶剂中,室温下搅拌反应3.0 h,收率93.4 %;酯化反应较佳工艺条件:n( N-羟乙基-N-甲基-4-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酰胺): n(氯磺酸)=1.0 : 2.0,在THF溶剂中,室温下反应0.5 h,收率97.1 %。硫酸2-(N-甲基-4-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酰胺基)乙酯钠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8.0×10-4mol/L,γcmc 23.1 mN/m (25℃)。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最近对维生素C及其脂溶性衍生物在胶束中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发现,尽管它们在均相溶液中的活性基本相同,但在胶束中却相差很大,强烈地依赖于氧化剂氮氧自由基及抗氧化剂在胶束中的络合程度.因此,测定它们在胶束中的分配系数及络合平衡常数,对讨论生物抗氧化剂在胶束中的反应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时间分辨ESR波谱仪,研究了苯甲醛在乙二醇和表面活性剂SDBS,TX-100 的胶束溶液中的激光光解化学诱导动态电子极化(CIDEP)现象。苯甲醛在激光照 射下可以从体系和自身中得到氢生成α-羟基苄自由基和苯酰自由基,在SDBS胶束 中是自由基对机理RPM极化,而在TX-100胶束中是三重态机理TM极化。计算机模拟 谱图进一步证实了自由基的产生和极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氢酶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金属胶束作为过氧化氢酶的模拟模型化合物,利用热动力学半寿期法分别研究了Fe^Ⅲ-trien金属配合物和Fe^Ⅲ-trien配合物分别与CTAB、SDS、Brij35等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热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Fe^Ⅲ-trien金属配合物与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而与SDS和Brij35形成的金属胶束对反应有禁阻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隋华  李干佐  杨博 《化学学报》2000,58(1):50-55
应用UV-vis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水杨酸酯(丁酯、苯酯)在CTAB溶液中的水解反应进行跟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得出CTAB对其反应是禁阻作用。通过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影响,计算它们的反应活化能。并用^1HNMR方法,确定了反应物在CTAB胶束中的增溶位置,对禁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数均分子量10~3~5×10~3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及其在甲醇镁存在下和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自由基(TMHPO·)间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聚-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PMTMPO·)低聚物。同时观察了4-甲基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的调聚反应,同样制得PMTMPO·低聚物。利用IR、EPR和TGA技术对PMTMPO·进行了表征。评价了PMTMPO·对AIBN引发的丙烯酸(AA)自由基聚合的影响,表明PMTMPO·对AA有良好的阻聚功效。  相似文献   

18.
疏水缔合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界面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界面张力弛豫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聚丙烯酰胺/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P(AM/2-EHA)]在正辛烷-水界面上的扩张粘弹性质, 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环氧乙烯醚(Tx-10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研究发现, 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与聚合物的疏水嵌段形成类似混合胶束的聚集体, 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聚集体之间存在快速交换. 这种弛豫过程的特征时间远比分子在体相与界面间的扩散交换时短. 当界面面积增大时, 上述混合胶束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能快速释放, 在界面层内原位快速消除界面张力梯度, 从而大大降低界面扩张弹性. 界面上的CTAB分子与聚合物链节上的负电中心通过较强的电荷吸引作用形成复合物. 当界面面积增大时, 上述混合胶束中的CTAB分子释放较慢, 界面张力梯度较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分子量较大, 扩散速率较慢, 它在界面上与聚集体间的交换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慢, 其特征时间约为0.9 s.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机单体侧链嫁接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oxyl,TEMPO)的策略将TEMPO嫁接到2,5-二溴苯甲酸侧链,并与四(4-乙炔基苯)甲烷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构筑TEMPO自由基功能化共轭微孔聚合物CMP-4-TEMPO.利用核磁共振谱(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等技术研究了所合成单体及CMP形貌和结构.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MP-4-TEMPO可将5-羟甲基糠醛(5-HMF)高效、高选择性氧化成高附加值2,5-二甲酰基呋喃(2,5-DFF).CMP-4-TEMPO催化剂循环利用10次仍保持较高的转化率.提出了CMP-4-TEMPO中形成TEMPO氧正离子是实现5-HMF转化为2,5-DEF的催化氧化机理.CMP-4-TEMPO有望成为各种醇高效、高选择性氧化以及可循环利用的异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溶性光敏剂——对苯甲酰苄基磺酸钠(BP-)和对苯甲酰苄基三乙基溴化铵(BP+)同二苯酮(BP)进行了对比研究。瞬态和稳态光谱的结果表明:BP+,BP-分别处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阴离子胶束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阳离子胶束的Stern层,它们在匀相和非匀相体系中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与BP相同。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离子型胶束体系中的光还原反应速度,结果表明,离子型二苯酮BP+和BP-比中性的BP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它们在不同离子型胶束体系中,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光还原速度显著不同,在合适的条件下,离子型Bp+和BP-在胶束中的光还原速度比中性BP高几十倍以上。另外对胺的疏水性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