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任仁 《大学化学》1986,1(3):22-24
某一反应物在反应达到平衡时转化的百分率——平衡转化率(以下简称转化率),是基础化学课化学平衡部分的重要概念。转化率虽然不如平衡常数更能代表一个可逆反应的本质,但它能更具体地说明某一种反应物的情况,其变化可以体现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转化率的作用是平衡常数代  相似文献   

2.
万寿荣 《化学教育》2014,35(1):74-75
深刻认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反应程度,审视化学平衡常数大小、平衡转化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和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平衡是否移动就看能否减弱刚变化的因素。反应限度与反应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周鲁 《大学化学》2021,36(12):139-143
化学平衡是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对化学平衡态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与全面的讨论,以供同行在化学平衡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金德 《化学教育》2015,36(11):34-36
在化学平衡教学中, 引入教学思维,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稀释过程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变化、疑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判断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等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科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乙苯脱氢与水煤气变换耦合反应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与水煤气变换反应耦合的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反应耦合能大幅推动化学平衡右移,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研究发现,活性炭负载的铁、钒催化剂性能较好,且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元素能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6.
可逆反应中,某种物质的投料x一定,相同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y是一个确定的值。但目前仅用勒沙特列原理定性分析无法清晰地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具体的关系。本文从达到化学平衡时两者满足的方程f(x,y)=K入手,运用隐函数求导的方法,直接分析函数y=φ(x)的单调性,得出不同情况下随着投料x的增加,平衡转化率y的变化情况。并推导出了平衡转化率y有最大值的充要条件及此时x和y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徐聪  胡久华 《化学教育》2013,34(12):81-85
中学化学教学中关于化学平衡的认识存在多种误区,本文先从科学概念本体的视角系统考察了化学平衡的相关概念,对各种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原有分析化学平衡问题的视角的缺陷;再从科学概念发展史的视角探讨了化学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确立了符合热力学基本规律的更科学、更实用的化学平衡问题的分析工具——平衡常数;最后明确了基于平衡常数的化学平衡的相关认识及其基于平衡常数的平衡观构建的重要价值,可促进教师更加科学地认识化学平衡问题,关注并在教学中落实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价值,为中学化学中四大平衡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化学平衡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化学平衡复习教学的定位和学生的已有认识,阐明了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复习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具有促进平衡知识结构化和解决分析平衡问题思路方法的功能。还进行了发挥核心概念"平衡常数"教学功能的化学平衡复习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探讨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宋玥  王磊 《化学教育》2016,37(15):23-32
基于认识方式有关理论及高中生化学平衡认识模型,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平衡从必修到选修的认识发展情况,进行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比传统以知识获得为主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实际认识测查数据说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建议教师充分挖掘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功能与价值,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开展课堂教学,建立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主题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2005-2015年国内39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统计、分析了我国高中“化学平衡”主题的教学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包括4个方面:化学平衡相关的迷思概念,化学平衡主题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行化学平衡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发了一款以合成氨为例的化学平衡知识学习和习题验证的教学软件。该软件采用了可视化的技术,用柱状图、曲线、数据来展示反应达到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学生从反应平衡的图像和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从而认知化学平衡的原理。该软件不仅能用于化学平衡各概念的教学,也能为化学平衡习题课的讲解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2.
谭富桃 《化学教育》2014,35(9):37-39
在中学化学影响化学平衡条件的教学中,依据中学化学教材介绍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来分析和证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这是一种新教法。此教法能使学生快速明白和快速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同时,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复杂的化学平衡,平衡时刻浓度、分压、物质的量、转化率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给解题带来了很大难度。提出了“列表-设未知数-计算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求解”的5步解题通用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结合CASIO计算器独特的解题特色,对近几年化学竞赛中出现的2道化学平衡试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张刚果 《化学教育》2006,27(7):58-58
学生在学完化学平衡移动以后,有不少同学认为,如果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就会增大,反之,就会减小,如果化学平衡两边气体体积相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就不会改变,这是有一定问题的.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判断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含表面活性剂多元配合物体系中化学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光谱法与电导法研究含表面活性剂多元配合物体系的化学平衡,从定量方程式可知,三元配合物转化率最高时,相应的表面活性剂最佳浓度与有关组分间缔合数和稳定常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郭瑞春 《化学教育》2003,24(7):78-79
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勒沙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反应进程和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经常会碰到与勒沙特列原理有矛盾的问题,特别是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其判断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举2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相中正十二烷烃脱氢各物种的聚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临界相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仅提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且移动了化学平衡,大幅度地增加了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研究超临界相中各物种的偏摩尔体积,进而了解各物种分子间的相互聚集行为,是进一步认识超临界相化学反应机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瑞东 《化学教育》2006,27(8):44-47,61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后,仍然对化学平衡中的5大中心概念问题:(1)动态平衡的判断;(2)浓度、温度、压强(体积)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浓度、温度、压强(体积)等对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影响;(4)盐类对溶解平衡的影响;(5)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存在大量的迷思概念。在此基础上论文汇总了学生在化学平衡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重要迷思概念以及对重要迷思概念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传统的教学很难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相似文献   

20.
杨大岭 《化学教育》2023,44(5):60-68
为了克服现行教材编写的不足及现有教学研究的局限性,在“化学平衡”主题教学中设计和实施“素养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可逆反应及化学平衡状态,再从微观上对化学平衡进行解释。通过猜想、演算、验证、推广等探究活动认识化学平衡常数,从而实现化学平衡的定性分析到定量判断。通过“收集证据、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模型预测和实验验证”等活动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创新了“勒夏特列原理”的认识方式。整节教学中设计“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具体问题为驱动,以实验事实为证据,以思维模型为导向”的基本教学程序,让学生在系列探究活动中逐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