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汞谱线塞曼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利用CCD观测系统获取了塞曼效应实验分裂干涉圆环图像,证明了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定量测量了朗德g因子,发现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2021,40(7)
基于牛顿环干涉实验中,相邻两个干涉圆环所在位置处,在竖直方向上的空气层厚度差为二分之一波长,将移动读数显微镜测得的干涉圆环直径数据作为横坐标,由干涉圆环级次差确定的空气层厚度差作为纵坐标,进而对牛顿环仪中平凸透镜球面所在的大圆方程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得到的大圆方程获取平凸透镜球面的曲率半径值.实验验证表明,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所需测点少,过程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利用CCD图像采集和计算机图像程序处理技术改进了塞曼效应实验系统,对比了测微目镜测量干涉圆环直径、利用手动方法处理实验图像以及利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实验图像3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处理实验图像的方法能够简化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4.
在迈克耳孙干涉测波长实验中,计数干涉圆环的吞吐数量历来是实验者头疼之事,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自动计数软件系统.该软件通过智能手机自带摄像头采集干涉环图像,经滤波分析自动计算干涉圆环吞吐数.该系统操作简单,计数精度可以达到0.5环,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开发出智能手机上的APP,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采集迈克耳孙干涉圆环中心的亮度变化,将之转换为数值信息,并通过分析这些数值信息实现计数仪的校准与计数.该智能干涉条纹处理仪能够实现全自动计数,无需额外购买器件与调试器件,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管理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设计了金属丝杨氏模量的测量装置。在金属丝上施加持续而又均匀增加的力,引起金属丝细微伸长,通过灵敏杠杆带动移动镜的移动,从而引起光屏上干涉圆环数目的变化;用一种光电传感器捕捉干涉圆环的光强信号,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精确算出干涉圆环的条数,就可以实现对金属丝微小伸长量的测量。采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避免了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智能化计算出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迈克耳孙干涉实验研究了氦氖激光的模式特性.结合法布里-珀罗扫描干涉仪与自搭迈氏干涉实验进行研究,分析了氦氖激光的偏振模式与频率漂移特性,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干涉圆环图像自行发生的明暗变化与圆环吞吐的现象.从而对氦氖激光的多纵模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漫射单色光经F-P标准具产生一组干涉圆环,利用小数重合法来求解圆环中心干涉级次的小数部分.实验采用一条氦线、一条氖线和几条波长相近的汞线作光源,同时获得经F-P标准具的多波长干涉圆环.对圆环的点位坐标数据作圆回归求直径值及其标准差,进而用新的准直线模型作加权回归求得各波长的小数干涉级次,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由三个波长的测量结果用小数重合法计算,求得间隔d±Δd=(3 096 977.97±1.76)nm.  相似文献   

9.
魏育逐  沈京玲 《大学物理》1993,12(10):31-32
本介绍了物理光学薄膜干涉中的等倾干涉实验的新做法:使用激光、硫酸纸屏(或毛玻璃屏)和云母片代替汞灯、薄云母片产生干涉圆环纹,大大简化了实验条件和方法,并对光源和圆环纹的形成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物理光学薄膜干涉中的等倾干涉实验的新做法:使用激光、硫酸纸屏(或毛玻璃屏)和云母片代替汞灯、薄云母片产生干涉圆环纹,大大简化了实验条件和方法,并对光源和圆环纹的形成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