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教育教学功能,而且具有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从认识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追求层面来看,化学实验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科学实践观和科学价值观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呈现真实的科学发现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基于实验事实证据的推理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拓宽认识视角和认识思路,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评价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相似文献   

2.
下期要目     
《化学教育》2009,30(4)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愉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关注高考新题型 提高备考有效性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备考策略, 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访谈。  相似文献   

3.
胡崇安  丁伟 《化学教育》2012,33(8):44-45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化学启蒙教育阶段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学化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对做好化学启蒙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元素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心理性格特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素养能力为重点,构建元素代言人、身边的化学(现象、实验)、翻转课堂等一系列课内外学习活动,以学习活动的仪式感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塑造愉悦学习的情境,克服焦虑厌学的情绪,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以学科育人的思想贯穿课程始终,营造有形有实、充满活力的元素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李立新 《化学教育》1992,13(2):23-25
元素化学的内容庞杂、琐碎,学起来枯燥乏味,记忆困难,学生不感兴趣。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无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能在实验上下点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这门学科是大有裨益的。同样一个实验,不同教师的演示,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所以,精心安排实验的内容,巧妙布局实验的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能起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分类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贯穿着分类方法。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的初步形成,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价值,从化学学科本质的角度阐述了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单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用3D MAX制作化学三维结构特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栋 《化学教育》2002,23(6):29-30,32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把化学中的一些微观现象放大,多角度、全方位的模拟一些三维结构动画,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华 《化学教育》2010,31(Z2):121-125
1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必修1的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以单一元素为核心的知识网络,为学生建立关于物质性质的感性认识,建立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为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彭志伟 《化学教育》2023,(9):102-107
学科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而持久的迁移作用。元素观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元素观的建构有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并为其他化学观念的形成提供基本框架。高三复习阶段,以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概念原理知识为依托,借助迷宫游戏进行思维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概括、提炼学科事实性知识,将客观存在的、知识形态的元素观念逐步转化为学生脑海中的元素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款具有教学和科普功能的元素周期表实物展盒,它集趣味性、便携性与科普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展盒内样品丰富、贴近生活,并与名为"爱猜元素"的app配合使用,拓展了元素知识内容。千余人参与科普互动的反馈表明:这款元素周期表实物展盒激发了大众的学习兴趣,使大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化学元素知识,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化学元素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好的科普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化学学习中的能量观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量观是中学化学学习中的核心观念。能量观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了解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思维方法等。能量观建构的基本策略是:(1)在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学习中形成物质的微粒具有热能的观念;(2)在原子结构学习中形成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思维方式;(3)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发展高能量的最外层电子不稳定的认识;(4)在化学变化现象的积累学习中强化物质转化伴随有能量变化的认识;(5)通过化学键概念及其理论学习理解物质转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6)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讨论中深化理解有效碰撞理论;(7)在化学热力学问题研究中进一步理解能量守恒;(8)利用概念图技术帮助化学能量观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The energy of the dihydrated lithium cation Li+·2H2O is studied in several different points within the SCF MO LCAO framework, using a gaussian basis set to approximate the wavefunction. The computed binding energies (hydration energies) and bond distances are compared to the values found for the monohydrat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view of ion-solvent interaction, and especially of the effect of ions on adjacent hydrogen bonds, in aqueous solutions.It is a pleasure to thank our technical staff for the careful preparation of the input for the programs and for its enthusiastic and skilful assistance in running the computer.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最新解析的多巴胺D3受体的晶体结构进行活性位点分析, 建立了基于受体的药效团模型, 并对Asinex Gold Collection 数据库进行筛选, 选择7个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 得到了高活性新型多巴胺受体抑制剂(04932482), 它对多巴胺D3受体抑制率达85.45%, 其Ki值为(806.75±34.58) nmol/L. 进一步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研究了其与受体相互作用的模式, 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以04932482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A tasteful cuisine without herbs is unthinkable, because they are often the only way to ginger up a meal. Basil is at the top of the popularity‐scale and noodles, for example, only turn into a delicacy when Pesto alla Genovese has been added. This is even truer for the connoisseur. Basil is a real biochemical masterpiece, since it must struggle so hard in order to produce its distinctive bouquet odour from rather insignificant sensory compounds. Admiration for the plant's achieved performance only increases the pleasure and amply compensates for the difficulty learning the chemical basis. Bon appetito!  相似文献   

16.
刘琳然  黄萍  文静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2):85-89
有关金属配合物颜色的形成原理是现行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六水合氯化镍为例,研发了一款金属配合物显色原理的教学软件。该软件以宏观问题引入教学,创设探究情境,展示了金属配合物的结构、d-轨道分裂的原因、金属配合物显色的原理,软件能帮助学生从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上去认知其显色原理,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杜卓锟  邵伟  秦伟捷 《色谱》2021,39(3):211-218
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肽段的保留时间作为有效区分不同肽段的特征参数,可以根据肽段自身的序列等信息对其进行预测。使用预测得到的保留时间辅助质谱数据鉴定肽段序列可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因此对保留时间预测的工作一直受到领域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保留时间预测方法通常是根据氨基酸序列计算肽段的理化性质,进而计算肽段在特定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展出了多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保留时间预测方法,与传统的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相比有着更高的准确度,易于跨平台使用,并且能对修饰肽段的保留时间进行预测。但对某些复杂的修饰,如糖基化修饰等的预测结果还不够准确。如何进一步提高对修饰肽段预测的准确性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预测的保留时间被应用于肽段鉴定的质量控制和方法评估,以及与预测的二级质谱谱图结合,建立模拟谱图库等方面。该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在保留时间预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成果,同时对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保留时间预测研究以及蛋白质组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Peng Zhan  Xinyong Liu 《大学化学》1986,36(1):2008064-0
In view of the complex knowledge points and some abstract theories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ourses, the application of visualized teaching methods to present important knowledge points in a vivid way can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ativ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metaphor and analogy in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courses.  相似文献   

20.
At christmas, experimental scientists love to demonstrate to a public auditory the special pleasures of their art. Here a physical and an inorganic chemist have put together their knowledge and their ideas to create a collection of experiments, explanations, images, music [15] and effects, that was interwoven and subsumed under the title „Chemistry and Light”︁. A special mixture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listeners and spectators of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backgrounds. Besides the wish to entertain, one main reason for this choice of presentation was to show that historical social and scientific aspects belong together as well as experiment and theory, and that natural sciences deliberately should be included into the approach of life of everybody. A tremendous pleasure can be gained from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changes of matter that are caused by chemical re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