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s/GCE)测定甲巯咪唑(TMZ)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了TMZ与DNA的相互作用,探讨了TMZ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发现TMZ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0.29V处有一氧化峰,其峰电流与TMZ的浓度在3.0~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μmol/L。对30.0μmol/L的TMZ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当不同浓度的鲱鱼精DNA加入TMZ溶液后,其氧化峰电流降低,表明两者发生了插入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化合物。紫外光谱红移增色效应说明TMZ嵌插入DNA双链之间,二者结合比为1∶2,结合常数为9.93×106 L/mol。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毛蕊异黄酮(CYS)与DNA的作用。CYS与DNA作用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现出一定的减色效应,其荧光光谱则表现出增色效应,表明两者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电化学研究表明在p H 4.4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CYS在金电极上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在0.35~7.04μmol/L和7.04~70.36μmol/L的浓度范围内,CYS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YS与DNA作用后,CYS的氧化峰电流显著减小,峰电位发生正移。根据DNA加入前后,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变化,计算了CYS与DNA相互作用前后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茜素(AR)掺杂石墨烯(CRG)、壳聚糖(CS)制备了AR/CRG-CS电极。该修饰电极在pH 7.4的PBS中出现了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阳极峰的峰电位为"0.573 V,阴极峰峰电位为"0.652 V。通过循环伏安法(CV)证明AR在电极上发生了两电子两质子的氧化还原可逆过程,电子传递速率Ks为1.69 s"1。基于AR与人类端粒DNA相互作用导致的AR峰电流减弱及式量电位(E0’)负移的电化学信号,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的测定人类端粒DNA的电化学方法,线性响应范围为8×10"8~1.4×10"5mol/L(R=0.9995),线性回归方程为Δi(μA)=8.4860+0.5366C(μmol/L),检出限为2×10"8mol/L(S/N=3)。  相似文献   

4.
研究甲氨蝶呤(MTX)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MTX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在pH 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石墨烯修饰电极对MTX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氧化峰电流相对于在裸玻碳电极上增加了5倍。线性范围为0.05~3.0μmol/L,检出限(S/N=3)为0.02μmol/L。对0.8μmol/L的MTX11次平行测定,RSD为3.5%。当LYSO加入MTX溶液后,其峰电流降低。紫外光谱有红移增色效应。MTX与LYSO结合比为1∶1,结合常数为4.9×105L/mol。方法可用于MTX片药物的检测及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铂纳米粒子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修饰玻碳电极,并将此电极用于绿原酸的电化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裸电极,绿原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均有所增加,尤以氧化峰电流增加显著。最佳实验条件下,绿原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mol/L。相比较已报道的其它方法,此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较低。将此电极用于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7.7%~102.1%。对绿原酸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到它们的结合数为3,结合常数为1.62×103L/mol。相关参数可为绿原酸的药理研究以及相似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氨蝶呤(MTX)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并建立了纳米金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MTX的新方法.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MTX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3.6 HAc-NaAc缓冲溶液中,MTX在0.86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Ipa与MTX的浓度在0.5 ~10.0 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S/N=3)为0.2μmol·L-1.对3.0 μmol·L-1的MTX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4.7%.该修饰电极可用于MTX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当不同浓度鲱鱼精DNA加入MTX溶液后,氧化峰电位正移,氧化峰电流降低,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化合物.电化学研究表明,MTX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结合比为2∶1,结合常数为4.6×105 L·mol-1.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基于氧化锆(ZrO_2)/聚亚甲基蓝(PMB)修饰电极的无标记DNA传感器,用于转基因植物CaMV35S启动子基因的检测。探针DNA(ssDNA)通过ZrO_2和DNA的磷酸基的相互作用修饰到电极表面,以PMB氧化峰的示差脉冲伏安响应为检测信号,传感器和完全互补的DNA片段杂交后,PMB的氧化峰电流明显降低,当和完全不匹配的DNA片段杂交时,峰电流无明显变化。对于完全互补的DNA片段,在2.0×10~(-12)~2.0×10~(-8) 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的变化值和浓度的对数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1×10~(-13) mol/L(S/N=3)。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再生性和重现性,用于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NaOH(pH 10.0)介质中,美托拉腙分别在-1.810 V和-2.075 V处具有2个还原峰,DNA的加入导致美托拉腙的2个还原峰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表明美托拉腙与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的化合物.考察了时间、温度、扫描速率、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该相互作用的影响;结合DNA对美托拉腙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推断美托拉腙分子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嵌插方式结合.在优化条件下,反应体系在-2.075 V处的还原峰电流I_(pa)与DNA的质量浓度在6 ~36 mg/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 8,检出限为3 mg/L;通过对反应机制的研究,得到美托拉腙与DNA间的结合常数β为1.334×10~4 L/mol,结合数为2.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阿替洛尔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阿替洛尔(A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10.0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中,ATN在0.78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Ip与ATN的浓度在4.8~3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6,n=11),方法检出限为3μmol/L。当BSA加入ATN溶液后,ATN氧化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ΔIp与BSA的浓度在2.6~31.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紫外光谱表明ATN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蓝移。荧光光谱表明,AT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10.
以电化学方法对秋水仙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0.3 mol/L H2SO4底液中,秋水仙碱在玻碳电极上产生一不可逆的氧化峰,峰电位为1.18 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氯化铵后,秋水仙碱的峰信号得到明显提高。在上述条件下,加入BSA后秋水仙碱的氧化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峰电流下降值与BSA加入的浓度在1.5×10-7~2×10-6mol/L(r=0.9978)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4.0×10-8mol/L。进一步探讨了秋水仙碱与BSA的结合数和结合常数,得到结合数为1,结合常数为2.40×105L/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