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实验在讲解物理问题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些很难理解的问题用实验演示一下,马上就能让学生明白.在中专物理“机械能守恒”部分中有一类(思考)间题,如:“一个小球从同一个高度沿着光滑斜面下滑后,分别沿着几种不同的轨道(运动)上升,如图1所示,问小球所能上升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节物理多媒体公开课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的课题是“平抛物体的运动”.当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出发,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做平抛运动,得到了一个结论——两个小球同时落地.这个现象在多媒体上很明显.但当老师问学生“看明白了吗?”有学生提出“我不明白,这个现象不可能,老师你的这个动画是自己制作的,我不相信”.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大多采用使小球从一定高度释放沿轨道滚动后做平抛运动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那么小球的滚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结果,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不考虑小球的滚动.  相似文献   

4.
江小东 《物理通报》2013,(10):69-70
向心力大小演示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表达式,该实验是利用铁架台、小球、细线、秒表、天平、刻度尺等器材完成的.实验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用刻度尺测量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小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h,利用天平、秒表分别测量出小球的质量m和运动n圈的时间t,得出指向圆心的合力为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智能手机App Video Physics追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情况,研究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关系,研究了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小球的速度与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小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时的向心力、角速度,以及当小球与圆形轨道等高静止释放时小球的脱离点速度.  相似文献   

6.
秦付平 《物理通报》2009,(11):61-62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物理分组实验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非常重要,所用的器材如图1所示. 实验时两个小球离开实验槽“落地”后则满地滚.学生要找小球耽误时间.此外小球下落打在复写纸上时通常又弹跳起来再次“落地”,  相似文献   

7.
二种用于电磁波发射和接收的调幅话筒王静东(内蒙开鲁县大榆树中学028411)在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实验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使用了自制的中波调幅无线话筒,用普通中波收音机收听.此话筒除做演示实验外,还能在各种会议上做无线话筒使用...  相似文献   

8.
1、实验原理及装置 1.1实验原理质量为m的小球以v0初速度做抛射体运动,其轨道方程为。  相似文献   

9.
气顶球的演示实验已经作为一个经典的流体力学的实验,倍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但目前的教学演示基本是采用一个气源依次顶起不同的球,球升起的高度与球的大小的关系对比不明显.笔者设计了一个“舞动的小球”演示实验,利用粗细不同的气筒和大小不一的球,再添加上舞台和幕布,使气顶球实验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对比鲜明,讲解流体力学内容更贴切和具体。  相似文献   

10.
刘策军  李伟昌 《物理实验》1996,16(5):210-211
伽耳顿实验的简化模型及其计算机模拟刘策军,李伟昌(华南农业大学基础部广州510642)一、引言伽耳顿板实验是分子物理学中讲述统计规律性经常引用的一个演示实验.实验中,小球从入口处下落后先后与许多铁钉碰撞最后落人某槽.重复几次发现单个小球落入哪槽完全偶...  相似文献   

11.
王干 《物理通报》2004,(11):34-34
贵刊在2004年第2期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栏目中刊有《改进用斜槽做的两个力学实验》一文,笔者读罢,深受启发,很是赞同吴文炎老师利用这一装置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但就这一装置中利用带孔的硬纸片来确定小球通过的任何位置的设计,笔者做些改进.因为利用带孔的硬纸片确定小球通过的任意位置,不仅需要反复多次的移动硬纸片来寻找落点,而且小球落到硬纸片上常常反弹不能落入设计的槽中,从而导致实验者满地找球,既费时又费事.笔者现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简易装置介绍如下,希望能和贵刊的广大读者共同切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讲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不少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入射小球的质量m1一定要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2)为什么M、P、N依次为碰后入射小球的落点、碰前入射小球的落点、以及当相碰后被碰小球的落点?对于第(1)问,我们通常是定性说明避免碰后入射小球反弹,显然学生对这样的解释是不满意的.对于第(2)问,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10 km/s左右的超高速发射能力,以内爆发射器为研究对象,利用AUTODYN 2D软件对口径为8 mm的内爆发射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典型状态下的弹丸发射速度。研制了口径为8 mm的内爆发射器,并在压缩管中填充5 MPa氦气进行实验,分别获得了0.55 g铝合金弹丸7.95 km/s和0.37 g镁合金弹丸10.28 km/s的发射速度,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的速度偏差分别为15.3%和3.7%。结果表明,设计的内爆发射器具备10 km/s发射能力,满足空间碎片撞击和防护研究的超高速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上“磁场”习题课的时候,碰到这样一个题目:三个相同的带电小球1、2、3,在重力场中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落.其中小球1通过一个附加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小球2通过一个附加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小球3不通过附加场,自由下落.设三个小球落到同一高度时的动能分别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则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是用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等的小球在斜槽末端发生水平方向上的正碰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巧妙地用小球在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来代表碰撞前后的水平速度,从而把速度的测量简化为长度的测量。这是基于下述原理: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落到地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驻波声悬浮高温小球的轴向稳定性,建立了声-热-流-重力场耦合的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高温小球周围空间的不均匀温度场和声场,分析了驻波声场中直径2 mm的氮化硅小球在300~2000 K温度区间的轴向悬浮稳定性,并通过常温下声悬浮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初始悬浮间距满足谐振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悬浮小球的温度升高,小球的平衡位置降低,并且存在能保持稳定悬浮状态的温度最大值。在小球升温的过程中,通过反馈调节发射端-反射端间距和发射端激励电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高温小球的轴向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多功能球-球碰撞实验仪,利用该仪器对三组碰撞实验的研究发现,未退火小球和未退火小球碰撞可近似为弹性碰撞,其恢复系数为0.96;未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退火小球和退火小球之间的碰撞为非弹性碰撞。本实验源自生活中的打靶实验,将其进行改造升级为物理实验中的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发散思考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多数物理规律、物理概念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因此,实验教学就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若能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现有器材和用具做一些物理实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是极有益处的.下面介绍几个适宜学生自己在家中做的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9.
有的物理实验教材中,“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是用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测量,并由测量结果求平均.这种实验方法常会带来数据处理上的问题.例如,在文献[1]中列有关于液体粘滞系数测定的数据表格,现将其中小球直径测量数据表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永乐 《物理实验》1989,9(6):287-288
目的让水平运动的实心小球和气轨滑块做非弹性碰撞来测量小球水平运动的速度,并由测量出的小球速度来确定当小球从斜面滚下时,百分之几的势能用来旋转小球,百分之几的势能转变成小球的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