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静  吕琳 《化学教育》2006,27(9):28-29,50
物质结构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主要涉及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成为高中化学中难教、难学的一部分.在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大范围问卷调查进一步证实,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物质结构知识学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罗秀玲 《化学教育》2014,35(1):51-53
基于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概念和科克伦的学科教学识知理论(PCKg),提出在化学师范生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化学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整合;引导师范生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培养师范生调控学习环境的能力;重视化学专业师范生PCKg的动态建构。  相似文献   

3.
周礼  闫春更  周青 《化学教育》2018,39(15):8-14
基于FLOWMAP和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生“化学平衡”认知结构进行测查并评价其学习水平,研究表明:学优生的认知结构中对“化学平衡”概念内涵的认知较为清晰和丰富;学生认知结构变量(广度、丰富度)与其纸笔测试成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体系中6个主要概念的学习水平的差异较大,尤其对“压强因素”的认知较差;学生容易忽视化学平衡常数,并且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推理时论证的严谨性较为缺乏,认知不全面且抽象性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4.
将interactive learning(交互性学习),inspirational learning(启发式学习)和institutional learning(学院化学习)理念融入有机化学课程中,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技术和方法、开放课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展了有机化学在线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在建立和完善在线预习测试、在线习题训练、期末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着力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着重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程度。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我更新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环境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1)选择好的教材和配套参考书;(2)结合专业特点,修订教学大纲,调整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结构;(3)结合历史上发生的典型的污染物分析案例,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和兴趣;(4)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5)改革实验教学环节,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姬广敏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12):32-36
采用纸笔测试和出声思维技术对30名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知水平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习情况进行了测查。通过对测查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单纯靠“记忆”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但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2)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知水平,对其简单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会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当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达到理解和应用水平,才能促进其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深学生对标准加入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s,SAM)的理解,将其列为“分析化学英文文献选读”选修课的一个专题,在学习资源开放、学习方式开放和学习结果开放的环境下,经过学习阶段、展示阶段和拓展阶段等密不可分的3阶段式问题导引下的主动学习和讨论,获得了有别于目前教科书内容的、鲜活的SAM内容:(1)由目前的2种类型拓展为9种类型的SAM;(2)由目前的外推法SAM拓展为内插法SAM;(3)由目前的容量法SAM拓展为重量法SAM;(4)新近出现的“稀释标准加入校准法”与这里讨论的SAM存在本质差别。在开放的环境下将传统的教学问题与新思路和新应用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至少有以下3个优点:(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切入点,易于学生接受;(2)所选择的材料紧密跟踪分析化学的新进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3)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展开,逻辑线索清晰。  相似文献   

8.
江伟  张玉彬 《化学教育》2007,28(2):17-20,2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施已近3年,各实验区结合不同模块的特点,在学生学业评价上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模块测试命题方式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笔者为首的学生学业评价课题小组对深圳市各校的纸笔测试试题进行了整理评析,以利于总结经验,相互交流,进一步指导今后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谈认知结构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其认识世界、进行高效学习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策略性知识、知识的表征和知识的组织3个方面。化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其完备化、条件化,使化学知识结构化。  相似文献   

10.
王美文 《化学教育》2003,24(3):27-29
以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理综 )在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中的变化为依据,参照2002年、2003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评价,分析2003年夏季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及试卷特点。对2003年(3+X)高考理科综合及化学单科的后期复习提出注重基础、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突出能力,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知识透移能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化学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呼唤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我们将化学知识分为系统-演绎化学知识与经验-缄默化学知识2大类,每一类又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化学知识的类型影响着化学学习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笑言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1,42(11):65-70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近20年有关化学教师知识的研究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基于关键词信息,结合二次文本阅读,从内容知识和默会知识视角对化学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世华  董丰钧 《化学教育》2002,23(11):4-8,33
本文概述了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的产生和内涵,并努力结合缄墨知识理论对我国当前化学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初步探讨它对现代化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所医院44名供应室工作人员对学习医院感染学知识的需求程度进行的调查,发现供应室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偏低;单赁工作经验获取有关知识;不同层次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知识的目的有明显差异;不同层次、不同资历、不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不同,同时发现有94.45%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迫切希望参加医院感染学知识学习且急需补充有关知识。因此,作者提出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的三点建议:①提高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培训重要性的认识;②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学知识的培训;③完善配套措施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为给学生呈现化学学科全貌,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知识地图教学法的应用实践:精心准备绪论课内容;详细分析教材目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结构及学习方法有清晰的了解;授课过程中,注意剖析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对整个大学化学课程建立整体印象。在掌握关键知识点的同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相似文献   

16.
郁志勇 《化学教育》2019,40(8):7-12
化学知识是环境化学知识的基础。化学概念和理论能够对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土壤环境中的化学反应、水体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水体中存在的平衡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环境化学知识是运用化学知识研究物质的环境化学行为以及治理化学污染物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对环境化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促进化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开科 《化学教育》2019,40(13):47-52
从认知心理学知识学习角度分析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从教学策略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知识系统和操作系统2大部分,其知识系统主要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操作系统则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按照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特点设计体现物质的量相关知识系统网络结构功能的探究教学;按程序性知识的认知规律设计产生式自展过程等较高层次的思维运作。从而形成了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知识建构的探究教学方法与实际问题解决的小步子产生式策略。其意义在于以结构化系统替代零散知识,用逻辑性思维替代常识比喻,以智能化产生替代机械运算,为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系统教学探索更加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现行的科学教学对科学知识的属性认识不深,导致科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依据科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科学知识具有科学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其科学属性具体表现为实证性、逻辑性、结构性和思想性等4个方面。在深入分析科学知识的科学属性基础上,提出科学教学中渗透知识科学属性的教学策略,将科学知识承载的科学方法、科学逻辑、科学结构、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陈凯 《化学教育》2014,35(22):42-47
为了探索职前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指导和培养,由化学师范生、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初高中化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教学研修。在关注师范生试教“化学肥料”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开展评析和指导。基于共同体的研修活动指出化学师范生应回归学科知识,职前指导需要多元化补充,来自不同层面的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利于共同成长。该活动从实践层面开拓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Many applications require a method for translating a large list of bond angles and bond lengths to precise atomic Cartesian coordinates. This simple but computationally consuming task occurs ubiquitously in modeling proteins, DNA, and other polymers as well as in many other fields such as robotics. To find an optimal method, algorithms can be compared by a number of operations, speed, intrinsic numerical stability, and parallelization. We discuss five established methods for growing a protein backbone by serial chain extension from bond angles and bond lengths. We introduce the Natural Extension Reference Frame (NeRF) method developed for Rosetta's chain extension subroutine, as well as an improved implementation. In comparison to traditional two-step rotations, vector algebra, or Quaternion product algorithms, the NeRF algorithm is superior for this application: it requires 47% fewer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demonstrates the best intrinsic numerical stability, and offers prospects for parallel processor acceleration. The NeRF formalism factors the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of chain extension into two independent terms with orthogonal subset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apparent irreducibility of these factors hint that the minimal operation set may have been identified. Benchmarks are made on Intel Pentium and Motorola PowerPC CP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