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薯园朱砂叶螨种群消长动态与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在江西东乡木薯上的种群消长表现为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8月份,另一个出现在11月份,且朱砂叶螨大量爆发。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r的m*-x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朱砂叶螨在7~11月份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最适抽样数N=29.8+37.15/x。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在5个恒温(16、20、24、28和32℃),85%RH实验条件对朱砂叶螨的捕食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实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不同温度下的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捕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其捕食量最高,处理时间也最短。但不同温度下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巴氏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a′/Th值)逐渐增大,28℃、32℃时的a′/Th值明显高于其它温度。  相似文献   

3.
应用扩散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lwao m——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方钝绥螨在柑桔园的分布型。结果表明,东方钝绥螨在柑桔园呈聚集分布。其最适抽样数N=7.34+31.357 5 x1/2,利用该螨释放防治叶螨的序贯抽样的上下限T0(N)=4.2276N±6.3663 N1/2 .  相似文献   

4.
巴氏新小绥螨在江西安远的高峰期出现在9~11月之间。通过运用聚集型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 直线回归分析法,得出巴氏新小绥螨成螨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当样方平均密度在2.89头以上时,其聚集原因是由于巴氏新小绥螨本身的聚集习性和环境条件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以及在柑桔树冠内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在树冠内各方位也属聚集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一,其中,内、外层聚集强度基本相同,西方和下层聚集强度大;从10月至12月,随着时间推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以及在柑桔树冠内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细毛神蕊螨在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型;在树冠内各方位也属聚集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一,其中,内,外层聚集强度基本相同,西方和下层聚集强度大;从10月至12月,随着时间推移,扩散聚集趋势为:扩散-聚集-扩散-聚集。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具瘤神蕊螨Agistemus exsertus Gonzalez在不同柑桔品种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具瘤神蕊螨在脐橙、温州蜜桔和南丰蜜桔园中,低密度时属于随机分布,密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弯弓蚌螨在宿主三角帆蚌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扩散性指标(Iδ),方差(V)与均值(X)的比大于1;Taylor幂函数法则lgV=lg9.954 1.227lgx。Iwao平均拥挤度(X^n)和平均密度(X)间的关系X^n=3.862 2.142X等方法,结果表明:弯弓蚌螨在宿主三角帆蚌中的分布为聚集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湖、巢湖、鄱阳湖中褶纹冠蚌寄生蚌螨的感染调查,发现3个湖泊的褶纹冠蚌中有3种蚌螨寄生,但蚌螨群落组成不同。弯弓蚌螨是巢湖的绝对优势种,优势度指数为99.7%;太湖的优势种是Y纹蚌螨,优势度指数70.3%,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3.4%;鄱阳湖优势种是Unionicola spp,优势度指数52.4%,次优势种为弯弓蚌螨,优势度指数29.5%。蚌螨在宿主褶纹冠蚌内都呈聚集分布,但3个湖泊中不同种寄生蚌螨的分布参数不同,说明其聚集强度不同。利用卡方对种间关联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鄱阳湖中Y纹蚌螨与弯弓蚌螨之间呈负关联关系(x^2=5.95〉x0.05^2 =3,84,V=-0.57),弯弓蚌螨与Unionicola spp.呈正关联关系(x^2=4.22〉x0.05^2=3.84,V=0.48)。由群落相似系数可以看出3个湖泊寄生蚌螨群落相似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对鄱阳湖地区4种蚌螨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种群数量最大,丰盛度为20.26±50.00;丫纹蚌螨(U.ypsilophora)种群数量最小,丰盛度为0.29±1.28。弯弓蚌螨和丫纹蚌螨在外鳃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9.031 7±20.153和0.206 3±0.975 4;簇刺蚌螨(U.penicillatus)在内鳃分布数量最多,为0.688 5±6.764;敏捷蚌螨(U.agilex)则在斧足上分布较多,为0.615 1±0.443 9。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240 7;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99 6。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5.221 2;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间生态位重叠。敏捷蚌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526 7;丫纹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287 8。弯弓蚌螨与丫纹蚌螨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2.649 4;丫纹蚌螨与敏捷蚌螨的重叠值最小,为1.910 0。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103 8;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52 8。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1.598 9;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褶纹冠蚌内4种蚌螨对资源的竞争可能集中在时间上;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弯弓蚌螨较适宜在褶纹冠蚌内生存,簇刺蚌螨有可能与之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叶螨科Tetranychidae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一新种,板栗始叶螨Eote-tranychus castane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12.
以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eGregor)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和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其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cCHS,GenBank登录号为KM242063),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桔全爪螨几丁质合成酶PcCHS基因的cDNA全长为4 925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155bp,3’非翻译区(3’-UTR)为345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4 425bp,编码1 474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168.43kD,理论等电点为6.83。其包含EDR和QRRRW这2个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标签序列。ExPASy在线分析表明,PcCHS具有15个跨膜螺旋、4个糖基化位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桔全爪螨与二斑叶螨相似度为89%,其次为西方盲走螨,相似度为55%。分子系统进化的结果也表明桔全爪螨与二斑叶螨和西方盲走螨的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3种杀螨剂对3种叶螨成螨的毒力。IC50显示:3种杀螨剂毒力强弱为螨克>三氯杀螨醇>蚧螨灵:3种成螨的敏感性高低为柏小爪螨>石榴小爪螨>柑桔全爪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采自江西的叶螨科两新纪录,卡里苔螨Bryobia kakuliana Reck,(1956)和日本文叶螨Eurytetranychus uaplnicus Ehara,1980,并首次报导了卡里苔螨的幼螨,若螨I和若螨Ⅱ。文内测量单位为μm。  相似文献   

15.
<正> 植绥螨科Phytoseiidae隶属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800种以上。植绥螨在植物上常同植食性害螨生活在一起,能捕食叶螨、瘿螨、跗线螨和介壳虫等,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近年来,我国广东、四川和江西等省繁殖利用钝绥螨Am-  相似文献   

16.
通过扩散系数(C),聚集指数(I),聚集度指标(L)、K值,CA值五种聚集度指标对樱桃虎象甲卵期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虎象甲卵在林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在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7.
鳞翅触足螨对腐食酪螨捕食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鳞翅触足螨雌雄成螨对腐食酪螨在6个恒温状态下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鳞翅触足螨雌、雄成螨对椭圆食粉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其中雌成螨的捕食能力强于雄成螨;在各温度处理中,雌成螨在28℃时具有较高的捕食效能;鳞翅触足螨12℃的低温状态下捕食效能较低;猎物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鳞翅触足螨捕食猎物的数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5个恒定温度(16℃、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了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雌成螨对桔全爪螨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各温度处理设置范围内,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在相同温度下其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尼氏真绥螨雌成螨的功能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在16℃~32℃范围内,尼氏真绥螨对卵的瞬间攻击率最低,最高的是若螨;对幼螨的处理时间最短,最长的是卵;对幼螨的理论捕食量最大。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尼氏真绥螨雌成螨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a/T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时达到峰值。另外,尼氏真绥螨对各螨态的桔全爪螨的取食具有选择性,桔全爪螨的幼若螨是尼氏真绥螨的嗜好虫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扩散系数(C)、聚集指数(I)、聚集度指标(L)、K值、CA值五种聚集度指标对樱桃虎象甲(Rhynchites auratusScop)卵期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虎象甲卵在林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在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正>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地处南疆,叶螨种类过去未曾有过报导。1977年,我们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叶螨标本21种,其中有新种4种。今列名录如下: 1.Bryobia pritchardi Rimand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