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数列     
王德林 《数学通讯》2012,(Z3):89-9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其应用.本单元的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在数列的五个基本量(等差数列中:a1,n,d,an,Sn;等比数列中:a1,q,n,an,Sn)中"知三可求  相似文献   

2.
数列     
杨拴运 《数学通讯》2011,(7):90-92,102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列     
姜泓 《数学通讯》2009,(1):52-57
1.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本单元的学习难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它们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数列     
吴为 《数学通讯》2007,(1):46-50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是本章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一系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推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是本章的难点.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点内容,与高等数学知识联系紧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将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租圆锥曲线结合起来的综合问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列     
本单元知识点及重要方法本单元知识点是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 .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 .利用数列的前几项归纳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 ;运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①知三求二 ;②将其它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其通项与前n项和 ;根据数列的通项an 与前n项和Sn 的关系 :a1 =S1 且an=Sn-Sn- 1 (n≥ 2 )解决数列有关问题 ;运用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等技巧求数列的前n项和 .练习选择题1 已知数列 1 …  相似文献   

6.
数列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1)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猜想”、“倒序相加”等).2)等差数列中,有五个基本量:a1,n,d,an,Sn,等比数列中,也有五个基本量:a1,q,n,an,Sn.在各自的五个基本量中“知三求二”,常需要列方程或方程组.恰当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可以减少运算,提高解题速度.3)用函数的思想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注意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  相似文献   

7.
数列     
倪泉 《数学通讯》2015,(Z1):85-88
1.本单元知识点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又由于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着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它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本单元学习重点包括:数列的概念,an与Sn之间的关系,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本单元学习难点包括:递推数列的求解,数列  相似文献   

8.
数列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伟 《数学通讯》2014,(11):88-94
一、明确最新考纲 考试大纲对数列的考查要求是: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列     
1 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是理解数列的概念 ,能用映射、函数的观点看待数列 .掌握等差 (比 )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理解等差 (比 )数列的性质 ,熟悉用等差 (比 )数列的性质求其前n项和的方法 .难点是等差 (比 )数列的性质及应用、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求法 .由于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所以可以运用函数思想学习、研究数列 ,掌握将一个数列转化为等差 (比 )数列的方法 ,加强数列与相关问题的联系及综合运用 .通过对本章的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问题的研究 ,了解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  相似文献   

11.
<正>常数数列是公差为零的等差数列,而且各项非零的常数数列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所以常数数列具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双面身份,我们可以借助常数列的特殊性质帮助解题.1.构造常数数列推导等差(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例1已知{a_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求它的通项公式与(当q≠1时的)前n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12.
数列     
汪伯林 《数学通讯》2006,(12):25-28
1)理解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及在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猜想”、“倒序相加”等).  相似文献   

13.
等比数列是数列专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类似,但是区别明显,同为表述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关系,一个为比一个为差。等比数列不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等有关计算,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如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通项公式均可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递推方式类似,可以模仿得出。利用通项公式的结构特点,可以根据方程思想“知三求一”。通过本节课,对学生系统掌握数列知识及培养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上好等比数列这一节课。  相似文献   

14.
数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数学通讯》2005,(24):20-24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不仅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本单元以函数方法为基础,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个基本数列为载体,研究和探索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以及数列和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是在讲过了等差与等比数列之后的一节专题复习课,学生已掌握了数列的定义及与函数的关系,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公式,及其一般形式.这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函数的相关性质、图像等求解数列的最值问题,掌握判断数列单调性的一般方法,以及利用an解决Sn的最值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数列中常见的几个最值问题的类型,让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要点]本章知识主要包括:数列的一般概念、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意义、数列{an}与{Sn}的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判定、性质及其应用.数列的求和;数列极限的计算;数学归纳法及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关数列的问题,大多要归结...  相似文献   

17.
求递推公式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通常可以通过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求解,通过变换递推关系,将非等差、等比数列转化为与等差、等比有关的数列而求得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转化法.  相似文献   

18.
高考对数列问题的考查主要涉及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以及数学归纳法.数列型客观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数列解答题大多以递推数列、数学归纳法内容为工具,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通过运用递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与猜想、等价转化、分类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难度大、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19.
数列     
1)重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20.
赵银仓 《中学数学》2012,(13):16-18
递推数列是由递推公式所确定,利用递推公式求其通项通常要转化为特殊数列(如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或求和问题加以解决,基于通性通法来探究递推数列通项问题的解决策略有助力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增强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归纳类比推理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领会化归思想、递推思想、差分思想、归纳思想,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大有裨益.解决这类问题的入口宽阔、方法灵活、创新意识强,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对递推数列教学取向的探讨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