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2年7月,全球物理学家都因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能发现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而雀跃不已。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在粲夸克系统中也找到物质和反物质不完全对称的证据。"物质和反物质"、"对称与不对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从头说起。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发表演讲,他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敏锐  相似文献   

3.
 威利鲍德·詹特切克(WillibaldJentschke),是位于汉堡附近的德国粒子物理实验室DESY的创立者,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前负责人,他过完90岁生日之后,于2002年3月11日逝世。詹特切克1911年生于维也纳,24岁获得核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在维也纳一直工作到1951年,然后他到了伊利诺斯州的恩巴拉大学,任回旋加速器实验室的负责人。1955年,当汉堡大学让詹特切克负责实验物理学研究时,他申请基金在德国建立现代的核物理研究设施。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三月,加拿大女性物理学家宝琳·加尼翁(Pauline Gagnon)所著的科普畅销书《谁在乎粒子物理学:解读希格斯玻色子、大型强子对撞机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Who Cares about Particle Physics:Making sense of the Higgs boson,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and CERN)的简体中文版被冠以新书名《1小时粒子物理简史》在中国大陆问世,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92年10月宣布,1992年诺贝尔物理奖单独授于法国物理学家乔治·恰帕克(GeogesCharpak)教授,表彰他多年来在粒子探测器方面,特别是在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恰帕克1924年8月1日生于波兰.他在1955年获得巴黎法兰西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学位,1959年以来一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工作.在CERN,他发明了多丝正比室,最早的开创性工作发表在1968年.在这一新型的探测器中,恰帕克采用了现代电子学技术,并把探测器直接联通计算机采集数据.同原有记录带电粒子径迹的照相方法相比,新探测器在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希格斯粒子,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搜索,粒子物理学终于进入了希格斯时代。由于希格斯能量为较低的125 Ge V,因此,除了可以使用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例如ILC和CLIC)外,还可以采用环形电子正负对撞机产生希格斯粒子,并且后者具有更高的亮度及更多的对撞点,除了在功耗方面外。  相似文献   

7.
<正>191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现了质子。在质子发现100周年之际,CERN COURIER杂志在2019年5月刊登了来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教授的特辑文章(1),详细地讲述了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来龙去脉。我们将其编译成文,以飨读者,同时以此表达对这位被誉为"原子核物理学之  相似文献   

8.
 191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现了质子。在质子发现100周年之际,CERN COURIER杂志在2019年5月刊登了来自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教授的特辑文章①,详细地讲述了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来龙去脉。我们将其编译成文,以飨读者,同时以此表达对这位被誉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科学巨擘的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外媒体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1日报道,位于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研究人员对外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进行质子撞击时,发现了两种新的亚原子颗粒。这两种新粒子分别名为"Ξb'-"和"Ξb*-",在此前的研究中已经被预测存在,却一直没有被观测到。这两种粒子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十分  相似文献   

10.
<正>当CERN的科学家2013年7月宣布他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时候,描述所有已知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理论被认为已经发现了它框架结构最后一点所缺少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被认为给出所有粒子质量来源的希格斯玻色子。这意味着当今时代的粒子物理学已经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吧?慢着,也可能不是。科学家一直以为标准模型所缺憾的希格斯粒子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引导更  相似文献   

11.
树华 《物理》2013,42(3):218-220
Physics World根据基础研究的进展、重要的知识扩展、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特色以及物理学界的兴趣等几方面的情况,选出了2012年物理学的以下10项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 (1) 疑似Higgs粒子的发现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超环面探测器(ATLAS)和紧凑型缪子螺线管探测器(CMS)实验组的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疑似Higgs粒子.其质量约为125-126GeV/c2,置信度为5σ.这是21世纪物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Higgs粒子及相关的Higgs场可以解释大爆炸后电弱对称性的破缺,使一些基本粒子具有质量.在描述相互作用力及基本粒子方面取得极大成功的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而Higgs粒子则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最后一种粒子.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月4日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日内瓦发布了一篇新闻稿,题目为“在CERN的实验观察到与寻找已久的希格斯(Higgs)玻色子相一致的粒子.”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电弱统一理论解释了过去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并预言了弱中性流的存在。CERN在20世纪70年代对弱中性流的成功检测对推动电弱统一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高能中微子物理在CERN的开端,并翔实地介绍了发现弱中性流的伽格梅尔(Gargamelle)气泡室实验。1.序言中微子物理在CERN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质子同步加速器(PS)的  相似文献   

14.
树华 《物理》2008,37(6):411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工程师们在对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最后的调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将在今年7月的上半月开始进行.CERN的发言人James Gillies说:“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今年将获取新的实验数据.对我们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高能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弱统一理论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量子色动力学从诞生到现在也已经历了17年,在这期间CERN建成了Ecm=60GeV的质子对撞机ISR;FNAL和CERN分别建成了能量为500GeV和450GeV的质子同步加速器.  相似文献   

16.
《物理》2018,(11)
正2018年7月9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ATLAS实验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宣布,独立发现了希格斯粒子~([1—4])的最主要的衰变过程——正反底夸克对衰变(H→bb~([5—11])。同年8月5日,CERN的CMS实验组也确认这个发现~([12—17])。8月28日,CERN通过发布会正式宣布这个激动人心的结果,物理学家都欢呼沸腾,各国的媒体都有追踪  相似文献   

17.
从电弱统一理论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量子色动力学从诞生到现在也已经历了17年。在这期间CERN建成了E_(cm)=60GeV的质子对撞机ISR;FNAL和CERN分别建成了能量为500GeV和450GeV的质子同步加速器。以后又建成了E_(cm)从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13日,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标志性建筑——球形科学创新中心举行了WWW诞生20周年庆祝活动,被称为“万维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以及他的合作者罗伯特·卡里奥和其他为web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同事一起出席了庆典。CERN的官方网站以《World Wide Web@20》为题目,为庆祝活动制作了专门的网页,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夏天,两艘装载量270立方米的运输船从欧洲的CERN出发,穿越大陆、海洋、河流,于5个星期之后到达美国的费米实验室。这两艘船上各装载了一个含有27000-道精密多丝室的ICARUS探测器,该探测器采用了先进的液氩技术用来探测中微子。2010至2012年间,CERN输送至Gran Sasso的中微子束流已成功运行,经过两年的改装CERN的ICARUS探测器将与费米实验室其他两个同类的探  相似文献   

20.
The LHC experiments at CERN will generate huge volumes of data-several PB per year at data rates between 100MB/s and 1.5GB/s.The storage and analysis of these data present a major challenge.In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former RD45 project,the central database support group at CERN has been working on this issue for several years,leading to production use of a potential solution,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an Object Database and Mass Storage system,bothe at CERN and outs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