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CCD立体视觉系统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朱效明  高稚允 《光学技术》2003,29(3):298-300
依据几何成像原理建立起双CCD立体视觉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从图像转换的角度上,综合分析了CCD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两个CCD的间距和观看距离三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指导立体视觉系统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从自激振荡的稳定性入手,分别讨论了热声网络的周期时均和时变数学模型.用参数谐振理论讨论了热声自激振荡系统中回热器的参数储能实质.时变数学模型的建立对于深入理解热驱动谐振管回热器的热与声的能量转换实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混沌控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带负载电容的DC-DC buck变换器的分岔行为及其混沌控制问题,提到了一些新的有意义的结果.随着负载电容的增加,这种电路系统出现周期叠加序列窗口,且系统混沌运动的参数空间的测度逐渐趋于零,而且系统处在周期运动区时其电压转换效率高于系统处在混沌运动区时的电压转换效率,这些结果对于实际电路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采用外加周期脉冲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该电路系统中的混沌控制.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的高消光比非保偏-保偏光自适应偏振转换系统。该系统利用偏振控制器对非保偏光的偏振分量进行直接控制,通过SPGD算法对输出的偏振消光比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了自适应的非保偏-保偏光的偏振转换。理论上,结合SPGD算法和偏振控制器的原理,对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非保偏-保偏光自适应偏振转换的数学模型。实验上,利用该系统实现了非保偏到保偏光的转换,获得了14.1dB的线偏振光输出;并利用该系统将任意方向(0~360°)偏振态的线偏振光转换为期望偏振态的高消光比线偏光,其输出线偏光的平均消光比约为12dB。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检测计算机模拟和仿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伟志  刚铁  王军 《应用声学》2003,22(3):39-44,32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测模拟和仿真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这些研究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Gaussiam模型、声线模型、衍射理论、有限积分技术等的应用,涉及的方法包括各种解析方法及有限差分、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构光传感器模型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给出了结构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依此模型详细分析了结构光传感器的各项参量,讨论了这些参量对结构光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关于传感器参量和传感器特性之间关系的公式,给出了传感器设计必须遵守的条件。利用所给出的公式可以方便地讨论传感器的性能,对结构光传感器的设计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利用捷联式光纤陀螺进行水下管道三维形变的测量方法,对这一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利用坐标转换、姿态矩阵求解、形变的计算等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及算法。另外,针对惯性传感器和测量系统给出了减小误差的措施,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禹宣伊  丁欣  李卓  许京军  张光寅 《物理学报》2002,51(6):1307-1311
针对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对图像转换器的需求,基于物体吸收能量后温度升高而产生热辐射的原理,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金黑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薄膜,建立了薄膜辐射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求解了薄膜一维和二维热传导的定解问题,分析了黑体薄膜时间和空间特性,提出了用周期性网格结构黑体薄膜提高转换薄膜的空间分辨率的方案,制备出的转换薄膜达到的技术指标为:薄膜尺寸52mm,像元尺寸140μm×140μm,像元间距29μm,时间常数6ms,空间分辨率6lpmm. 关键词: 金黑 周期性网格结构 薄膜  相似文献   

9.
研究横式结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用于自由曲面型面的超精密制造。基于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建立五自由度机床坐标系统并推导出数学模型。实施加工过程中运动轴位移量补偿计算,开发了精密加工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制造功能。解决了从坐标点到各轴位移量的转换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光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它传感器,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只要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即可。光传感器是目前产量最多、应用最广的传感器之一,它在自动控制和非电量电测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色貌的跨媒体颜色复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一种基于视觉匹配的跨媒体颜色复制方法。通过视觉匹配将一个环境下的一些色貌因素"映射"到另一个环境,是一种基于色貌的CRT特性化方法。该方法复制的22个Munsell色卡的平均视觉评价为6分制的5.17分。其中,红色调的复制色块视觉评价较好,蓝色调或蓝色占有较大比例的复制色块误差较大。sRGB作为目前流行的用于颜色通讯的标准色空间,在实验中也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这种基于视觉匹配的特性化方法,已经包含了一些色貌因素,可以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小编码光系统中的颜色耦合与颜色失衡的干扰,提高形状与颜色重建的准确度,建立了彩色编码光系统,并对其所采用的编解码方法、颜色重建的两个相关环节及颜色校正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系统的彩色梯形相移强度比编解码法,分析了编解码过程中存在的RGB基色相互耦合现象,设计了应用Caspi模型硬件标定的颜色耦合校正方案;然后,给出了系统的逐点颜色重建法,分析了颜色重建过程中由表面曲率导致的颜色失衡现象,设计了利用表面几何信息校正颜色失衡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校正后单一绿色图像中的红色分量值约为校正前的1/10;单色表面色差约为0.1,趋近于人眼颜色分辨率,远低于校正前的0.4;重建的单色复杂被测表面颜色均匀、视觉效果良好,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方法符合编码光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形状与颜色重建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颜色体系的色差公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IE均匀颜色空间及利用色差公式对色差进行计算对彩色复制品的评价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利用中国颜色体系在视觉上为等色差系统以及色调、彩度和明度可以单独改变的特性,分别从色调、彩度、明度三方面对CIEL*a*b*、CMC(l:c)、CIE94、CIEDE2000色差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各色差公式计算出的平均色差值是不同的,它们的均匀性也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明度、彩度、色调选择使用不同的色差公式。  相似文献   

14.
鉴于利用彩色视觉装置进行在线测量是颜色测量在工业应用发展的趋势,而光源的光谱分布和相机响应函数与人眼的光谱响应曲线的不一致会严重影响测量的精确性,在人工D65光源和LED阵列光源照明下,利用相同的工业相机获取校正图片,采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在与设备无关空间sRGB和CIEL*a*b*空间进行校正。实验结果显示在校正前平均色差分别为27.68E和16.09E,人工D65光源照明下获取的图片色差较小,校正后不同光源下获取图片的色度趋于一致,分别为2.56E和2.39E。采用sRGB颜色空间,在校正精度、校正步骤、图片显示等方面都要优于CIEL*a*b*空间。以一幅拍摄的实际图片校正为例,显示了色度校正对彩色装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网络的打印机色彩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双全 《光学技术》2000,26(1):49-51
报道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打印机色彩控制技术。作为控制器模型的BP网络通过学习打印机的输入/输出特性,实现颜色数据从CIELAB到打印机色空间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BP网络可以控制打印机实际输出与希望输出颜色之间的平均色差为4-23ΔE*ab 。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RGB混色技术在小角度、近距离空间内较难实现彩色LED,且有关彩色变焦照明相关文献也较少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彩色变焦照明系统。系统主要由LED光源、TIR透镜、微结构透镜组成,可在650mm处实现良好混色照明,变焦范围为4.2°~9.1°(半光强角),且变焦照明过程中,在光强下降为20%的角度内能量利用率达85%以上,半光强角内的能量利用率始终在75%以上,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发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远程电脑测配色系统。它能够实现远程测色和配色,具有多种配色模型,能够对来自不同行业的光谱数据以及光谱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介绍了配色系统的部分设计。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构架实现了配色用户和配色服务商在互联网上的远程互动。介绍了有关的配色算法和远程配色系统的搭建过程以及相关程序编写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彩色相机采用多次曝光获取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分段色域颜色模型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获取及颜色合成的理论模型和实现方法.介绍了相机分段色域颜色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建立方法.用NikonD70s彩色相机和修正的sRGB标准颜色转换模型对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普通彩色...  相似文献   

19.
吴青峻  吴凡  孙理斌  胡晓琳  叶鸣  徐越  史斌  谢昊  夏娟  蒋建中  张冬仙 《物理学报》2014,63(20):207801-207801
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新型超薄金属减色滤波器具有可靠、易制备、高透射率等诸多优点.本文对银、铜、铝、镍等不同金属材料的超薄一维光栅减色滤波器进行了系统研究.仿真获得了透射光谱,理论计算了对应透射光谱的色品坐标,并推导出了银、铜、铝三种材料透射率最低点波长与膜厚、周期关系的经验公式.仿真研究发现:除了镍的选波性较差外,银、铜、铝均表现出较好的、不同的滤波特性,其中银的滤波范围较广,而铜、铝则分别在长、短波段表现出较好的滤波性能.为了验证仿真结果,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技术进行了三种材料的一维光栅减色滤波器的制备实验,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滤波器的颜色效应,结果与理论仿真相符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金属材料在相同微结构下的颜色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可根据实际滤波需要,选择材料和微结构参数来获得最佳性价比的滤波器.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的白平衡,研究了维持期寻址电极辅助脉冲对PDP亮度的影响,提出了辅助脉冲数调制改善PDP白平衡的新方法。通过在各子场对三基色寻址电极分别加幅度、宽度和延时相同,但数目不同的辅助脉冲,从而改变三基色之间的亮度比率,使每个子场和各灰度级的白平衡满足要求,改善了全屏白平衡一致性,而不需要改变现有电路硬件设计,不增加额外电源。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灰度区间,PDP的白平衡平均从0.021改善到0.0025,并且分布在较小的色温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