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26-240nm波长范围内,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吸光度,绘制出样品在不同浓度时的吸光度曲线,找出适宜的浓度范围,作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样品浓度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利用PE Autosystem XL-TurboMass测得样品中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准确浓度,结合回归系数给出了测定共轭亚油酸乙酯含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共轭烯烃的共轭极化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共轭极化出发 ,以共轭极化过程的双极态静电能的平均值与非极态静电能的差值作为共轭极化势(CPP) .用共轭极化势与共轭烯烃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能量相关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得到的前线轨道能量与其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能量进行相关 ,得到前者与后者相近的结果 .进一步以有效极化效应PEI(ef)来定量烷基极化效应对共轭烯烃双极态的稳定作用 ,并以CPP和PEI(ef)两个变量与共轭烯烃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能量相关 ,得到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定量方程 :ν =1.174 6 +5 .0 187CPP - 0 .4 32 0 4PEI(ef) ,R =0 .9995 ,s =0 .0 4 0 3,F =10 85 3.2 8,n =2 3研究结果还表明 ,依靠增加取代基数量的方法来降低紫外吸收能量不及增加共轭链的长度有效 .  相似文献   

3.
孙元红  王传奎 《物理学报》2009,58(8):5304-5310
在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上,利用解析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以(4-{2-[4-(2-吡啶-4-乙烯基)-苯基]-乙烯基}-苯基)-胺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单支、双支和三支共轭链有机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这三种有机分子都具有较大的线性和非线性吸收强度.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它们的单光子吸收谱都存在两个峰,这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近红外区域,多共轭链有机分子呈现出宽达300 nm的宽带双光子吸收,单支、双支和三支分子的最大双光子吸收截面比约为1.0∶2.3∶4.0,其中三支分子具有最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101.73×10-48 cm4·s.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增加分子的共轭链可有效提高分子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同时还给出了电荷转移态的电荷迁移过程.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响应函数方法 多共轭链有机分子  相似文献   

4.
曹稳根  翟科峰  周芳 《光谱实验室》2011,28(3):1026-1030
研究了苏丹红Ⅰ在极性溶剂乙醇中的紫外-可见光谱,同时考察了水、酸碱度、温度和时间等不同实验条件对苏丹红Ⅰ-乙醇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红Ⅰ在乙醇溶液中形成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吸收峰主要与其偶氮-醌腙异构体和分子型体有关;在乙醇-水溶液中,苏丹红Ⅰ的可见区特征吸收峰逐渐红移,最大红移达11nm,最大增幅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新型双共轭链有机染料分子的双光子吸收(TPA)及其光功率限幅特性,实验研究了该有机染料的双光子吸收谱和光功率限幅曲线. 结果证实在浓度为1×10-2 mol/L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该有机染料在近红外区有宽达400nm的宽带非线性双光子吸收及光功率限幅特性. 它的双光子吸收谱存在三个峰,分别位于730,850和980nm,并且在850nm处有最大的TPA截面,为σ′2=25.9×10-47 cm4·s 关键词: 宽带 双光子吸收 光限幅 双共轭链有机分子  相似文献   

6.
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广泛存在市场中,如何有效鉴别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特征是当前宝石学研究的热点。利用改色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对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进行深入的谱学特征研究。改色实验表明斯里兰卡黄色蓝宝石中部分存在光致变色的现象,短波紫外光会导致样品着色,而太阳光会导致样品褪色。紫外光照后黄色蓝宝石的颜色由稳定部分和不稳定部分共同组成。颜色不稳定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紫外-可见光谱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这可能与蓝宝石中O2--Fe3+的电荷转移有关,导致了蓝宝石稳定的黄色调。蓝宝石的紫外-可见光谱在“着色态”相比“褪色态”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增强,可能由于紫外光照射增强了O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中具有弱的与Fe有关的吸收峰,这与样品含有较低的Fe含量一致,不足以产生稳定黄色调。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具有一致的激发光波长Ex=325~335 nm、发射光波长Em=560~570 nm的特征荧光中心,在“着色态”时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褪色态”。含铁黄色蓝宝石具有荧光效应且特征的荧光中心可作为识别这种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潜在鉴定手段。综合报道了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谱学特征与可能的颜色成因,为识别颜色不稳定的蓝宝石提供了鉴定依据,同时为后续改色处理的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发展了一种新型相位共轭干涉法可用于简单方面地测定介质三次非线性极化率的相位。文中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二种染料掺杂高分子膜X^(3)的相位,发现由饱和吸收效应产生的X^(3)的相位,当波长远离吸收峰时,由-π/2趋于-π,而由光到漂白效应产生的X^(3)的相位都落在-17/18π附近。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蓝光发射材料δ-Alq3的制备与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蓝光发射材料δ-Alq3,测试了其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并通过与δ-Alq3的光谱性能的比较,研究了Alq3分子空间结构与光谱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δ-Alq3分子空间结构经过真空加热发生变化,生成对称性较差的δ-Alq3;分子空间结构的改变引起Alq3分子中酚环电子云密度的降低和相邻分子间的共轭效应的减弱,导致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δ-Alq3长波段的π-π*电子跃迁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的移动,在光致发光光谱中δ-Alq3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80 nm,比α-Alq3的最大发射峰波长(515 nm)蓝移35 nm,在电致发光光谱中α-Alq3和δ-Alq3的最大发射峰波长都为520 nm.  相似文献   

9.
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细胞细色素C(Fecty-C)活性中心铁离子在pH7.1的磷酸缓冲液中与4种微量元素M(Ⅱ)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Fecyt-C)活性中心Fe(Ⅱ)离子可被微量元素M(Ⅱ)部分取代,形成部分的细胞色素C衍生物(Mcyt-C),溶液的吸收光谱的Soret带最大吸收峰发生蓝移,且α带与β带最大吸收峰相对峰强减弱。  相似文献   

10.
实验发现在保持入射到晶体表面的泵浦光斑尺寸不变的条件下,随泵浦光的入射位置和入射角不同,自泵浦相位共轭形成机制在FWM-TIR、FWM-SPB和FWM-TIR与FWM-SPB之间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各自具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产品大部分为几种脂肪酸的混合物,故在应用前对不纯的脂肪酸产品进行组成分析是必须的。测量了不饱和脂肪酸产品组分中最常见的油酸和亚油酸的拉曼光谱,确定了各拉曼谱线的振动模归属,分析了其分子的构象特征。该结果为研究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振动能级结构及能级间跃迁等做了基础工作,丰富了有机物分子的价键数据和性质。同时详细分析比较了油酸和亚油酸拉曼光谱的差异,为定性鉴别脂肪酸产品的成分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拉曼光谱在地沟油检测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Copper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prepared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cupric ions by ethanol with linoleic acid as a capping agent.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se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X-diffrac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 nanoparticles are crystalline and mainly composed of face-centered cubic (fcc) copper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having an average size of 5 nm.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se copper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analysed which show two emission peak at 450 nm and 625 nm corresponding to the large energy band and small energy band respectively, when illuminated at 250 nm of an optical source.  相似文献   

13.
A novel organic ligand, 6-aniline carbonyl 2-pyridine carboxylic acid (HAP), and the corresponding europium complex, tris(6-aniline carbonyl 2-pyridine carboxylato) europium (III) (Eu-AP)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u-AP was a conjugated complex, emitting strong red luminescence. The lifetimes of 5D0 of Eu3+ in the complex were examined using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the lifetime value was 0.55 ± 0.01 ms for solid Eu(AP)3.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uropium complex had good therm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聚苯撑苯并双噁唑的电致发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光谱技术、电化学特性等对聚苯撑苯并双噁唑(PBO)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电化学分析获得该聚合物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HOMO)大约为EHOMO=5.69eV,通过光谱分析计算得到最低空轨道能级(LUMO)大约为ELUMO=2.99eV。PBO的溶液光致发光在430~500nm范围,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其薄膜的光致发光峰大约位于500nm。研究制作了以PBO为发光层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ITO/PBO(60nm)/Al和双层电致发光器件ITO/CuPc(25nm)/PBO(60nm)/Al,其电致发光峰位具有聚集态发光的特征。器件的发光亮度和稳定性在双层器件中获得提高,器件的发光峰位随驱动电压大小在520~555nm范围变化。  相似文献   

15.
苯-烷氧基苯有机共轭聚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4种新型发光材料苯—烷氧基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材料的UV—Vis吸收光谱及其薄膜和溶液的光致发光性能。用电化学掺杂方法测定了其能带结构。并讨论了烷氧基侧基长度对高聚物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高聚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发蓝光,π-π^*跃迁(Eg)值为3.2~3.3eV,烷氧基中碳原子数为10个左右时发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 the re-exciting process of a soliton, a polaron and a bipolaron in conjugated polymers. For a soliton case, the processes S^0 + hv→ S^± P↓± and S^± + hv→S^0 +P± will take place, where S^0 ,S^± and p^± express a neutral soliton, charged solitons and charged polarons, respectively. For a polaron case, the processes P^± + hv→ p^↓± + Bp^±2 will occur, where BP^±2 expresses a charged bipolaron with two electronic units. For a bipolaron case, the processes BP^±2 + hv→ P^± + P^± and BP^±2 + hv→ BP^+2 + E0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Zernike模式在单位圆的同心孔径圆域内某些模式间具有一定耦合性的结论及对应Zernike模式像差在一定同心光瞳区域内的相互抵消特性,对具有相同角频率不同阶数的Zernike模式建立组合模型,同时根据同心光瞳区域内像差均方根值的降幅比参数给出了同心光瞳直径为4mm时的Zernike模式线性共轭组合模型。最后通过共轭组合模型对光学质量影响的研究发现,共轭模型组合之后能显著提高光学质量。同时也表明Zernike模式组合对光学质量的影响不具备叠加性,而对共轭组合模型表现为补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