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本特点 空中爆炸冲击波是在核武器出现之后才被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多种多样的核爆炸试验,人们掌握了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现今,空中爆炸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的主要规律已作为一门比较成熟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了。在核试验中,可通过冲击波测量准确确定其爆点位置和当量,参与核武器的性能鉴定。通过核试验中大量冲击波测值的分析研究,各试验国家都建立起了一套武器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2.
冲击波防护的重要性与问题核武器的防护问题,在各个领域内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众所周知,核武器有四种杀伤因素: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实际上,人们还发现,电磁脉冲的破坏也是不能忽视的.这些破坏杀伤因素中,冲击波的破坏杀伤威力最大.在核武器防护研究中,冲击波的防护研究占 ...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研制中的力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核武器研制中遇到的力学问题,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化学反应流体力学、辐射流体力学等学科.介绍了核武器研制中力学问题的特点, 即与各种物理问题的强耦合, 学科的交叉.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流体渗流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合物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研究是近年来有重大进展的领域。本文介绍从力学与物理方法进行渗流机理研究的思路、主要结果和当前活跃的研究课题。流体的非牛顿性对复杂边界条件下均匀流体力学效应的影响已得到了较好的定量处理;揭示了拉伸流粘弹特性对渗流影响的机理,其定量描述则尚有待努力。进而讨论了石油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非均一流体渗流的新进展,包括大分子效应与粘性指进效应及其分形描述。对于上述物理效应的综合考虑将使聚合物渗流力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防护结构设计中应变速率效应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秦  钱七虎 《爆炸与冲击》1997,17(2):104-110
在防护结构设计中,通常是采用材料的动力强度和动力弹性模量以考虑应变速率效应问题。应用所提出的应变速率相关材料模型,对核武器及常规武器爆炸作用下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速率相关分析,并与考虑材料强度提高的速率无关分析对比。两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钢结构,两种计算结果相差不大;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且目前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棘轮效应预测及其循环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旭  焦荣  田涛 《力学进展》2003,33(4):461-470
棘轮应变累积广泛存在于压力容器和管道、轮轨接触疲劳、紧固连接和密封技术等工程问题中,是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棘轮可以表现为单轴棘轮效应或多轴棘轮效应,材料的棘轮效应或结构的棘轮效应.本文介绍近年来棘轮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近年提出的描述材料棘轮效应的循环本构理论作了较详细的评述,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普  刘浩 《计算力学学报》2012,29(4):589-593,598
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率敏感材料,为了更好地描述混凝土结构在动力、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特征,本文结合内时理论和损伤理论建立了一种考虑混凝土率效应的内时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将混凝土材料的受力软化效应分解为密实状态的塑性效应和由微裂缝扩展引起的刚度退化效应。前者由内时理论来描述,这使该模型摆脱了一般弹塑性模型中屈服面的概念,从而更符合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并且简化了非线性计算过程;后者由损伤理论来描述,根据混凝土的动力试验结果建立了增量型的损伤演变方程,从而使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动力特性。最后,应用本文建议的模型对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当结构承受快速荷载作用时,应变率对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地下爆炸物理模型实验无法模拟大当量地下爆炸抛掷弹坑和疏松鼓包现象的难题,基于相似理论,采用地下爆炸效应真空室模型实验方法,研制了考虑重力影响的大当量地下爆炸效应模拟实验装置。整套装置由容器罐体、快开门密闭机构、爆源系统、真空泵组、量测控制系统等组成,提出的新型爆源模拟装置可以实现精确起爆控制。该装置可模拟0.1~100 kt TNT、埋深20~400 m范围内不同比尺的地下核爆炸成坑和隆起实验,同时也能够模拟不同装药配置方案、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大当量地下浅埋化爆抛掷实验。典型的核爆抛掷成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实验参数精确可调,实验过程可控,实验结果可信,为钻地核武器地下爆炸毁伤效应分析和大型工程爆破效果预测预报提供了实验室模拟和科学研究设备,填补了爆炸离心机无法模拟大当量地下爆炸抛掷成坑效应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单元质量质心集中方法来优化单元惯性效应表征、改善单元力学效应匹配的 思想: 将单元质量质心集中能够建立精确描述单元质点系惯性效应的动力学方程, 进而达到 优化单元惯性效应表征以及改善单元惯性和变形两种力学效应匹配的目的. 本文通过一维问 题的频散效应分析等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捷联惯导系统圆锥误差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圆锥运动是刚体运动的几何效应。捷联惯导系统在圆锥运动下产生的圆锥误差是系统重要的误差源。本从运动学角度上分析了圆锥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描述圆锥误差的表达式。论还介绍了描述刚体圆锥运动的Goodman-Robinson理论,以及在该理论基础上给出圆锥误差修正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超长柔臂架系统在回转吊装运动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开展了模型构建与振动特性分析。考虑大型起重机臂架的刚柔耦合运动特征与吊装大挠度效应,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了吊臂刚柔耦合运动,在臂头随动坐标系上描述吊重与钢丝绳的偏摆运动;通过初应力法构建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综合考虑超长柔臂架刚柔耦合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惯性力效应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某轮式起重机的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长柔臂架在吊臂几何非线性效应影响下,吊重偏摆幅度增大,周期延长;吊载愈重,几何非线性效应对吊臂振动及吊重摆动的影响愈明显;轻载吊装吊臂振动主要由回转惯性力引起,但重载时吊臂振动规律取决于吊重偏摆振动。分析结果为臂架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材料在高应变率拉伸加载下的动态响应,利用新型爆炸膨胀环实验技术开展了无氧铜试 样环的拉伸加载实验,采用激光干涉测试技术获得了试样环拉伸变形过程的径向速度历史。数值计算发现经 典JC模型不能较好地描述无氧铜试样环的膨胀过程,于是对JC模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应变的指数硬化项 来描述拉伸变形的累积效应;增加了应变率的线性项描述拉伸加载时的应变率效应;利用实验数据拟合了修 改后的RJC模型参数,最终较好描述了无氧铜试样环的膨胀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3.
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JRC是反映爬坡角力学效应的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等效描述指标。本文在爬坡角力学效应机理研究基础上, 阐述了JRC直边法的物理意义;通过岩体结构面表面起伏幅度与金属表面粗糙度幅度对比分析, 肯定了直边法的合理性;考虑JRC的尺寸效应, 推导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式, 编译计算机常用程序。最后, 实例检验了JRC修正直边法数学表达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周创兵  於三大 《力学学报》1999,7(4):332-336
本文论述了岩体力学性质的尺寸效应,提出了与岩体弹性参数相应的表征单元体REV的力学描述,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推导了估算裂隙岩体REV 的数学表达式。研究表明,岩体表征单元体的大小是岩体力学性质尺寸效应的客观反映。本研究成果为合理选取岩体力学参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挠曲电效应通常描述为非均匀变形如应变梯度引起的电极化或者电场梯度引起的变形.应变梯度能够局部破坏晶体的反演对称从而在材料中诱导电极化,因此挠曲电效应是固体电介质材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电耦合效应.应变梯度和电场梯度均随材料尺寸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在宏观尺度通常被忽略的挠曲电效应在微纳尺度反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显著影响材...  相似文献   

16.
刘小宇  杨政  张慧梅 《力学学报》2022,54(6):1613-1629
针对现有尺寸效应模型难以体现准脆性材料完整的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理, 本文通过分析准脆性材料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能量输入、储存、整体和局部能量耗散, 建立体现整体和局部损伤的力学模型及描述上述能量演化过程的双线性名义和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名义应力最大时输入能量、储存弹性能、整体和局部能量耗散的表达式, 最后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抗压强度尺寸效应模型. 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能完整体现名义抗压强度尺寸效应, 即随试样尺寸增大, 名义抗压强度在试样尺寸小于等于局部损伤区尺寸时为真实强度, 然后逐渐减小, 最终当试样尺寸趋于无穷大时趋于弹性极限强度; 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也能同时体现高径比和试样直径对名义强度的影响, 其包含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可以反映真实强度、弹性极限强度、名义损伤模量非线性、局部损伤区大小和方向对准脆性材料名义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 通过把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和现有尺寸效应模型应用于预测各种材料尺寸效应试验和数值模拟数据, 结果表明: 抗压强度能量平衡尺寸效应模型能很好描述试验和数值模拟尺寸效应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及内在机理, 和现有尺寸效应模型相比, 其总体平均误差最小, 且小于5%.   相似文献   

17.
声学整流效应的新现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的声学整流效应现象,当Helmholtz共振腔内部声源以共振频率激振时,整流以一股湍流喷流形式发生。流动显示、热线和激光测量结合起来对此声学整流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流是由Reynolds应力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结构破坏的尺度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Bazant  Z Chen.  EP 《力学进展》1999,29(3):383-433
文中综述了结构破坏的尺度律和尺寸效应的研究进展,尤其将重点放在准脆性材料的分析上,因为它们的尺寸效应是重要和复杂的.在回顾了尺寸效应研究的悠远发展史以后。着重讨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尺寸效应,即由于强度随机性引起的统计尺寸效应、能量释放的尺寸效应和由于微裂纹或断裂的分形特性可能引起的尺寸效应.得出了这些理论应用的明确结论.之后讨论了如何运用已知的尺寸效应律来测量材料的断裂特性,并采用内聚裂纹模型(cohesivecrackmodel)、非局域化有限元模型和离散元模型等对尺寸效应进行模化.文中还进而分析了尺寸效应在压缩失效和车相关材料行为下的有关问题,并讨论了在断裂扩展区描述含微裂纹材料所需的损伤本构关系.最后也讨论了尺寸效应对准脆性材料的多种应用,这些材料包括,如混凝土、海冰、纤维复合材料、岩石和陶瓷等.本文包含了参考文献377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本构模型,即J-C模型和Z-A模型,就两种模型各自对应变率强化效应、温度软化效应和不同温度或应变率下应变强化行为的不同描述方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讨论了两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主被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开状记忆合金是一类应用前景广阔的智能材料系统,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控制结构振动是最能体现这种先进材料应用价值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的主要力学行为,包括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效应;其次概述描述其力学行为的本构关系模型;最后重点论述实现结构主被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