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对北大西洋海温场进行展开,初步分析得到头几个典型场,并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法找到其变化特点。旨在对北大西洋海温状况有个初步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RAPD方法对采自不同生境的3 个北黄花菜野生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3个野生居群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多样性主要还是集中于居群内部.3 个北黄花菜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其生境具有相关性,居群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致可逆性质和一致Fredholm指标性质定义了两个新谱集,通过这两个谱集与其他谱集之间的关系,分别对(ω1)性质、(ω)性质及其等价关系进行判定,同时对这两个谱集之间的等价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北太平洋海温与青岛汛期降水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北太平洋前一年6月至当年8月的海温与青岛汛期6月至8月降水间的相关关系,并对1月和4月海温与降水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主要表现为1年和半年的时滞,另外也出现同期相关的特性;青岛汛期降水与北太平洋1月和4月海温有明显正相关;1月和4月的几个关键海区与汛期降水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23种37份栽培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将筛选出的4对AFLP分子标记引物对材料进行扩增,共得到205个位点,其中177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3%;37份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3~0.97之间,平均为0.81.通过遗传相似系数计算,样品总体上亲缘关系非常接近,而白花紫苞鸢尾与其他物种有明显差异.本文还利用UPGMA(非加权算术平均法)进行样品聚类,分析了包括23个种的37份样品之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人类的眉毛作为一种独立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鉴别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基于2DPCA的眉毛识别方法,比较了2DPCA和PCA对眉毛识别的结果.通过对109人的眉毛数据库的分析,分别研究了2DPCA和PCA方法在眉毛识别中识别率和信息阈值之间,识别率与特征个数之间,识别率与图像尺寸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时间和空间的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利用2DPCA方法进行眉毛识别在训练时间和识别率上明显优于PCA方法,识别率最高可达97.62%.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的爆发(南海夏季风)与东海赤潮之间的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的1~3周内,东海有一次赤潮过程.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利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的爆发来预报东海赤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选取云南省丽江束河古镇客栈、餐厅的游客留言作为研究资料,探究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及其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关系.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共得到28个概念和7个范畴,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个人情感、印象丽江、旅行经历、人生哲学、自然环境、逃离遁世、文化氛围.并对编码所得概念进行共现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各节点的共现结构关系.结果表明,个体之间的旅游体验存在很大差异,游客旅游体验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束河古镇游客的旅游体验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三层级结构,这是游客、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并据此为相关旅游经营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构造了一种保形并且形状可调的分段三次多项式曲线,并分析其形状特征与控制多边形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预设基函数的性质再解方程组,构造了一组带2个形状参数的多项式基函数,其包含三次均匀B样条基函数作为特例.然后,借助基函数与三次Bernstein基函数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基函数的全正性,由这组基函数定义了一种分段三次多项式曲线,使该曲线拥有一个局部和一个全局形状参数.最后,分析了控制多边形边变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曲线段形状特征的影响,得到了曲线段拥有1个或2个拐点,1个二重点或1个尖点,为局部凸或全局凸时的充要条件.该结论为曲线段的形状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横向型企业集群供应链特点的基础上,侧重于从物流方面阐述了横向型企业集群内制造商与其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链关系,以及制造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供应链关系.同时结合当前横向型企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其供应链关系的角度构建了水平集成型虚拟组织供应链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海洋能够吸收和存储大气中的CO2,监测海-气CO2通量对预测大气CO2含量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海-气CO2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进行了科学的时空数据组织,给出了一种高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来表现海洋CO2源与汇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地理过程,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2.
北大西洋海温与500hPa月平均环流的若干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大西洋是仅次于太平洋的水体,它的存在与热变化通过中纬度西风带环流可宜接影响到我国西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研究海洋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时,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而对大西洋的研究甚少。近年来,随着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资料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注意到大西洋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关系为基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均对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研究高原和印度洋的热力状况及其耦合关系对全面了解我国的天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0年(30 a)欧洲中心ERA-interim的青藏高原和印度洋温度资料,以及NCEP/NCAR的垂直速度和风速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温差和印度洋海气温差的特征及其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冬、夏季地气温差有所区别:冬季地气温差呈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分布,在高原中部、西南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和东南边界出现了较大的负值中心,其他地区均为正值;夏季地气温差均为正值,远大于冬季.在印度洋,海气温差冬、夏均为正值,EOF1空间分布均出现正负交替的现象,但冬季为东西向带状分布,夏季为西北-东南向分布.高原和印度洋相互影响且互相制约:在冬季,印度洋对高原地气温差有正反馈,高原对印度洋则有负反馈,夏季相反.本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和印度洋对亚洲气候的共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热带印度洋是最强最稳定的江淮持续性暴雨中期海温信号区.在此基础上,利用28年气候逐候资料,根据该信号区海温与后期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场和环流场的相关分析以及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合成分析,初步探究了其对江淮持续性暴雨形成的中期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信号区海温异常可通过以下3种途径对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发生产生影响.过程发生前5候至前4候热带印度洋偏高的海温及其引起的热带对流异常,导致热带偏北印度洋至热带西太平洋上异常的准纬向环流形成,削弱印度洋上的Walker环流和西南季风,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高的海温有利于过程发生前4候北大西洋急流出口区右侧脊发展,还可影响此异常波动的东传,对欧亚波列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过程发生前3~2候,该波列东传所伴随的环流调整导致南亚高压加强、中国东部槽发展、西太平洋副高加强.另外偏高的海温还有利于过程发生前2~1候110~140°E经向异常环流的形成,该异常环流削弱热带季风经圈环流,使南海-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偏南,有利于副高西伸.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软件开发的海洋模型,讨论了如何将软件开发的一般模型与海洋模型相结合,给出了一个海洋模型实现的实例─—Haigang系统.用SOKM/L语言对海洋模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状况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江淮流域5个持续性暴雨过程,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水汽通量进行分析,结合HYSPLIT模式中空气质点倒退运动轨迹的计算,揭示此类强降水事件中海量水汽的源地、输送通道的统计特征和通道建立的天气系统条件:水汽多起源于南印度洋低纬度地区,越赤道气流、阿拉伯海急流、孟加拉湾急流和我国东南沿海低空急流在输送过程不同时期对于输送路径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亚洲夏季风系统的印度季风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也影响着输送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形成该类过程的水汽输送条件的初步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
历史海图可以成为一些相关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基础史料.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则可以成为比较系统地认识这些基础史料的索引.19 世纪浙江海区历史海图约 50 幅.本文大致按年代顺序论述了这些历史海图的历史沿革、时空分布、基本特征和初步评估等  相似文献   

18.
高频地波雷达接收机研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论述了调频中断连续波(FMICW)信号解调原理,分析了用于海洋环境监测、采用FMICW体制接收机的特点,给出了相控阵高频地波雷达多通道接收机的技术要求及设计要点,对工作在干扰和噪声特别大环境中的短波低频段接收机提出了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现场实验表明,该多通道接收机在选择性、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方面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宽波束高频地波雷达海面回波谱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高频无线电波海洋回波谱理论,结合高频地波雷达单站探测的实际应用,建立了一个适合于研究高频地波雷达信号处理的海面回波多普勒谱的数值模型,模型包含一阶峰、海流、二阶谱、硬目标回波、地形阻挡和噪声等成分,模型输出具备实测多普勒谱的典型特征,可用于检验高分辨率空间谱估计算法和海态参数的反演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