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线性振子过阻尼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东保 《大学物理》2001,20(5):14-15,22
分析了线性振子的过阻尼特性,指出处于过阻尼状态的线性振子在特定初始条件下能越过平衡位置一次,在另一特定初始条件下,振子将能最快地回到平衡位置。  相似文献   

2.
一维振子的过阻尼与临界阻尼现象x-t曲线的计算机描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蓉娟  过祥龙 《物理与工程》2002,12(4):《物理与工程》-2002年12卷4期-46-47.4页-《物理与工程》-2002年12卷4期-46-47.4页
用VISUAL C++程序实现了一维振子的过阻尼与临界阻尼现象x-t曲线的计算机描绘,程序具有良好的界面和坚固性,通过运行程序,可以让学生从交互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一维振子的过阻尼和临界阻尼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确测定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临界阻尼电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富 《物理实验》1997,17(2):86-87
用示波器观察RLC串联电路电容C上电压暂态过程的线路如图1所示.对于不同的电阻R充电时电容器C上的电压uC和时间Z的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1为欠阻尼状态(R2<4L/C),ⅡE为过阻尼状态(R>4L/C),Ⅲ为临界阻尼状态(R2=4L/C).临界阻尼状态是欠阻尼状态与过阻尼状态之间的过渡状态.对应于临界阻尼状态的电阻R为临界阻尼电阻,理论值图1图2实验测定临界阻尼电阻的一般方法是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从小变大,使电路从1状态逐渐进入Ⅲ状态.当欠阻尼振荡的振幅衰减到示波器荧光屏不能分辨时,相应的电阻为临界阻尼电阻.用此方法确定的临界…  相似文献   

4.
利用稀土永磁性材料钕铁硼(Nd-Fe-B)设计制作出了新型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演示仪.该演示仪器可演示阻尼振动的3种状态(欠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过阻尼状态)、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型钕铁硼电磁阻尼演示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大学物理》2000,19(8):36-37
利用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Fe-B)设计制作出一种新型电关演示仪,可演示阻尼振动的三种状态(欠阻尼状态、临界阻尼状态、过阻尼状态),配合投影仪使用,演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用protel DXP 2004软件对RLC电路的暂态过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主要介绍了仿真电路的创建,并结合电路理论仿真了电路在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阻尼状态下的暂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在不同初始条件下临界阻尼和过阻尼振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和相轨道,给出了质点在不同情况下趋于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与初始条件的关系,指出了一些教材中在这个问题论述上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一维振子的过阻尼与临界阻尼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受到阻尼的一维振子,若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时,其运动微分方程写作(l) 其中β为阻尼因数ω。是无阻尼时派子的固有园频率、鉴于在现行力学教程中对过阻尼与临界阻尼现象的讨论较为简略,本文准备通过分析方程(1)的解,研究振子在这两种情形下处于不同初始条件时的运动情况. (一)当β2>ω02:时,出现过阻尼现象、(1)的特征方程有不同二实根,令 q=,故 β>q.(1)的通解是 若运动的初始条件是则可以确定 在此后的讨论中,为确定起见,令x0>0. 1)由于λ1与λ2皆为负值,式(2)的衰减性质是明显的.在t→∞时,x→0.表明振子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必停止于…  相似文献   

9.
依照场的观点,分析灵敏电流计线圈在临界阻尼、过阻尼和欠阻尼三种运动中电磁动量与机械动量的转化情况.由于电磁动量正比于线圈偏转时的角位移,使难以测量的电磁动量成为宏观上的可测量.  相似文献   

10.
张路  钟苏川  彭皓  罗懋康 《物理学报》2012,61(13):130503-130503
针对乘性二次噪声和加性周期调制噪声联合驱动的线性过阻尼振子, 利用随机平均法推导了系统响应的一阶、 二阶稳态矩以及稳态响应振幅和方差的解析表达式.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这类系统具有比传统的由线性噪声驱动的线性系统更丰富的动力学特性; 当二次噪声的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 系统稳态响应的振幅及方差均存在广义随机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1.
Mn—Cu系阻尼合金兼有较高的阻尼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质,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前景。这类合金通常经过铸造,塑性加工和热处理来获得要求的性能和组织。加工后的Mn—Cu合金存在一个特定温度,在此温度以上合金的阻尼性能将会消失,因而影响了合金的在较高温度下的使用。该温度和合金的Mn含量有关,然而提高合金的Mn含量有会降低合金的加工性及力学性能。一般Mn-Cu合金的热处理都是利用400℃附近的时效来获得相分解后的局部高Mn组织。但是目前的时效处理后的Mn—Cu阻尼合金的最高使用温度只在80℃以下。为解决Mn—Cu阻尼合金使用温度的局限性,本研究选用凝固过程控制的方法在铸造组织中来获得较大幅度的Mn含量分布。从而在Mn-Cu合金得到较高的高阻尼特性温度。本工作利用铸型温度控制的方法,将M2052(Mn-20Cu-5Ni-2Fe)合金在250~0.1K/s冷却速度范围内控制凝固。随凝固冷却速度的降低在合金的铸态组织中观察到二次枝晶间距和晶粒尺寸的明显增大。同时还发现缓冷凝固的合金的成分比快冷凝固有较大的分布幅度。铸态下的合金阻尼性能评价也证实了凝固冷却速度对合金的凝固组织有很大的影响。尽管铸态组织的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然而通过对铸态组织实施时效处理后发现缓冷凝固合金的高温阻尼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凝固冷却速度对时效处理后合金的阻尼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1K/s的冷却速度下缓慢凝固的合金在时效处理后高阻尼特性可持续高达120℃.  相似文献   

12.
运用跃变旋转矢量法,即通过旋转矢量的起点、长度和相位的变化规律对受到空气弱阻尼作用和滑动摩擦力作用的弹簧振子的振动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空气阻尼为临界阻尼和欠阻尼情况下的弹簧振子的运动,根据阻尼和初值情况得出不同的振动曲线.并对弹簧振子4种相图和相图旋转矢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高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及性能评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方前锋 《物理》2000,29(9):541-545
对高阻尼材料的性能评估方法、常见的高阻尼机理以及高阻尼材料的主要研究热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发现新的阻尼机理,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高阻尼材料。  相似文献   

14.
眭永兴 《大学物理》2008,27(3):37-39
用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求解一维量子阻尼振子的时间演化态.结果表明系统的时间演化态是压缩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涡电流的机械阻尼效应作一受力分析并设计一个好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6.
可控阻尼介质中摆的运动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电流变液体的电流变效应,实现可控阻尼介质,并测量了可控阻尼介质中摆的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从动力学方程出发并结合Mathcad数值计算,研究了平面振子的阻尼运动,并分析了阻尼系数对平面振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induced damping in a master oscillator contributed by a set of satellite oscillators is obtained in terms of a summation over a discrete distribution of the set. (The distribution is with respect to the resonance frequencies of the satellite oscillators in the set. The distribution is cast in an ascending order and is assumed to be centered about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master oscillator in isolation). If the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are less than unity, significant undulations are present in the induced damping; the less the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are compared with unity, the more prominent are the undulations. The undulations are largely suppressed when the local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exceed unity. Moreover, appropriately averaging the undulations yields values for the induced damping that coincide with those obtained when the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exceed unity. Further, it transpires that these common value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individual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When the summation is replaced by an integration, the first order results are undulations-free and the values, so obtained, again, coincide with those pertaining to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that exceed unity. Without defining the excursions in the undulations, the transition from a discrete-to-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that is implied by a summation-to-an integration, must assume that the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exceed unity. In particular, without careful and meaningful qualifications, it may be misleading to assume, a priori, that the modal overlap parameters are equal to zero.  相似文献   

19.
袁晓忠  周红 《大学物理》1999,18(10):5-6,14
通过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对阻尼作用下悬绳的受迫振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