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超细粉末的有关概念,叙述了超细粉末在陶瓷材料、磁记录材料和催化剂材料方面的应用.介绍了用无极放电产生无污染的等离子体,用等离子体作为高效率的工作物质来合成超细粉末的方法.简要地解释了用等离子体法合成超细粉末的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在大气压环境下产生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为了降低等离子体射流的尺寸,一种特制的玻璃微针被用于制作等离子体射流源。当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为4.0 kV时,该装置能产生基本均匀和稳定等离子体射流,且等离子体射流的线宽仅有几m。此外,探究了该超细等离子体射流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去除速率可达2.4 m/min。因此,这种超细Ar/O2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有可能用于材料的超细加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在大气压环境下产生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的装置。为了降低等离子体射流的尺寸,一种特制的玻璃微针被用于制作等离子体射流源。当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为4.0kV时,该装置能产生基本均匀和稳定等离子体射流,且等离子体射流的线宽仅有几μm。此外,探究了该超细等离子体射流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超细Ar/O2等离子体射流能有效地选择性去除聚氯代对二甲苯薄膜,去除速率可达2.4μm/min。因此,这种超细Ar/O2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有可能用于材料的超细加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合成平均尺寸小于1μm的超细YBa2Cu3O7-δ(Y-123)粉末的固态反应法。合成Y-123粉末的传统方法是利用BaCO3、Y2O3和CuO粉末直接固态烧结反应。本文介绍的方法则利用BaCuO2(011)、Y2O3和CuO粉末之间的固态反应。本方法不包括传统反应法中限制反应速率的BaCO3分解反应,因而与传统固态反应法相比,其合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合成超细粉末。将011、Y2O3和CuO粉末按4:1:2的摩尔比混合后在900℃于流通氧气中烧结15小时,此时反应刚好完成而生成的Y-123粉末又不过分长大,得到的粉末平均尺寸小于1μm。  相似文献   

5.
与常规炸药相比,超细炸药由于比表面积高、表面能高、表面化学活性大,受到大家的青睐。文中以超细TATB、超细BTF和超细HNS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比表面积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科研生产提供技术后盾。  相似文献   

6.
以NaCl熔盐法制备了Er3+掺杂的SrTiO3超细粉末. 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了SrTiO3:Er3+的结构性质. 测量了514.5 nm激光激发下样品的Stokes荧光谱. 在785 nm激光激发下,观测到很强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 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的激发光功率依赖关系、Er3+浓度依赖关系,研究了上转换发光机理. 指出了可能的激发态吸收过程和能量传递过程. 上转换发光性质表明SrTiO3:Er3+超细粉末可用做上转换荧光粉.  相似文献   

7.
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pulsed high energy density plasma, PHEDP)是一项新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它集高电子温度、高能量密度、高定向速度于一身,在制备薄膜时具有沉积薄膜的温度低、沉积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并兼具表面溅射、离子注入、冲击波和强淬火效应等综合效应;它可以制备纳米晶或非晶硬质薄膜,提高基底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耐蚀性能;能够实现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所制备薄膜与基底之间存在很宽的混合过渡区,因此膜/基结合良好.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脉冲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分析了脉冲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使用2 kw半导体激光在工具钢表面熔覆高速钢粉末。在同轴送粉的粉末汇聚点与激光的聚焦点可获得无裂纹的熔覆层。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熔覆层厚度和粉末利用率增加,同时基体对熔覆层的稀释率下降。获得的熔覆层的硬度达到800 Hvo.3,基体硬度200 Hvo.:,表明  相似文献   

9.
采用凝胶自燃烧法合成Bi0.5Na0.5TiO3纳米粉体,并表征了粉体的晶相结构.测试表明应用凝胶自燃工艺合成的Bi0.5Na0.5TiO3粉体材料的粒子大小均匀,晶相单一,不需要经高温处理便能直接形成钙钛矿结构超细粉末.用所合成的粉末压片,1 125 ℃烧结2 h即可获得致密的烧结体,其相对密度为98.08%.用SEM观察烧结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 μm.  相似文献   

10.
纳米级细度的YBa2Cu3O7-x超导粉末有可能在第二代超导带材的研制中得到应用.超细YBa2Cu3O7-x超导粉末已经通过凝胶燃烧法制备成功.使用的起始物质是钇、钡、铜的硝酸盐以及作为燃烧剂的柠檬酸.产物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其超导性能依赖于自燃过程的情况,而自燃过程又与凝胶中柠檬酸盐-硝酸盐的YBa2Cu3O7-x超导粉末.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最好的燃烧剂-氧化剂摩尔比为0.5.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聚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等离子体化学,它包括等离子体种类间的反应,等离子体和表面种类间以及表面种类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陶瓷粉末大多属于难分解试样。为避免熔剂的沾污及尽量使前处理简单方便,又考虑到化学制备的陶瓷超细粉料所固有的特性:颗粒细(<1μ),组成稳定而均匀等,我们研究了以粉末悬浮体进样直接测定ZrO_2超细粉末中的微量元素的ICP—AES分析法。在水—甘油介质中用超声波分散粉末的团聚体,制成均匀的悬浮液。通过自制Babi-ngton的型V形槽雾化器,将悬浮液喷入雾室及ICP矩管,直接测定固体粉末中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超细微粉的制备及其微观形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少琴 《光谱实验室》2004,21(4):625-630
圆盘式粉碎机在常温下粉碎片状壳聚糖 ,制备平均粒径为 7.6 5μm,粒径分布范围为 0 .4— 32μm的壳聚糖超细粉末。以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子量测定和 X射线衍射等测试技术 ,研究粉碎过程中壳聚糖形貌、粒径、分子结构和结晶结构等变化。结果表明 ,壳聚糖超细粉末具有粒径小、粒度分布窄、分子量较高等特点 ;除了结晶度由 5 7.9%下降为 34.6 %而导致其水溶性显著提高外 ,化学结构未因粉碎过程的机械作用而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存在可以显著改变激光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这在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强X射线产生、温稠密物质态等领域研究有重要应用.本文利用二维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强激光入射双层等离子体靶激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波.模拟结果表明,不同于单层靶情形,大角度入射的强激光脉冲达到一定强度阈值后,可驱动等离子体表面中的电子形成周期结构,激发静电波,其波长与入射波波长相近,传播速度接近光速;表明双层等离子体更有利于表面波的激发,传播范围更大;双层靶的表面波强度与入射激光强度的比值明显不同于单层靶的理论结果,呈现非线性关系;表面波的存在可以显著增强后续激光脉冲的透射,使后续激光脉冲突破稠密等离子体形成的“黑障”,在远高于临界密度的薄靶后被观察到.  相似文献   

15.
陈勇  张晋宽  王宇 《光子学报》2009,38(1):194-198
通过对射频功率、反应室压强和处理时间等参量进行实验,系统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基片表面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溅射去除加工变质层,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基片表面洁净度和表面能.优化后的参量证实,经等离子处理的基片比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基片镀膜后损耗平均降低34.2 ppm,并且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合成超细Y2BaCuO5粉末的固态反应法。该法由两步组成:首先,通过烧结BaCO3和CuO粉末的混合物合成BaCuO2粉末;其次,将BaCuO2与商品Y2O3以1:1摩尔比混合后,在流动氧气中900℃烧结14小时。球磨后,得到的Y2BaCuO5粉末平均尺寸小于500nm。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本文对在碳纳米管处理过程中,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处理前后表面结构变化、形貌变化、场发射效应等进行了综述,并对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精确辨别探测光的角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角动量探测器.该探测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仅通过在一块金膜层上刻蚀设计好的纳米矩孔阵列就能实现对入射光角动量的探测.当入射光照射该探测器时,首先根据表面激发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耦合方向辨别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之后通过测量出射端口的光强强度与耦合方向端口光强总强度之比,定量计算出-1到+1之间轨道角动量拓扑数的精确值.该微纳结构探测器可以精确识别入射光的角动量,为光学片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江汇  余德平  吕程  熊志强  姚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7):079002-1-079002-5
为研究非转移弧层流等离子体制备面向新材料领域的μm级球形氧化铝粉末的能力,使用自制的非转移弧分段式阳极层流等离子体球化设备,以载气送粉的方式,对η相的不规则μm级三氧化二铝粉末进行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并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等离子体发生器和送粉器不同的工作参数对氧化铝粉末球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所采用的直流非转移弧层流等离子体发生器能有效制备球化率接近100%的高球化率球形氧化铝粉末。实验发现,高球化率、高分散性和粒径大小均匀的球形氧化铝粉末可在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制备,并证明了采用非转移弧分段式阳极层流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实现较低功率下制备较高球化率球形氧化铝的可行性。实验还通过XRD与PDF卡片索引技术对球化前后的氧化铝粉末进行了物相定性分析,发现η相的氧化铝粉末经射流作用转化成了Corundum型的氧化铝粉末。  相似文献   

2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一些新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技术、薄膜光学和膜厚测量、全息成像技术、Q开关、精密角度测量等领域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