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态介观环上的持续电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正常态介观环上持续电流的理论和实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对于通道数、弹性散射、系综平均、温度和自旋的效应进行了重点的讨论,也讨论了自发磁化相。  相似文献   

2.
问题讨论法是指我们教师按照有关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的,通过提出讨论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探索,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贯彻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讨论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氧化处理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和发光衰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李清山  李鹏 《发光学报》1995,16(3):211-216
用沸硫酸对多孔硅进行了处理,测量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发光衰减.对氢、氧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发现氧的加入可使发光强度增加两个数量级,发光衰减变快.用三层发光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物理学有关史实的分析,论证了科学讨论在海森伯成才过程和测不准原理创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关键作用,科学讨论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由衰减法测量线性内耗的准确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贤方  水嘉鹏 《物理学报》1996,45(6):1010-1015
推导出了自由衰减系统线性内耗准确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原有的自由衰减系统线性内耗近似计算公式应用范围。文章最后用准确公式和近似公式分别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冶金内耗相关的阻尼峰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戢景文  于宁 《物理学进展》2006,26(3):296-308
介绍了作者等近年来,对铁基材料内耗谱和内耗机制,进行的针对性研究和取得的进展;讨论和评述了变形增强Snoek效应、Snoek-Kē-Koester(SKK)阻尼、B变形峰和K色峰等内耗现象机制。还讨论了一些相关的基本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二维激光扫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扫描显示有两种方式:矢量扫描和光栅扫描。从原理、应用场合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这两种扫描方式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单色光束的光栅扫描理论。借鉴传统电视扫描原理,推导出光栅扫描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光栅亮度表达式及光束调制性能参数表达式。最后,对一些参数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棱镜表面误差(主要是局部误差)对波面面形的影响。给出了计算公式及其证明。并以直角棱镜和列曼棱镜为例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后向Raman散射的分布式测温系统滤光片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程  李铮  周荫清 《光子学报》2000,29(6):569-573
本文给出了一个设计Raman滤光片参数(中心波长和全峰值半宽FWHM)的数学模型。首先,讨论了Raman滤光片参数设计的相关问题,接着提出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模型是合理、有效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0.
李柯楠  李翔  周进 《物理实验》2012,32(7):40-42,46
讨论了在白光照射下双光栅色散和合成成像,搭建了基本实验装置,对双光栅不同组合和角度等因素进行相关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磊  王斌  刘欣悦 《中国光学》2010,3(5):440-445
为了实现对远距离暗弱快速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基于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的组成,对光学分系统、机械分系统、电子分系统和软件分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针对光学分系统主要分析了激光光源、相位延迟器,声光移频器和光电倍增管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指标;机械分系统讨论了发射望远镜指示和跟踪精度、发射光束的快速切换和主镜的拼接支撑结构等;电子分系统介绍了同步控制、电磁屏蔽和配电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而针对软件分系统则讨论了光束快速切换、位置和角度变化的同步控制和图像恢复等。对上述关键技术的分析和讨论为多光束傅里叶望远镜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浩  张燕革 《应用光学》2008,29(6):921-925
讨论了法布里-珀罗干涉成像仪(FPI)对夜气辉的系统响应,更为明确地描述了建立该干涉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和结果。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利用FPI对热层大气温度进行测量的原理,并且通过分析稳频He-Ne激光器的干涉图对系统的传输函数进行了求解,对不同波长下系统传输函数的转换进行了讨论。干涉图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解析模型以及波长转换方法能够很好地表示干涉成像系统。另外对系统传输函数在实际气辉测量中的应用、系统的温度漂移以及误差估计也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谢希德  资剑 《物理》1992,21(11):641-646
对近年来金属在半导体表面上吸附的理论和实验进展进行了评论。着重讨论了亚单层覆盖体系中存在的争议之处及最新进展。贵金属在Si(111)表面上的吸附,情况相当复杂。例如对Ag/Si(111),虽然理论和实验 上提出了许多模型,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尚没有定论。还讨论了碱金属和稀土金属在Si表面上的吸附。对K在Si(100)表面及K和O在Si(100)表面上的共吸附模型进行了详细讨论。另外,对碱金属在GaAs表面上的吸附的一些最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表面磁极化子的光学声子平均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Tokuda改进的线性组合算符、Lagrange乘子和变分法,讨论了强、弱耦合表面磁极化子的性质。计算了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和光学声子平均数。以AgCl和ZnS晶体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表面磁极化子振 动频率、基态能量和光学声子平均数与磁场B和拉格朗日乘子u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油样经乳化处理后,用感应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润滑油中的磨损金属铬、铜和铁的分析方法。讨论了乳化剂Triton X-100的用量、及酸度粘度的影响。对乳化法和干灰化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本法使用价廉的水溶液标准。方法快速、准确。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6.
关于狭缝对若干分光仪器分辨率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翟林华  周芳 《物理实验》2000,20(4):47-47,F003
讨论了光栅衍射及单色仪普物理实验中仪器的狭缝光阑对仪器分辨率的影响,并对教材中相应部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Scalapino-Huberman方程的基础上,吸收了Iguchi模型中高能声子的产生、消灭效应,建立了一套修改的S-H方程。对方程做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定态分支情况的讨论,得出了用以讨论体系非平衡相变的广义Ginzberg-Landau方程并进行了相变类型的讨论,特别是对Sn膜进行了有关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2月28日向全国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转发了高等学校理 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198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编委会主任、组长会议提出的重要建议。 国家教委的通知中说:“会议着重讨论了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规格和课程结构改革的 设想”,“提出了物理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指导原则,强调了在业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教书育人等问题”,希望各校“组织有关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为 了配合这一讨论,现将《建议》全文刊载于此,请广大读者注意阅读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陈丽 《低温物理学报》2001,23(2):144-149
本文采用Anderson s-d混合模型和s-d交换模型,讨论了磁性杂质溶入金属后,对稀磁合金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并对Cd-Mn合金进行了定量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汤叔  徐援 《物理》2001,30(9):581-583
《物理》设专栏 ,讨论理论物理教学改革 ,引发了关于理论物理课程教学成功和失败的探讨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俞允强、宋菲君、杜纯镇、李华钟等先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这些讨论和观点定会使业内人士受到启发 .我们也想在讨论中谈谈看法 .1 物理学系的存在在计划体制下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一切按计划进行 .国家教育部对物理人才的规格做了规定 ,物理学系有三种规格 :综合性大学的物理、工科院校的应用物理、师范学院的物理学系 .这样的分类自然有它的道理 ,但这样的分类培养是否最科学 ?这些年报考物理学专业的人呈递减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