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近, 北京谱仪在J/ψ的辐射衰变中发现, 在正反质子的阈附近有反常增强, 即可能存在共振态X(1860)和X(1835). 针对这一发现, 提出了新粒子的三胶子胶球态解释方案, 并且应用QCD求和规则计算了此胶球态的质量. 考虑到理论上的不确定因素, 计算结果表明该胶球态的质量峰位于1.9GeV到2.7GeV之间. 事实上, 北京谱仪发现的新共振态的确表现出了一些三胶子态的行为. 结论是, 此新粒子很有可能是重子偶素和胶球态的混合态.  相似文献   

2.
黄立新  高海峡  肖长明 《物理学报》2009,58(8):5864-5870
通过Monte Carlo模拟和接受率方法研究了限制在圆柱形管道中大胶球之间以及大胶球与管壁之间排空作用的耦合效应.研究发现,当两个大胶球靠近时,大胶球之间的排空作用因与大胶球与管道壁之间的排空作用耦合而得到加强,同样当大胶球与管道壁靠近时,大胶球与管道壁之间的排空作用也因与另一大胶球之间排空作用的耦合而得到了加强.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圆柱形管道直径的减小,胶球之间、胶球与管道壁之间的排空作用的耦合效应是增强的. 关键词: 排空作用的耦合效应 接受率方法 Monte Carlo模拟  相似文献   

3.
惠萍 《中国物理 C》1999,23(12):2-1176
采用截断本征方程的方法研究2+1维SU(2)格点规范场的胶球质量及胶球波函数.计算结果表明五阶胶球质量△m/e  相似文献   

4.
李德民  方建 《中国物理 C》2000,24(5):451-456
假定ξ(2230)的自旋宇称为2++,研究了中性张量介子f2(1270),f′2(1525)和胶球候选者ξ(2230)的混合,通过对可得到的这3个态的衰变数据的拟合,得到了这3个态的夸克和胶球内容,并给出了一些关于ξ(2230)衰变的预言。  相似文献   

5.
假定ξ(2230)的自旋宇称为2++,研究了中性张量介子f2(1270), f′ 2(1525)和胶球候选者ξ(2230)的混合,通过对可得到的这3个态的衰变数据的拟合,得到了这3个态的夸克和胶球内容. 并给出了一些关于ξ(2230)衰变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祝玉灿 《中国物理 C》1998,22(7):658-671
阐述了有关胶球寻找的最新实验状况, 特别是集中在确认标量和张量胶球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张量胶子球ξ(2230)的宽度要比文献中所报告的20MeV宽.这个大的宽度并不能排除ξ(2230)作为一个胶子球的存在.但是,它解释了为什么在pp实验中看不到ξ(2230)存在的原因.因此,在pp实验中没观测到张量胶子球ξ(2230)存在的实验结果并不能排除张量胶子球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李春树  肖长明 《物理学报》2007,56(4):2434-2441
用Monte Carlo模拟研究弱带电胶体系统的性质.在四维超球面欧氏空间中严格表示库仑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接受率法计算带电胶球间的排空势和排空力.研究了受限于两块平行带电平板之间、淹没于带电小胶球之中的一个或两个带电大胶球系统的排空作用,并通过与不带电的硬球系统相应结果的分析、对比,发现静电势能增强带电胶球之间的排空作用. 关键词: 超球面法 接受率方法 排空作用 Monte Carlo模拟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ξ(2230)作为胶子球解释的可能性.螺旋性振幅之比x和y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ξ(2230)不可能是一个纯的2~(++)S波(或D波)的胶子球,但可能是一个4~(++)D波胶子球.  相似文献   

10.
刘帅  叶燃  曹玲玲 《应用光学》2014,35(3):427-431
基于浸没透镜设计了一种超分辨成像系统,利用SU-8光刻胶和直径为4.87 m的微球实现纳米级别的超分辨成像。介绍微球成像放大率的求解方法,并通过软件模拟了超分辨成像系统的焦距。通过改变SU-8胶的厚度(从3.4 m到0),系统的放大率也随之改变(放大率从1.6x到2.6x)。实验表明:SU-8胶的厚度对微球放大率有直接影响,通过该系统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蓝光光碟条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微扰论QCD计算了赝标胶子球在J/ψ辐射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几率. 指出由于ι(1440)与η、η′的混合, 使η、η′有一个胶子球分量, 这些分量在它们的J/ψ辐射衰变产生中占主导地位. 由此得到的比例Γ(J/ψ→γη′)/Γ(J/ψ→γη)比以前一些理论模型的结果要大, 并且是与实验符合的.  相似文献   

12.
用MonteCarlo方法对处于两平行硬板约束下三个浓度的大小胶球系统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大胶球表面小胶球密度的统计,由密度积分公式获得了大胶球所受的排空力.研究结果显示,因为平行硬板的存在或当改变两平行硬板的距离时,同浓度下,排空力在硬板距离小的时候最明显;三个浓度中,浓度高的,排空力受硬板距离影响最大;有硬板约束比无该约束的时候,排空力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惠萍 《中国物理 C》1999,23(12):1171-1176
采用截断本征方程的方法研究2+1维SU(2)格点规范场的胶球质量及胶球波函数.计算结果表明:五阶胶球质量Δm/e2与五阶真空波函数的μ0一样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收敛行为,在1/g2>0.8区间,胶球质量逐渐下降;胶球波函数μ0F和μ2F在1/g2>0.8时,趋于平稳,有较好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14.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0,14(5):477-480
本文讨论了ξ(2230)作为胶子球解释的可能性.螺旋性振幅之比x和y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比较表明,ξ(2230)不可能是一个纯的2++S波(或D波)的胶子球,但可能是一个4++D波胶子球.  相似文献   

15.
3维U(1)改进格点规范理论中胶球质量和胶球波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俊勤 《中国物理 C》2005,29(2):115-118
用改进的格点规范场哈密顿量和截断本征方程法计算2+1维U(1)规范场的胶球质量(质量隙)和胶球波函数,结果显示出较好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QCD求和规则的框架下考虑了纯胶球和普通介子态的混合效应对二者质量的影响.在关联函数的构造中,胶子流和夸克流都被认为既和胶球态有耦合,也和夸克态有耦合.利用QCD低能定理,构造了一个混合关联函数.通过这些关系及两共振态近似,得出了0++胶球和夸克态的质量,它们与各自的纯态的质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7.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1,15(5):477-480
本文讨论了当胶子只有横极化分量时对ξ(2230)胶子球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了0++三胶子标量流的两点函数,其中计及了直至量纲为6的凝聚项的贡献.在"零宽度共振态加连续谱"的谱函数模型中,得到了0++三胶子标胶球的量子色动力学求和规则,由此定出了该标胶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粲夸克偶素J/ψ质量大而寿命长的特征的物理内涵和对胶球态产生条件的理解,提出了J/ψ→Gb+γ过程产生胶球态的另一种机制,即认为胶球态Gb来自J/ψ中的组分粲夸克对ccon.(ccon.)分别转变为流粲夸克对ccur.(ccur.)时所发射的色八重态胶团对的融合,而余下的流粲夸克对再湮没为光子γ.通过用此模型的计算,讨论了ΓJ/ψ→Gb+γ与有关参数值的关系,并与J/ψ辐射衰变中通过两个末态胶子的强子化产生胶球的机制作出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指出Pomeron可以被看作为具有Regge轨道αp(t)=1.08+0.2GeV-2t的Regge化的胶子球.理论成功地预言了实验上观测到的质子一质子弹性散射的总截面.理论与实验的最好符合给出了张量胶子球到质子反质子道的衰变宽度为9±3MeV,其总宽度大于50MeV.并且排除了张量胶子球的自旋为4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