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先发现平方反比引力,是牛顿还是胡克?这是科学史上一场关于优先权的有名的争论.本刊这里刊登了苏联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供力学教学和科学史研究参考.有关牛顿为自己的辩解,请参见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史译丛》1987年第2期,那里刊登了牛顿和哈雷关于《原理》的通信14封(汉译文约1.4万字).在1686年5月27日给哈雷的信中,牛顿说,他是在说明落体偏东时,“未经心地描述了”、“螺旋线径迹落到地球的中心”.另外,这些信也包括牛顿因生气而想删去《原理》第三卷的打算.1955年,爱因斯坦在谈到这场争论时的的态度,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版,1976年).  相似文献   

2.
?????? 《力学与实践》1991,13(2):78-79
谁先发现平方反比引力,是牛顿还是胡克?这是科学史上一场关于优先权的有名的争论.本刊这里刊登了苏联学者的一些研究结果,供力学教学和科学史研究参考.有关牛顿为自己的辩解,请参见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科学史译丛》1987年第2期,那里刊登了牛顿和哈雷关于《原理》的通信14封(汉译文约1.4万字).在1686年5月27日给哈雷的信中,牛顿说,他是在说明落体偏东时,“未经心地描述了”、“螺旋线径迹落到地球的中心”.另外,这些信也包括牛顿因生气而想删去《原理》第三卷的打算.1955年,爱因斯坦在谈到这场争论时的的态度,可参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版,1976年).  相似文献   

3.
金和 《力学与实践》2007,29(2):39-39
古人原先造了个“黏”(读nián)字,又造了个“粘”(亦读nián)(见《四角号码新词典》1950年出版;《康熙字典》1958年出版),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黏”作为“粘”的异体字淘汰了,废除了“黏”字.于是见诸报端和学术刊物(包括《力学名词》第1版)的“黏”均被“粘”字取而代之了(见《中华词典》1990年版).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  相似文献   

4.
1788年,也就是牛顿《原理》发表以后约一百年,法国的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的不朽名著《分析力学》一书在巴黎出版,这几乎用去了他一生的时间.这是继牛顿《原理》之后,又一本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开辟了力学的新纪元.标志着牛顿力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部书中,他综合了十八世纪数  相似文献   

5.
?????? 《力学与实践》1991,13(6):72-73
<正> 1788年,也就是牛顿《原理》发表以后约一百年,法国的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的不朽名著《分析力学》一书在巴黎出版,这几乎用去了他一生的时间.这是继牛顿《原理》之后,又一本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开辟了力学的新纪元.标志着牛顿力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部书中,他综合了十八世纪数  相似文献   

6.
李岚老师在91年第3期《上海力学》上发表的“导出拉格朗日方程的一种新方法”一文中指出: “从牛顿的动力学基本方程能不能不通过动力学普遍方程,不用变分的概念而直接导出拉格朗日方程呢?本文作了新的尝试,基本思路是:(一)对于不受约束的自由质点,证明动力学基本方程F=ma的协变分量形式就是拉格朗日方程。(二)对于具有完整理想约束的质  相似文献   

7.
《连续力学入门》(A First Course in Continuum Mechanics 1969,1977 Prentice-Hall)一书是国际知名的固体力学、气动弹性、生物力学专家冯元桢教授所写的一本教科书.目前正进行中的译本是根据1977年版译出. 本书是专为力学专业的学生及研究生初学连续力学所写.它为学习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生物力学、材料科学以及其它学科提供了有关连续力学的坚实基础.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 《力学与实践》1992,14(6):61-61
<正> 经典力学指的是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力学.本文介绍它们的公理体系(牛顿三定律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公设)存在的不足和克服的方法,并且着重于牛顿力学.1.一个历史悬案牛顿是第一个使力学公理化的科学家.他的三个运动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公理系统.但这个体系  相似文献   

9.
《力学与实践》是1979年2月创刊的.1978年我收到了中国力学学会筹备杂志创刊的约稿信,就以当时所进行的胶片涂布科研工作为背景,用我1977年底在厦门召开的一次全国会议上的报告稿为基础,写了一篇综述文章“具有物理.化学反应的薄膜流体力学”寄给《力学与实践》.1978年10月正在上海无线电13厂接收、检验DJS-21电子计  相似文献   

10.
经中国科协批准,1987年11月16日至27日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代表组一行四人赴泰国曼谷参加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亚太地区分会第二次筹备会议。代表成员为钟万勰教授(组长)、傅子智副教授、金和副编审、郭华副教授。 在1987年6月21日至26日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主办的“国际计算工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