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没有考证过“从商借1,余为负”的说法最早出自哪位作者?但这种说法至今已是颇为流行了!例如,高等财经专科学校试用教材《珠算教程》(姚克贤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P134以及郭启庶先生编著的《简捷珠算教程》P96上均有这  相似文献   

2.
《现代珠算》4/1994期,刊登言平花君大作《省略除法不宜提倡》。本人拜读之余,深感增广知识,联想翩翩;敬撰本文,就正于言君、珠算界同仁和读者。 珠算省除法求近似商。如何给数据“截尾”计算,珠算书刊时有论述。言君收集我国权威的珠算著作《中华珠算大辞典》、《中国珠算大全》和《珠算科技知识》以及《新编珠算技术》(浙江人民出版社)、《珠算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五部书的省除法例题,由简及繁,将原书例题的个别数码略加变动,“截尾”计算每题的近似商,跟按“全数相除”的商相比较;  相似文献   

3.
作为珠界人,夜观群星璀璨之时,常联想顿生:我中国珠星何尝不若仰望中之群星,灿烂于珠算历史天幕而使珠算天地如此廓大、深邃,光辉壮丽得令一代代珠界人驰骋不息地向往和追求!然而,追念那些从天幕上爆裂着燃烧的光片,遽然陨落的一颗颗明亮的珠星,则常使人怆然不已,痛惜不已,怀念不已。本文所追忆的是五年前陨落的珠星———姜士贤先生。姜士贤(1917~2001)是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前后颇具影响的老一辈珠算专家之一。《中国珠算大全》载:姜士贤,1917年生,安徽滁州人。高级经济师,中国珠协和江苏省珠协创始人之一,中国珠协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江苏省珠协副会长兼秘书长。1960年至1982年任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讲师,1982年调江苏省财政厅,为珠算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并受聘为朝华珠算科研所副所长。1959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速成珠算乘除法》、《珠算乘除新法》、《珠算精练法》、《珠算教学法》、《简明珠算教程》等书。在各级珠算刊物上先后发表珠算论文数十篇。1983年所创的袖珍组题器被江苏省科委评授“科研成果奖”,1985年~1987年被江苏省科协评为“科普先进个人”……。一天才加勤奋乃成人才。这一定理似乎古今中外概...  相似文献   

4.
铃木久男先生是日本知名珠算史专家,也是世界级珠算史研究大师。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率团二十余次来中国访问考察,为探求中国珠算史的真谛,踏遍中国很多省市,详细缜密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结识多位中国珠算史学者,曾与中国珠算史专家李培业共同主编《世界珠算通典》。1981年11月在陕西省户县作了题为"珠算是中国人发明的"学术报告,纠正了"中国珠算西来说"的说法。他以简要的文笔介绍了他对《算学宝鉴》的评价:《算学宝鉴》是中国最卓越的算书之一,是中国算书中关于算盘学术的有价值的三本文献之一;在中国的算书中,该书解说各种算法的详尽程度,亘古迄今从未见过,实在令人惊异不止。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省《黑龙江珠算》期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是《黑龙江珠算》创刊以来专门召开的第三次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前两次征订发行工作会议之后.各地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扩大《黑龙江珠算》征订,发行,促进全省珠协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对全省所有发行站、组的同志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为了进一步发挥《黑龙江珠算》的宣传作用.增加《黑龙江珠算》的发行数量,扩大《黑龙江珠算》的影响,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分析形势,提高认识,总结经验,落实任务,进一步做好扩大征订、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珠算界都把“珠算是从筹算演变而来”的推断作为珠算的起源并写进了珠算史料。但笔者从算盘的功能特点、珠算的运算哲理、计算方法以及出土的文物与《河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珠算应起源于《河图》而不是筹算。  相似文献   

7.
目前,珠算界很多人把改商除置商称作挨位商,把商除法置商称为隔位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具体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这次全省《黑龙江珠算》期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是继《黑龙江珠算》期刊创刊以来专门召开的第七次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在去年的征订发行工作中,各地的同志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扩大《黑龙江珠算》期刊的影响,繁荣我省的珠算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代表《黑龙江珠算》期刊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同仁,对全省各发行站,组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今年的发行工作会议与往年相比,  相似文献   

9.
江志伟 《珠算》2002,(6):6-8
在中国珠算史乃至于世界珠算史上,程大位的名字都是应该大写的,这不仅是因为程大位的珠算巨《算法统宗》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畅销中国300年,使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珠算宗师;而且因为随着《算法统宗》的走出国门,传遍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等世界各地,使他成为最具世界意义的中国珠算家。  相似文献   

10.
日本每年有两次珠算大型比赛,一次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由日本商工会议所主办的《日本国民珠算技术比赛》.今年是第43次大赛.另一次大赛是每年8月8日的“珠算节”,由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连盟主办的《全日本珠算选手权大会》。今年是第36次。  相似文献   

11.
珠算是靠手指拨动算珠进行计算的.拨动算珠方法的巧、拙、优劣直接影响到计算速度和准确程度。(见《中国珠算大全》P5)。可见指法在珠算教学中的重要性、这一点大家深信不疑。因此在有关珠算刊物上常可看到有关如何教好、练好指法的文章,从中收益非浅。  相似文献   

12.
《磁力减法》是对《数字运算存在磁力》试探而得,笔者曾写一文刊出在中珠协主办的《珠算》(双月刊)97年第二期“珠算新论”栏。此文刊出后,认为尚有不足之处,又写了“《试探<数字运算存在磁力>》一文补遗”,刊载在《珠算》98年第一期“算理算法”栏。《磁力减法》是珠算新论,仅是一家之言,黑龙江名家荟萃,为求不吝赐教,使此法日臻完善,故写此文。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珠算事业的发展,有力地开展珠协活动,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职称评定工作,我们按照《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规定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对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l5698人进行培训和组织珠算技术等级鉴定。鉴定的结果是:取得一级《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证书》的2276人,  相似文献   

14.
《算法统宗》是一部用算盘为计算工具的应用数学书。《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评道:"《算法统宗》的编成及其广泛流传,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从此珠算就成了主要计算工具。而筹算就逐渐被人们遗忘以致失传了"。《算法统宗》列有595个应用题的数字计算,都不用筹算方法,而是用珠算演算。《算法统宗》规范了加、减、乘、除的珠算方法,并绘有算盘图式,在列举各种珠算方法的同时,还指出最方便的珠算乘除法,‘有破头乘、掉尾乘、隔位乘,看来唯留头乘精妙’;除法‘唯归除最妙’,第一次提出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方法。这些珠算方法,直到20世纪上半叶为人们普遍使用,至今还有用这种方法的"。  相似文献   

15.
蒋畅行是四川省宁南县食品公司的一名会计,在工作中切实体验到珠算对经济核算的重要意义,他学习珠算、研究珠算,广泛交结全国各地的珠算专家、学者、使用者和爱好者,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自刻、自印油印的北京“七人小组”主编的《珠算通讯》。以后又接过余介石教授生前办的油印《珠算科教通讯》,这是当时唯一的珠算刊物,在国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珠算与珠心算》杂志走过了十个不寻常的春秋。十年间,在国内其他珠算刊物先后停刊、珠算宣传陷入困境的情况下,《珠算与珠心算》肩担重任,撑起宣传中华珠算的大局。十年风雨,十年拼搏,十年担当,十年硕果。十年间,《珠算与珠心算》在宣传珠算大事、弘扬珠算文化、传播珠算知识、回溯珠算历史、推动珠算珠心算教育、促进国内外交流、反映珠算动态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为,朱永远先生用文字描绘中国珠坛的春夏秋冬,是件功德无量的事。这个感觉,始于当年在岳父家陆续看到的有关珠算杂志中朱先生的文章,定型于读到他的大作《星光》。如今手捧散发出油墨香味的《永远的珠算》时,这种感觉更加厚重了。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珠算与珠心算》创刊十周年。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珠算与珠心算》在不断探索和奋进中走过了令人瞩目和振奋的精彩历程,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优秀期刊,成为珠算与珠心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宣传窗口。十年前,于珠算界喉舌所剩无几,珠算宣传渐入衰微之际,《黑龙江珠算》编辑部坚守阵地,审时度势,毅然改刊为《珠算与珠心算》。继而以弘扬珠算文化为己任,勇挑大梁、砥柱中流,在全国期刊整顿中,《珠算与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提到:“珠算与用于宗教或幻术的念珠有什么关系吗?……念珠的发展和传播似乎是与珠算平行的,难道念珠不可能促使算盘这种工具兴起吗?”在这里,李约瑟把算盘与念珠(穿孔珠)联系起来。中国珠协算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培业教授在《对西周宫室遗址出土陶丸之考察》一文中,  相似文献   

20.
《珠算与珠心算》杂志自2002年8月由《黑龙江珠算》改名创刊以来,秉承“传播启智科学,开发人脑功能”这一特殊使命,致力于珠算与珠心算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成为面向全球宣传珠算心算科学的专业期刊。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适应珠算心算事业的发展需要,2004年8月30日,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批准珠算与珠心算编辑部更名为杂志社,这是珠算界的幸事。值此杂志社成立和正式挂牌之际,我们借本刊向海内外读者和给予本刊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以及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