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容量法测定铀矿石中铀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对样品质量、滴定样品溶液消耗的钒酸铵溶液的体积、钒酸铵对铀的滴定度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铀矿石中铀含量为0.427%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  相似文献   

2.
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与表示方法,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石墨样品中钒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当样品中V2O5含量为0.215%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5%.通过分析发现,曲线拟合、回收率以及重复性试验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评价方法可为石墨样品中钒的测定结果准确性和置信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5-Br-PADAP光度法是测钒钛磁铁矿中钒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其分析过程的操作步骤确定了其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把不确定度分解为称样质量、溶液含量、钒标准工作曲线和重复测定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和计算.结果表明,钒的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是影响样品分析误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低品位石煤钒矿中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方法。将石煤钒矿样品在920℃下灼烧20 min进行预处理,以驱除石煤钒矿石中的含碳化合物和有机物,通过酸度调节,实现滴定终点的突跃。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样品中五氧化二钒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3%(n=10),用该法测定国家标准物质和实验室内控样品,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精密度,适宜于低品位石煤钒矿中五氧化二钒含量为0.5%以上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评定了矿石中钴测定的不确定度,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钴的质量浓度C0、称样质量m0、试液定容体积V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而主要分量是钴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脉冲熔融热导法测定了钒粉中氮含量,并分析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因素,通过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合成,得出被测样品中氮含量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微量的五价钒在苦杏仁酸-氯酸钾的微酸性介质中产生灵敏度为0.001微克/毫升的催化极谱波,半波电位为-0.965伏(对饱和甘汞电极)。从溶液酸度、底液组份、汞柱高度、温度等因素对波高的影响以及从极谱波的对数分析确定:由五价钒产生的极谱波系由它催化生成的苯甲醛在电极上进行单电子扩散还原的可逆波,不具有动力波特性。讨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产生催化扩散电流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拟定了无须经过分离和富集手续测定矿石中0.000x—0.5%的五氧化二钒的快速简便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8.
5-Br-PADAP光度法是测钒钛磁铁矿中钒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其分析过程的操作步骤确定了其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把不确定度分解为称样质量、溶液含量、钒标准工作曲线和重复测定引入的各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了分析评定和计算。结果表明,钒的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是影响样品分析误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鸡精调味料中谷氨酸钠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鸡精调味料中谷氨酸钠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当鸡精调味料中谷氨酸钠的含量为49.15%时,谷氨酸钠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4%(k=2)。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恒电流电解-BC0分光光度法测定纯铜中铜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对测量重复性、电解重量法、光度法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量化.当纯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99.93%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k=2.  相似文献   

11.
五氧化二钒样品用盐酸分解,在稀盐酸介质中,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于248.3,766.5,589.0 nm波长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量五氧化二钒中铁及氧化钾、氧化钠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铁、氧化钾、氧化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0.20,0.05~0.80,0.20~1.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6,0.994 3,0.994 2。方法检出限铁为6.7μg/L,氧化钾为1.0μg/L,氧化钠为1.4μg/L,加标回收率为95.9%~103.0%。铁、氧化钾、氧化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4.2%,2.9%(n=6)。该方法适合五氧化二钒中铁及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根据JJF1059-1999对磷钒钼黄光度法测定硅酸盐中五氧化二磷的不确定度作了评定,对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和表述。  相似文献   

13.
五氧化二钒催化钾碱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五氧化二钒(V_2O_5)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研究了V_2O_5加快CO_2在钾碱液(K_2CO_3)中的吸收速率的化学作用机理。实验证明: 当9相似文献   

14.
The isoelectric points for niobium and vanadium pentoxide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electrophoretic measurement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ree alternative procedures to predict this parameter.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for Nb2O5 that presents a well defined value for the isoelectric point but they do not correlate well in the case of V2O5 that present a rather high solubility in the isoelectric pH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痕量钒的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测定痕量钒的主要方法,包括光度法如常规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萃取光度法、导数光度法以及原子吸收法、荧光法、交流示波极谱法、催化动力学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等。  相似文献   

16.
溴酸钾氧化酸性铬深蓝催化动力学极谱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0.15mol·L~(-1)H_2SO_4介质中,以酒石酸作活化剂,Ⅴ(Ⅴ)对溴酸钾氧化酸性铬深蓝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以极谱法监测催化反应过程中酸性铬深蓝浓度的变化,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钒的线性范围为0.10~7.0ng·ml~(-1),检出限为0.05ng·ml~(-1),应用于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并对酸性铬深蓝的极谱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Electroactive multilayer films of polyaniline (PAni) and vanadium pentoxide (V2O5) sol-gels were prepared on gold surfaces by means of the layer-by-layer (LBL) method. The stepwise buildup and the opto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the composit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in-situ by electrochemical surface plasmon spectroscopy (ESPS). A thickness increment of 2.3 nm per deposited bilayer was obtained by modelling the surface plasmon spectra. The composite multilayer films display charging-dis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a bare vanadium pentoxide xerogel network along with an opto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which is dominated by the conducting polymer component.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experiments confirm the findings from ESPS with regard to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ductive states of the composite.  相似文献   

18.
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V2O5-CuO/TiO2催化剂,考察中低温(200~300℃)条件下,以氨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并利用比表面积及微孔孔隙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微观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500℃焙烧的2V16Cu/TiO2催化剂展示了最佳的中低温催化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范围,在空速6.0×104 h-1、225℃条件下,NOx转化率达97.3%,250℃时达到100%,温度升至300℃,催化活性仍保持在100%。XRD结果表明,随着Cu负载量的增加,逐渐显现CuO的特征峰。结合活性评价数据说明,CuO是VCu/TiO2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是降低SCR催化反应温度的重要因素。BET结果表明,CuO的负载对钒钛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有较大影响。耐硫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钒氧化物制备的2V16Cu/TiO2催化剂的抗硫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工作采用三乙酰基丙酮钒及二乙酰基氧钒同烷基铝组成的催化体系,研究了乙炔聚合的规律及聚乙炔成膜的条件,并初步研究了聚乙炔膜的链节结构、形态结构及室温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