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孔膦酸树脂吸附某些金属离子的研究已见报道,然而,用膦酸树脂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体系中吸附La(Ⅲ)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La(Ⅲ)在大孔膦酸树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当pH=4.6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20.85mg,吸附速率常数k_289=7.64 ×10~(-5)sec~(-1),等温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关系式,吸附反应中的配位比(Fc:La)为3:1;用0.25molL~(-1)NaCI-0.1molL~(-1)HCI为洗脱剂时,可以定量回收.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种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4'-羟基黄烷酮和6-甲氧基黄烷酮的HPLC方法.采用自制的大蒜新素键合硅胶填充柱(DTSP,4.6 mm i.d.×15 mm,10 μm),以乙腈/1.5%三乙胺-甲酸(65:35,v/v,pH=3.0) 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n~(-1),检测波长为 257 nm时,实现了人体尿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化合物的良好分离.4'-羟基黄烷酮的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2 0;6-甲氧基黄烷酮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9 1,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ng和1.56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2%~99.26%和98.21%~98.62%,相应的RSD分别小于0.354%和0.605%(n=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人体尿液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钍与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CPAHQ)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pH4.4-5.4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ε=1.10×105L·mol-1·cm-1,钍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TBP萃淋树脂分离,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矿石中的微量钍。  相似文献   

4.
将适量的苯六羧酸和La(NO3)3·nH2O在水中混合,在50℃下析出[La2(C6(COO)6)(H2O)8]·2H2O晶体.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No.14)空间群,晶胞参数a=0.866 5(2)nm,b=1.326 1(3)nm,c=0.969 1(2)nm,β=96.16(3),V=1.107 1(4)nm3,Dc=2.382g/cm3,Z=2,F(000)=7 642 544个独立衍射点中,2 344个可观测点满足F20≥2σ(F20),R1=0.0220,wR2=0.054 4.标题配合物中中心原子La和9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帽三方棱柱的配位多面体,每个苯六羧酸根桥联6个La原子,通过这种桥联作用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桂皮胶囊中桂皮醛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在YWG-C18(4.0 mm×250 mm,10 μm)柱上进行分析,流动相为水-甲醇-四氢呋喃(100∶40∶12.5,V/V),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6 nm,0.04 AUFS,桂皮醛平均回收率为100.5%(n=5),这种方法测桂皮醛准确、快捷、简单.  相似文献   

6.
以4-(4-甲基苯基)-4 H-1,2,4-三唑(L1)和4-(4-硝基苯基)-4 H-1,2,4-三唑(L2)为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2个配合物,{[Cd(L1)(1,3-bdc)(H_2O)2][Cd(1,3-bdc)(H_2O)3]·2H_2O}n(1)和{[Zn(L2)(2,5-sdc)(H_2O)3]·H_2O}2(2)(1,3-bdc=间苯二甲酸根,2,5-sdc=2,5-噻吩二甲酸根)。测试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在π-π作用和分子间氢键作用下,一维链被连接成二维网格结构。配合物2是1个双核配合物,噻吩环与苯环间的π-π作用及分子间氢键作用将双核锌配合物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当温度分别高于300℃和259℃,1和2的配合物框架发生塌陷。固体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1在373nm和430nm处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7.
基于磷酸苯丙哌林增强三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磷酸苯丙哌林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30 cm×25μm;分离缓冲溶液为10 mmo/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0);分离电压18 kV;检测池中溶液为50 mmo/L磷酸盐缓冲溶液(pH=8.0)和5 mmo/L三联吡啶钌。在100 s内可实现磷酸苯丙哌林的分离检测,其线性范围为(10-7~10-5)mol/L(相关系数0.999 6),检出下限为10-8mol/L。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类药物的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石蜡萃取分光光度测定痕量锰过程.在pH=8.5~10.0范围内,锰和1-(2-吡啶偶氮)-2-萘酚显色络合物能定量被石蜡萃取,将萃取的固相体系溶解在CHCl3中,在λ=570 nm处进行光度测定.锰量在0~10 μg/10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2+0.0486 x.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锰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5-二-[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嗪(1)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406 nm的光激发该化合物在525 nm处有发光,加入人血清白蛋白或牛血清白蛋白后发光增强,其荧光强度与白蛋白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9.1×10-7  相似文献   

10.
在弱酸性的杏仁酸底液中,铌(Ⅴ)能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一个极谱波;当有氯酸钾存在时,则在还原波上出现峯现象,并有催化电流产生,可用于测定濃度低至1×10~(-9)M的铌。于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2.2的最宜条件下,铌(Ⅴ)濃度在1×10~(-8)—1×10~(-6)M区间,峯电流与铌濃度成直线关系;而当实验条件为0.08M杏仁酸、0.55M氯酸钾、0.05M四甲基溴化铵及pH3时,则可测定1×10~(-9)—1×10~(-8)M濃度的铌g(Ⅴ)、铁(Ⅲ)及少量的钨(Ⅵ)、钼(Ⅵ)、钛(Ⅳ)、锆、铀(Ⅵ)和釷等离子存在时,不干扰铌的测定。经催化电流的性质分析及机理研究,证明畸峯现象的产生系铌(Ⅴ)—杏仁酸的络阴离子还原时,在滴汞电极上的吸附所致;在氯酸钾存在下,则还原产物铌(Ⅳ)被其氧化而再生五价铌,产生催化电流。故催化电流且有吸附性质。本法可用于纯钽中痕量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5,10,15,20-四(4-甲氧基-3-磺酸苯基)卟啉[T(4-MOP)PS_4]是一种新的水溶性卟啉显色剂.它与铜反应的最适pH=3.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6.3um,配位比为1:1,摩尔吸光系数为 3.18×10~5 L·mol~(-1)·cm~(-1).显色后用0.10mol/LHC12.0ml酸化..该试剂具有灵剂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无需加任何掩蔽剂可成功地用于头发和大米中痕量铜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度法很一致.方法的测定范围是0-3.5ugCu~(2+)/25m1.相关系数r=0.999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丙硫氧嘧啶对L-半胱氨酸包覆的ZnS纳米粒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pH=6.5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丙硫氧嘧啶对功能化ZnS纳米粒子有荧光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以功能化的ZnS纳米粒子为荧光探针测定药物制剂中丙硫氧嘧啶含量的荧光分析法.丙硫氧嘧啶浓度在4.00×10-6~4.00×10-4mol.L-1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 7,检出限(S/N=3)为1.70×10-6mol.L-1,对浓度为4.00×10-5mol.L-1丙硫氧嘧啶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9%.该法用于丙硫氧嘧啶片中丙硫氧嘧啶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苯甲酰异羟肟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铀(Ⅵ)的方法。在pH=3.5~4.0时,铀(Ⅵ)-苯甲酰异羟肟酸橙黄色配合物能被氯仿萃取。铀(Ⅵ)在10~100ppm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最大吸收波长为385nm。对萃取时酸度、试剂浓度、干扰离子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直接于水相中光度法测定Ag~ 的有机试剂为数不多.一般采用二硫腙,二甲氨基苄叉罗丹宁或DDTC等萃取比色方法.这类萃取比色方法需用大量的有机溶剂,而很多有机溶剂的毒性较大.我们曾合成了多只8-羟基喹啉-5-磺酸的偶氮类试剂,发现其中的7-(4-氯-2-硝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CNAQS)可作为Ag~ 的水相分光光度测定的显色剂.显色反应的最适酸度为pH 4~4.5;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7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3.27X10~4:Ag~ 与CNAQS的络合比为1∶2;测得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1.26X10~(10).使用本试剂测定阳极泥中的微量银,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度相比较非常一致. Tavaras,T.等曾建议使用该试剂于Cd~(2 ),Cu~(2 ),Ni~(2 ),Zn~(2 )和Mo(Ⅵ)等离子的光度法测定,但用作银离子的显色剂,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 (2 6± 0 .2 )℃、以含微量水的 DMF为溶剂、离子强度 0 .1(Na Cl O4)条件下 ,氯化四 (邻 -硝基苯基 )四苯并卟啉合铁 ( ) (Fe( ) [TP(o- NO2 ) TBP]Cl)与抗坏血酸 (H2 A)的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 ,提出了反应的机理 ,推导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d[Fe( ) [TP(o- NO2 ) TBP]Cl]/ dt=k Ka1 Ka2 / ([H ]2 Ka1 [H ] Ka1 Ka2 )·[H2 A]T· [Fe( ) [TP(o- NO2 ) TBP]Cl],其中 ,k=1.90 3× 10 2 mol- 1 · L· s- 1 ,Ka1 =5 .137× 10 - 6 ,Ka2 =1.5 92× 10 - 1 2 .Ka1 、Ka2 可视为用动力学方法测出的抗坏血酸在 DMF溶液中的离解常数 .  相似文献   

16.
选用具有双醛基的邻苯二醛与双氨基的赖氨酸缩合形成邻苯二醛缩赖氨酸席夫碱(HL),首次合成10种新的稀土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在元素分析、热分析、紫外、可见、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等表征基础上,提出该类型配合物的组成为LnL2(NO3)·4H2O(Ln=La、Pr、Nd、Sm、Y)和LnL2(NO3)·3H2O(Ln=Gd、Tb、Dy、Er、Yb),研究了它们的配位机理和谱学性质,并讨论了配合物颇具特点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获得,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温度和加入微量Cu(Ⅱ)离子,能加快联氨还原Ag(S_2O_3)_2~(3-)的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和降低联氨的耗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pH、温度、Cu(Ⅱ)离子浓度及游离S_2O_3~(2-)的浓度.在起始浓度为0.0025mol·L~(-1)的联氨和0.0100mol·L~(-1)Ag(S_2O_3)_2~(3-)混合液中,联氨还原Ag(S_2O_3)_2~(3-)以沉析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Ag~+:S_2O_3~(2-)=1:4(摩尔比),[cu(Ⅱ)]=4.0×10~(-5)mol·L~(-1),pH=13.5,在50℃时搅拌反应60min,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0%以上.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废定影液进行处理,也获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铝(I)与3.5.7,2' ,4,一五轻荃黄烯酮(桑色素,Morin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pH3. 4-4. 4的HAC-NaAc介质中,Al ( I)与Morin形成稳定的黄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2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 2 X 10`L " mol-' " cm ;’配合物组成比Al ( I ) = Morin =1 = 3,其表观不稳定常数为1. 43 X 10-".Al ( I)浓度在0^-15 fig/25m1之间符合比尔定律.以硫脉、抗坏血酸和邻菲罗琳作掩蔽剂,测定了电镀废水中微量铝,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测定二(2-噻吩基)乙醇酸东莨菪酯和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的含量的HPLC方法。采用μBondapakTMC18液相色谱柱(3.9mm i.d.×250mm,10μm),以乙腈/戊烷磺酸钠溶液(35/65,v/v,pH=7.0)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时,实现了这两种酯的良好分离分析。二(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获得,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温度和加入微量Cu( I)离子,能加快联氨还原A}cs,b3>,,的反应速度、提高银的还原沉析率和降低联氨的耗量.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联氨还原沉析银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pH、温度、Cu( I)离子浓度及游离S}p3z一的浓度.在起始浓度为0.0025 m01. L-’的联氨和0.0100 mol } L-' Ag(S,Oj), }'混合液中,联氨还原Ag( S, 03 ),'一以沉析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A g+:S,Os,一=1:4摩尔比),[.Cu( I))=}.Ox10-5 mo1.L-', pH=13.5,在50℃时搅拌反应60min,银的还原沉析率达99.0劣以上在此条件下,对实际废定影液进行处理,也获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