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教师C的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的言语互动分类工具进行课堂观察,采用信息熵理论模型对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语言及活动行为的丰富度进行定量分析,再进一步以学生-教师(S-T)分析法分析课堂教学类型。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提供支持,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杨玉琴  倪娟 《化学教育》2013,34(5):31-35
教师和学生的言语互动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握了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也就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本文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为工具,对一节化学课的师生言语互动行为从课堂情感气氛、课堂结构、教师风格和提问的创新程度4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教学行为的视角看化学课堂教学,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共生共存,形成"教学行为对";若干个教学行为对按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教学行为链”,也就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若干个教学行为链组合起来形成“教学板块”,就可完成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这样,就以教学行为为基础,以复杂性科学的系统论、融贯论为指导,从另一视角认识了化学课堂的结构,这对于课堂观察、教学设计、教学行为优化等研究以及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据课堂教学系统的CPUP模型理论,分析了“气体摩尔体积”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的频次、所用时间等特征和教学行为链的频次、所用时间及分布等特征。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该节课有以下特点:学与教的活动多样化,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及课堂教学节奏感较强、张弛有度。课堂教学系统的CPUP模型理论可以解析课堂教学行为,可以为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学生参与度等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可以为中学化学一线教师设计和诊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中等生”常常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在集体中却占有极大的比重,他们既是优等生的后备军,又是差生的预备队。本文从倾听、阅读、记录、动手、讨论及表达6种行为研究中等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发现中等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存在一些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的策略,为教师了解和帮助中等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世洪 《化学教育》1992,13(5):21-22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运用的得法,需很好探究。一、教学提问的作用与心理学依据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都是以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为依据的。一为激发情趣,调动积极性;二为唤起注意力的集中,更好地组织教学;三为增进识记,减缓遗忘;四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调节讲授,师生各依反馈信息,调控教与学,以达到教与学动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化学课堂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CCITIAS)为研究工具,对专家型化学教师的一节实验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家型化学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行为组合,促进师生高效语言互动,凸显课堂“留白”艺术,创设“时空化”实验课堂。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的提出课堂观察作为一种专业课堂评价技术,它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通过有目的、有指向、系统地诊断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依据。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化学课堂观察研究文献不在少数,但通过定量手段分析研究进展与现状的文献几乎没有涉及,据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这一量化分析工具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根据分析结果揭示当前国内中学化学课堂观察有哪些研究热点?研究趋势怎样?相关专家学者与机构在该领域有哪些重要研究成果?以期从全新视角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化学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03,24(Z1):46-47
本文以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及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材 (试验修订本 )为依据,归纳了化学教师课堂板书中常见的 18种错误,并用案例对照方式诠释了错误或不规范的板书与正确的板书。本文的案例对化学教师论文的写作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高端备课”项目下教师与学生行为互动的关键特征,研究采用视频分析法及滞后序列分析法(LSA)对2019年高端备课项目中“离子反应”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比率、教师语言、师生操作技术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等进行量化与质性分析。研究发现,高端备课更加关注学生对于本源性认识问题的科学认识逻辑,以传授核心观念建构以及基于学生认识发展为本为理念,由知识解析为本向促进学生认识发展转变,通过师生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为常态化课堂优化提供了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