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上册P47有一例:如图1,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分析由勾股定理可知,滑动前梯子底端距墙6m,如果设梯子的底端滑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九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P43页有一道关于梯子的下滑问题:如图1,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是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相似文献   

3.
数学中常见的涉及速度的点的运动问题一般分为两类 :单点运动和多点运动 (平面或空间的两点以上的共同运动 ) .而后一类问题 ,多被设计为开放题 .我们知道 ,数学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因此 ,对于上述后一类问题 ,一般可以通过寻求点的运动规律、建立适当数学模型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建立方程模型图 1例 1  (梯子问题 )如图 1,一个长为 10米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 ,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 8米 .如果A以a米每秒的速度下滑 ,猜一猜 :底端B也以相同的速度滑动吗 ?并计算当a =1时B滑动的速度 .略解 设B滑动的速度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 ,具有一定的价值 ,供同行们参考 .图 1 三线平行      图 2 三线交于一点一架梯子 (记作平面γ)斜靠于墙地之间 (墙地成直二面角α l β) ,设梯地交线为m ,梯墙交线为n ,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是 :或者l∥m∥n ,或者 ,l,m ,n相交于一点O (为什么 ?) .在现实生活中 ,梯子的放置通常使得l∥m∥n ,这样安全 .如果有谁把梯子放置得让l,m ,n相交于一点O ,那是可笑的 ,也是危险的 .不过这种于实际生活中可笑而危险的做法 ,在数学上却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呢 !笔者经研究发现 ,利用上述…  相似文献   

5.
探究一例     
探究活动如图1,在数学实践探究活动图1中,小亮将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边AB在直角框DOE内滑动,其中A点在OD上滑动,B点在OE上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小亮发现点C与点O的距离在不断发生变化,当点B与点O重合时,OC距离最小,那么,是否存在特定位置,能使OC距离最大呢?  相似文献   

6.
一、空间角和距离在求解正四面体中的角和距离时,我们通常将正四面体置于正方体中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来解题.例1已知正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点,且AE:AB=1:4,CF: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木棒沿着直墙角滑动,木棒的中点滑动所形成轨迹是什么?想必同学们大都遇到过这个问题,也能回答轨迹是一段圆弧,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新问题:如图1,整个木棒在滑动过程中扫过的区域是什么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通径为2p的抛物线C中,给定一条长度为a的动弦AB,当弦AB在抛物线C上运动时,由弦AB和抛物线C所围成的弓形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呢?如图1所示,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让我们看一下201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第14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E是边AB的中点,连接DE交对角线AC于点F,若AB=4,AD=3,则CF的长为____.E是边AB的中点,是一个特殊点,让这个点动起来,会怎么样?首先想到变E为边AB其他特殊点,其次变E为边AB上的任意一点,使问题一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 7 拓广变式 变式7在梯形AB-CD中,AB∥CD,∠A=90°,AB=2,BC=3,CD=1. (1)在直线AD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CE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AE的长;  相似文献   

11.
平面是空间的一个元素.当我们选定一个平面作为认识空间各元素的关系的基础时,这个平面叫这个空间的基平面.于是,一些空间元素间的距离,或者线、面所成的角,可以通过射影的方式,把要求的数据,通过它们在基面上的影象而获得.直接把空间距离或角投射到平面上且不改变大小的射影,我们称为一次射影.1 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例1 线段AB、CD夹在两个平行平面α与β之间,ACα,BDβ,AB⊥α,AC=BD=5,AB=12,CD=13.E、F分别分AB、CD为1:2,求线段EF的长.分析 无论对于平面α还是β,E、F都是空间两点,它们好象是分别长在两棵树上的果子,不易…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人曾制造了一种梯子 ,不是用来登高的 ,而是用来求无理数 2的近似值的 ,如下图所示 .他们煞费苦心构造向 2逼近的梯子 ,也许是因为根深蒂固的“比数情结”吧 .总以为可以找到两个自然数 ,使它们的比等于 2 .我们来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 1 )梯子左右两列上的数是如何生成的 ?( 2 )梯子同一级上两数的比值为什么可以向2逼近 ?( 3)如何构造向N(N为非平方数 ,如 3、5、6、7… )逼近的梯子 ?( 4 )上述问题跟圆锥曲线和不定方程有没有什么联系 ?( 5 )最后说说两个有趣的联想 .1 古希腊人造梯的规律从梯子底端的 1和1开始 ,左列其余各数生成…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与初步分析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科书《论力学》中提出了“车轮悖论”:在轮子上有两个同心圆,轮子滚动一周,从A点移动到B点,这时|AB|相当于大圆的周长.此时小圆也正好“转动”一周,并走过了长为|AB|的距离,这不是表明小圆的周长也是|AB|吗?  相似文献   

14.
从反面想一想——共边三角形与平行线共边定理的前提是“设直线AB与PQ交于M”.但是,如果AB与PQ不相交呢? 这样提问题,叫做从反面着想.数学里的很多命题,如果从反面想一想,往往能开辟出新天地. 直线AB与PQ会不会不相交呢?当然会,当△PAB和△QAB面积相等,而且P、Q在直线AB同  相似文献   

15.
给定一条线段AB,大家都会用尺规画出它的中点M,这在数学上只表明线段AB中点的存在性.还能画出线段AB的另一个中点吗.大家会说不能了!线段AB的中点只有一个.再追问一下:你如何敢肯定线段AB的中点只有一个呢?我们的回答:可以如下来证明.  相似文献   

16.
在一堂高二圆锥曲线的复习课上,我讲完一道有关圆的课本习题后,灵机一动,设计了一次探究性学习. 1 原题再现 题目长为2a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线段AB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即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版第124页B组第2题.).  相似文献   

17.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 (上 )第四十八页“试一试” ,同学们 ,发现了什么结论吗 ?这个结论是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这个结论叫做垂径定理 .而实际上 ,如果一条直线具有 :( 1 )垂直弦 ;( 2 )过圆心 ;( 3 )平分弦 ;( 4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 5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这五个性质中的任何两个 ,那么它同时也具有其余三个性质 .(具有 ( 2 )、( 3 )时 ,弦不能为直径 ) .一、垂径定理是进行有关圆的计算的依据 ,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 1 如图 1 .在⊙O中 ,弦AB的长为 1 6cm ,⊙O的半径为 1 0cm ,求圆心O到AB的距离 .解 :过点O作OE⊥AB于E ,连结OA .因为OE过圆心且垂直于弦 ,所以平分弦 .因此 AE =12 AB =8cm .根据勾股定理 ,得OE =OA2 -AE2 =1 0 2 -82 =6cm .因此圆心O到AB的距离为 6cm .例 2 “五段彩虹展翅飞” .我省利用国债资金所建的横跨南渡江的琼州大桥 ,今年 5月 1 2日正式通车 .该桥的两边均有五个红色的圆拱 (如图 2 ) ,其中最高的圆拱的跨...  相似文献   

18.
一、由直二面角联想到长方体例1 线段AB长为2,端点A、B分别在一个直二面角的两个面上,AB和两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45°和30°,那么点A、B在这个二面角的棱上的射影A1、B1间的距离是____.……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一个一般的矩形,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我们抓住剪拼过程中面积不变来解决这个问题.设矩形ABCD的边AB、BC分别为a、b(a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物理,我们学过光的入射与反射,假如把一束光放在三角形中照射会产生哪些有趣的现象呢?笔者结合"光学原理"以作图的方式演绎部分有趣的现象.例1在△ABC中,由顶点C发出一光线,经AB和BC反射回到顶点A,求作AB和BC上的入射点与反射点D、G.求作过程1.我们把AB和BC分别看作平面镜,由"光学原理"中的平面镜成像,作C、A分别关于AB和BC的对称点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