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即学部委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95年,以后曾5次拉选学部委员,各个时期当选的化学部学委员共120人。现将120名院士的简况介绍如下,以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即学部委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以后分别于1957、1981、1991、1993和 1994年五次增选学部委员。在以上六次当选的化学部学部委员共121人,其中有机化学学科的学部委员为34人,在化学部是委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学科。现将中国科学院化学部(有机化学学科)的34位院士的简况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概况施才能(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编辑部上海200032)中国科学院院士(即学部委员)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自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以来,先后有121位优秀的化学家当选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华彦文(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北京 100864)1 学部的成立1955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学部委员大会,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宣告成立。40年来,从全国科技界共遴选产生了74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其中有216位已先后...  相似文献   

5.
《化学通报》1998,(7):51-59
1997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中国科学院化学部:10人万惠林物理化学家。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  相似文献   

6.
编者 《大学化学》1992,7(2):26-30
中国科学院现有学部委员515名,其中化学部的学部委员87名。他们都是我国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的优秀科学家,他们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现约请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华彦文和田桂英将学部的诞生、学部性质和任务的变迁、以及化学部学部委员的名单、研究方向和所在单位作梗概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现有学部委员515名,其中化学部的学部委员87名,他们都是我国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的优秀科学家,他们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现约请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华彦文和田桂英将学部的诞生、学部性质和任务的变迁、以及化学部学部委员的名单、研究方向和所在单位作梗概介绍。  相似文献   

8.
《化学进展》2006,18(1):128-129
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于2005年11月结束。本次共有51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化学部9位,他们是:(按姓氏音序)陈懿、冯守华、江明、李洪钟、麻生明、田中群、吴云东、颜德岳、姚建年。目前,化学部已有院士125位。现对9位新院士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是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光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先生八十华诞。先生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亚太地区光化学会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科学期刊的SCI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科学期刊的SCI影响因子张越何天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胡汉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北京,100083)以发表的科学论文被同行引用的情况来评价论文的影响力,是科学工作者熟知的一种评价方法。与此对应...  相似文献   

11.
美国麻省大学的高分子研究胡汉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北京100083何天白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2杨小震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麻省大学(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二年五月六日至十日在浙江省余杭县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84个单位的1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高等院校的代表88人,科研单位的代表39人,工厂企业的代表45人。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付主任、学部委员、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何炳林教授在大会上致开幕词。他说:出席这次学术会议的代表中,有开拓了我国反应性高分子科技事业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有在我国反应性高分子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承上启下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析化学成果报告会于5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多次受基金委资助的分析化学学科领域的60余名教授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其中包括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6名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会议由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持,科技部基础司邵立勤副司长和基金委化学部梁文平副主任就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和有关政策问题作了重要发言。会议期间,56名代表分别就分析化学的重大作用,分析化学各分支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及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和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1997年,化学部,10人)万惠霖(WanHuilin)男,汉族,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原籍湖北省汉阳县,1966年2月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化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简介(1995年,化学部,9人)支志明(ZhiZhiming)男,汉族,无机化学家。1957年9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1978年和1982年获香港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198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198...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化学部)院士概况(续)三、121位院士分别来自全国44个单位,其中有二个以上院士的单位24个,院士的工作单位分布见表3。四、121位院士的当选时间和学科方向等简况见表4参考文献||[1]大学化学1992226[2]大学化学19941封三Br...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佟振合院士,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光化学家。1937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58~196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攻读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任助研。1979~1983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光化学领域领导者Nicholas J.Turro教授。1983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前副所长、一级研究员,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及有机化学家王葆仁教授,于1986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王葆仁教授是江苏省扬州市人,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1941年至1951年任教于浙江大学,1951年以来,先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东亚高技术高分子学术讨论会(FirstEastAsianSymposiumonPolymersforAdvancedTechnology)于1997年8月6日~10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王佛松院士任主席,日本土田英俊(EishunTsuchida)教授、韩国金殷泳(UnYongKim)博士和俄国V.A.Kabanov院士任副主席,执行委员会主席是中国徐懋教授。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共同承担组织工作。这次会议报名代表日本12人,团长土田英俊教授…  相似文献   

20.
正《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CRCU,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主办的英文版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为SCI收录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0.735。《CRCU》聘请了87位学术造诣精深的国内外知名化学家组成学术阵容强大的编委会,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位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