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试验室》2021,40(9):993-998
以2,4-二氯苯酚(2,4-DCP)为模板分子,吡咯(Py)为功能单体,协同壳聚糖-银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CS-GO/AgNPs)复合材料增强电导性,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构建了2,4-DCP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2,4-DCP-MIECS)并用于水环境中氯酚的特异性识别与检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GO/AgNPs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性能表征。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2,4-DCP进行检测,该电化学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1.0×10~3pmol/L,检出限为0.1 pmol/L,该传感器已用于水样品中2,4-DCP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以BiOI纳米片为载体,毒死蜱为模板分子,对巯基苯胺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电聚合法合成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印迹膜表面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氯化乙酰硫代胆碱(ATCl)浓度、pH值进行优化,构建了双识别型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流-时间法(I-t)对水样中毒死蜱(CPF)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0 mmol/L ATCl,pH 7.0)峰电流强度与毒死蜱在0.02~1.0 nmol/L和20.0~20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抑制率(%) = 49.253CCPF+9.433(r2 = 0.998 6)和抑制率(%) = 0.193CCPF+57.599(r2 = 0.999 1),检出限(S/N = 3)为0.005 nmol/L。该传感器对毒死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RSD = 4.2%)和稳定性。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毒死蜱的检测,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6.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2%。表明该传感器在复杂样品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还原氧化石墨烯-钯复合材料(rGO@Pd)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双酚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聚合单体,成功制备出双酚A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等,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传感器表面进行结构分析。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电极的峰电流与双酚A在1.0~1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7 7,检出限(S/N=3)为0.1 nmol/L。该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1%~108.0%。  相似文献   

4.
柚皮苷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邻氨基酚为单体,无电化学活性的柚皮苷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扫速为100mV/s)在碳电极上往复扫描30次,电聚合出具有识别柚皮苷分子功能的敏感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全反射(XRR)及电化学方法对该印迹传感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传感器敏感膜与非印迹膜在形貌结构和电化学特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此传感器对柚皮苷有较好的选择性,响应快(30s),在6.0×10-5~1.4×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重现性好(RSD=1.8%,n=5);传感器对柚皮苷的检出限为1.6×10-5mol/L。  相似文献   

5.
通过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聚吡咯/氧化石墨(PPy/GO)复合物,将其用NaBH4还原得到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PPy/RGO)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物理表征。 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所制备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0.5 A/g、吡咯(Py)与GO质量比为95∶5时,得到的复合物还原前后比电容分别可达401.5和314.5 F/g,远高于单纯的GO(34.8 F/g)和PPy(267.5 F/g)。 经过1200圈循环稳定性测试后,PPy/RGO复合物比电容保持了原来的62.5%,与PPy和PPy/GO(电容保持率分别为16.8%和46.4%)相比,PPy/RGO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能,有望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化学反应法在稀酸条件下制备出薄片状溴氧化铋(BiOBr),将其分散于含有过硫酸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中,通过吡咯的一步聚合反应原位制备出聚吡咯(PPy)修饰的BiOBr复合材料(BiOBr/PPy)。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等综合表征技术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特征和光电特性等进行测试。结果显示,PPy成功修饰到BiOBr薄片上,BiOBr与PPy接触紧密且相互作用强。与纯BiOBr相比,BiOBr/PPy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可见光吸收效率和增强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MO)染料活性。通过优化PPy和BiOBr的组合比例,当BiOBr质量分数约为7%时,BiOBr/PPy-2在50 min内对MO (30 mg·L-1)的降解率为87.3%;另外,循环光催化活性虽有降低但仍高于纯BiOBr和纯PPy (10.4%)。这表明BiOBr与PPy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界面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反应体系中分离的光生空穴、衍生自由基在染料氧化降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娟  崔利 《应用化学》2011,28(3):297-301
在聚苯胺(PANI)和二氧化锰(MnO2)存在的条件下,以FeCl3/甲基橙为模板,通过化学氧化法聚合吡咯(Py)单体,制备MnO2/PPy/PANI纳米管复合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物性表征和电化学电容性能测试,并讨论了不同含量的PANI对复合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PANI、MnO2与PPy三者的相互协同作用,以及材料管状结构的大比表面积,使三元复合材料具有比二元复合材料要大的电化学活性。 所合成的三元复合材料最大比容量达到458.4 F/g。  相似文献   

8.
以纳米氧化铝(Al2O3)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增敏材料,制备以氯霉素(CAP)为模板分子,间氨基苯酚(MAP)和β-环糊精(β-CD)为双功能单体的一种新型灵敏检测CAP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扫描电镜(SEM)、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对印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同时优化了MWCNTs及Al2O3的修饰量、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摩尔比、电聚合圈数、洗脱剂种类、洗脱时间、检测体系pH值和孵育时间等参数对印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传感器对CAP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归因于Al2O3和MWCNTs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修饰电极的表面积和催化性能,以及使用双功能单体制备印迹膜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在优化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CAP浓度在1.0 ~ 60.0 n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14 nmol/L。将传感器用于自来水、饲料和牛奶样品中CAP含量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8.0% ~ 11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纳米结构ZnO/染料/聚吡咯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染料RuL2 (NCS) 2 (L =2 ,2′ bipydine 4,4′ dicarboxylicacid) (简写为Dye)、聚吡咯 (PPy)敏化氧化锌 (ZnO)纳米晶电极以及用RuL2 (NCS) 2 和PPy复合敏化ZnO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 .实验表明 ,ZnO/PPy纳米多孔膜电极为双层n 型半导体结构 .PPy和RuL2(NCS) 2 都可对ZnO纳米晶膜产生敏化作用 ,ZnO/RuL2 (NCS) 2 /PPy复合多孔膜电极产生的光电流远大于ZnO/PPy纳米多孔膜电极和ZnO/Dye多孔膜电极产生的光电流 .讨论了该电极的光生电子的机理 ,初步测定了ZnO/RuL2 (NCS) 2 /PPy电极作为光阳极的光电化学电池的工作特性曲线 ,测得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 1 .3% ,填充因子为 0 .75 .  相似文献   

10.
Chen Z  Shan X  Kong Y 《色谱》2012,30(4):423-427
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材料Fe3O4,再以吡咯为单体,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化学聚合法使吡咯在Fe3O4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同时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氢键作用将模板分子掺杂到Fe3O4表面的聚吡咯中,从而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吡咯/Fe3O4复合材料,并且利用该材料的磁性质实现固液分离。在1 mol/L的NaOH溶液中,通过施加1 V的电位使聚吡咯发生过氧化从而使L-色氨酸模板分子脱掺杂。根据分子印迹的原理,该分子印迹的复合材料可用于识别L-色氨酸光学异构体。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电化学法用于该分子印迹复合材料的表征。将该材料填入到多孔陶瓷管,将L-和D-色氨酸溶液分别流过该多孔陶瓷管,流出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现该复合材料对于L-色氨酸的富集能力接近D-色氨酸的两倍,说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作为手性识别色谱固定相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氯霉素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电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路  杜江燕 《应用化学》2012,29(10):1212-1217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合成了对氯霉素(CAP)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聚苯胺/聚吡咯分子印迹复合膜修饰电极。 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分子印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以铁氰化钾为电化学探针,该膜对CAP的测定电化学信号响应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膜再生性能良好。 对CAP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0×10-8~1.05×10-6 mol/L,检测限为2.09×10-9 mol/L。  相似文献   

12.
《分析试验室》2021,40(6):703-707
以毒死蜱为模板分子,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对巯基苯胺为功能单体,Gr/CH3NH3PbI3纳米复合材料为载体,构建了MIP/ITO/Gr/CH3NH3Pb I3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流-时间法对传感器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峰电流与毒死蜱浓度在1.0~200 n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62,检测限为0.1 nmol/L。该传感器用于蔬菜样品中毒死蜱的检测,回收率在96.0%~107.2%之间。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种基于金电极表面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金(AuNPs)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选择性测定盐酸洛美沙星。AuNPs-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GO)和HAuCl_4修饰到金电极表面,印迹的聚邻苯二胺和间苯二酚膜嵌在AuNPs-rGO表面作为功能单体选择性识别盐酸洛美沙星。以K_3[Fe(CN)_6]为氧化还原探针,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法(DPV)表征了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印迹传感器对洛美沙星的选择性高,而引入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金(Au NPsrGO)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电子传输速率和灵敏度。最佳条件下,氧化还原探针的DPV峰电流对0.01~1.0μmol/L浓度范围内洛美沙星呈良好的线性,检出限(S/N=3)为3.0 nmol/L。方法用于西江水和牛奶中盐酸洛美沙星的检测,精密度(RSD≤6.2%)和回收率(88.0%~102%)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PD)及吡咯(Py)为复合功能单体,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GO/GCE),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印迹膜的表面形貌,方波伏安法(SWV)和循环伏安法(CV)对分子印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显示SA浓度在1.0×10-8~1.0×10-2 mol/L范围内,分子印迹传感器峰电流与SA浓度负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6×10-9 mol/L。该传感器对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样品回收率为10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SA分子印迹传感器的制备简单、抗干扰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具有较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使用自由基热聚合法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合成毒死蜱( CPF)分子印迹聚合膜,制得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等,考察了此CPF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性能。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传感器的峰电流与CPF浓度在2.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7.1834-0.2424C (μmol/L),相关系数r2=0.9959,检出限为6.7×10-8 mol/L(S/N=3)。构建了CPF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动力学吸附模型,测得印迹传感器的印迹因子β=2.59,结合速率常数k=12.2324 s。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成功用于实际水样和蔬菜样品中CPF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1%~101.4%。  相似文献   

16.
以金修饰磁性石墨烯(Au@Fe3O4@RGO)为载体, 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选择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为模板分子, 制备了金修饰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复合膜(Au@Fe3O4@RGO-MIP);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 以Au@Fe3O4@RGO-MIP作为传感器识别元件的敏感材料, 利用循环伏安(CV)、 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差分脉冲(DPV)等电化学分析方法, 对构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分析, 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对水环境中DBP的响应平衡时间为6 min, 在0.01~0.1 μmol/L范围内, DBP浓度与响应电流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3049 nmol/L(S/N=3).  相似文献   

17.
以壳聚糖为功能单体,芦丁为模板分子,戊二醛为交联剂,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GN-CNTs-IL)为掺杂材料,通过简单混合后滴加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芦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化学技术对复合材料和印迹电极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呈多孔结构,有良好的导电性,GN-CNTs-IL对芦丁电化学传感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进一步对离子液体的用量、壳聚糖的浓度、壳聚糖与芦丁的质量比、溶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制备和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所选条件下,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芦丁表现出良好的响应性能,不仅线性检测范围宽(0.01~200.0μmol/L)、检出限低(6 nmol/L),而且选择性较高、重现性好、稳定性佳。该传感器可用于荞麦茶、芦丁片等样品中芦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形成聚吡咯膜,以固定电位过氧化法去除印迹分子,制备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极.本印迹电极能促进水杨酸电氧化过程,有效地避免结构类似物(如苯甲酸)对其测定的干扰.循环伏安法用于电化学检测,当富集时间为10 min,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6.86 时,在1.0×10-6~2.0×10-3 mol/L浓度范围内,水杨酸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 μmol/L, 用分子印迹膜电极对加标样品进行分析,回收率为94.6%~103.4%.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 以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研制了测定茶碱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以自由基热聚合的方式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及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传感器对茶碱的响应特性. 结果表明, 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 传感器的峰电流与茶碱浓度在2.00×10-7~3.45×10-4 mol/L 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1), 检出限(S/N=3)为1.00×10-7 mol/L;该传感器的选择性高, 稳定性和重现性好, 将此传感器用于茶碱缓释片中茶碱的含量测定, 回收率为95.6%~103.8%.关键词 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 茶碱;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用于菊酯类农药代谢物间苯氧基苯甲醛(3-PBD)的选择性测定。以3-PBD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n掺杂ZnS量子点表面成功合成了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该荧光传感器对3-PBD的响应线性范围为0.3~5μmol/L,检出限为0.267μmol/L。此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可与农药的酶解过程相结合,用于菊酯类农药的快速检测。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3-PBD的回收率为84.0%~119%,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5.0%。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可以用于食品中3-PBD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