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正我们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珠心算教学实验已开展八年有余,在教学实践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迷茫。如何让学生从枯燥的拨珠练习,喜欢并爱上珠心算课堂,如何让家长了解珠心算的作用与功能,从而支持孩子学习珠心算等,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目的就是让学生爱学、乐学珠心算,从而能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正>珠心算教学带给学生的是计算的快速性、观察的瞬时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实验班的学生不仅数学课成绩优异,而且语文、英语等课程成绩也领先,出现了"一科优秀,多科受益"的连锁效应。随着珠心算教学的深入,这门学科逐渐走进了更多教师的课堂。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珠心算教学经验而遭遇瓶颈,仅批阅学生的珠心算练习题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课堂上训练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的珠心算技术水平优劣差异加大,这些问题令一些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忧虑重重。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采取科学、有  相似文献   

3.
学习珠心算是开发智力的捷径,具有“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鲜明效果。为了更好地使珠心算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现行数学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本刊将分期选编小学各年级珠心算数学趣题,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珠心算教育教学引入齐齐哈尔市部分小学的数学课堂已有十年之久。在这十年中,几批珠心算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受益。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逐日提高,我深切体会到珠心算教学确实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益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验初期,我也经历过坎坷与挫折。由于珠心算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目,虽然经历了短时的专业培训,但实践经验却是零,原以为勤能补拙,却发现工作中时常会功败垂成,而且常常困惑于珠心算课与数学课在教学中不同的算理算法给学生带来的迷茫。骤然担负起语文、数学和珠心算  相似文献   

5.
珠心算是在中国传统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算技能,它具有“计算快捷、开发智力”等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珠心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珠心算对学生后续学习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课题组通过对珠心算实验学校实地调研、珠心算学生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得出:通过珠心算学习,在小学阶段可以达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目的;在初、高中阶段可以发挥“正向迁移、省时高效”的作用;在大学及工作中可以产生“提升智能、磨砺意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小学数学大纲中提出的要"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我校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我认为"珠心算"训练非常符合这一要求,珠心算的特点是把物质算盘内化为心理算盘,通过长时间科学的训练,对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珠心算教学方法是指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珠心算教学目的、完成珠心算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珠算与珠心算》2010,(2):37-38
多年的珠心算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珠心算能促进少年儿童智力开发,起到“学习一科,多科受益”的作用。但以往的珠心算教学容易陷入机械化训练的误区,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以比赛荣誉、等级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潜能的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05,(1):17-18
珠心算教育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也是一项具有特色教育的幼教改革实验项目。由于珠心算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有独特的作用,为此,我园从2000年秋季开始,先后对中、大班三个教学班的80名幼儿开展了珠心算教学。通过四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珠心算适于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而且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珠心算教学已有八个年头,从一个对珠心算知识一无所知的数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获得国家珠心算教练师资格的专职珠心算教师。在这几年里,通过开展珠心算教学实践,在点点滴滴的收获和失败中感受着珠心算带给我的快乐和困惑。伴随着珠心算教育在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不断发展,我也被珠心算的无穷魅力吸引着,并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李娅敏 《珠算》2002,(3):21-21
在珠心算课中运用双语进行教学是一种以汉语教学为主,英语教学为渗透,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进行珠心算知识交流与技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对促进珠心算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我是一名专职的英语教师,去年十月起兼教一年级小班珠心算课,并尝试运用双语进行教学。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11.
<正>珠心算实验工作在我校开展已经六年时间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看似与珠心算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而,自从学校把一个五年级的珠心算实验班交给我开始,我一点一点地喜欢上了珠心算,并通过这一年的实际教学让我有了很多收获。一、我对珠心算的最初印象说心里话,之前我并不喜欢珠心算,还带着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自己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学过珠心算,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与江苏省珠算协会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的工作要求,组织全省珠心算教师相继开展了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观摩以及教学研讨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珠心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前不久,全省120多所实验学校的珠心算骨干教师紧紧围绕"实拨、空拨、看拨、想拨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在"江苏省珠心算网络研讨群"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教学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珠心算教学属于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技能范畴,珠心算教学要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同样要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技能,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作为数学和珠心算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从事珠心算教学近十年的时间,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将珠心算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机融合,让珠心算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诉缘珠心算     
正珠心算教育引入齐齐哈尔市部分小学的数学课堂已有九年之久。在这九年中,几批珠心算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也与珠心算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珠心算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珠心算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算盘既是计算工具之"元",又是提升学生能力之"源",珠心算确实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90年从事珠心算教学工作的。我班为珠心算班,有学生48人,男生26人,女生22人。70%的学生来自农村,没有经过良好的学前教育,更没有家长的辅导。与我班对照的班级称对照班,有学生46人,男生25人,女生21人。我这个班自一年级起就开设珠心算教学。对照班是全省统编数学教材,教师是位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那么,我们两个平行班自一年级起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珠心算教学开展至今,作为第一批参加实验教师的我,思绪万千,感慨颇多。从一开始对珠心算教学的排斥到逐渐认可,从迷茫到坚定,一路走来,一番坎坷,饱含着酸甜苦辣。下面就谈谈我的珠心算教学历程。一、教学初始,心存排斥珠心算教学实验已经开展五年了,记得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提出:在全省各县(市、区)选择几所小学作为实验校从一年级开始全面启动珠心算教育实  相似文献   

17.
自1996年,我校开展珠心算教学已有十六个春秋,通过测试比较和跟踪调查,我深深体会到: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作用显著。通过测试对比,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分辨事物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数据,远远高于普通班。跟踪调查结果: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在中学和大学期间的表现也都非常优秀,无论出国留学、读研考博的,还是进入首府高校任教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珠心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从事珠心算教学整整十八个春秋如今已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珠心算教育工作者。然而在减负增效政策的倡导下如何在同等的教学时间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珠心算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近二十年的珠心算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在珠心算特色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珠算式心算教育实验活动基地、宁波市珠心算特色创建学校、浙江大学交叉学科实验室珠心算实验基地;《构建珠心算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珠心算》获宁波市、慈溪市首批优秀校本课程。已有200多篇论文获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幼儿通过珠心算的学习,对于启迪智力、提高计算技能、增强注意力、记忆力等思维品质和培养综合适应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的珠心算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现就近几年在我园开展珠心算教学积累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匠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一)匠才施教。匠才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讲算法理论知识,注重实际操作。就像瓦匠师傅带徒弟一样,师傅只给徒弟讲如何摆砖、如何放线等实际操作方法,而不讲理论。这种训练方法主要应用珠心算基础知识这一步,如在“双手拨珠”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发现“满五加、破五减”的教学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无论老师如何分解难度,讲解算理算法,幼儿在运珠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