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品系油茶种子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品系油茶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差异,为油茶的开发加工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6个江西油茶品系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其种子油,计算含油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6个油茶品系种子的含油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遂巾子(52.82%)>珍珠子(51.32%)>二水桃(50.20%)>石柿红皮(50.13%)>赣萍茶(47.88%)>茅岗大果(46.50%);GC-MS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花生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分别占70%和27%左右。不同品系油茶种子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选育含油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的油茶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2.
乌骨鸡脂肪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乌骨鸡脂肪油是乌骨鸡重要的营养成份之一,其脂肪酸组成更是影响肉质风味的重要化学成分。以氯仿:甲醇(2:1)超声提取乌骨鸡中脂肪油,皂化后,用三氟化硼-甲醇法甲酯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乌骨鸡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分离和鉴定了22种脂肪酸,并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乌骨鸡脂肪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豆蔻酸、十七烷酸、花生酸、山嵛酸、十五烷酸、十九烷酸,其含量分别为22.02%、12.89%、0.80%、0.36%、0.33%、0.16%、0.14%、0.13%,占总脂肪酸的36.8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63.17%,其中油酸29.18%、亚油酸21.19%、棕榈油酸4.82%、花生四烯酸3.86%、11-二十碳烯酸0.82%、EPA 0.75%、DHA 0.69%、10,13-二十碳二烯酸0.63%、7,10,13-二十碳三烯酸0.55%、γ-亚麻酸0.18%、7,10-十六碳二烯酸0.17%、15-甲基-11-十六碳烯酸0.12%、11-十四碳烯酸0.12%、10-十九碳烯酸0.0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8.02%。  相似文献   

3.
应用6-O-异丙酰乙二胺荧光素(IPEF)作为柱前衍生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成功地衍生、分离并检测了食用油中12种脂肪酸:戊酸(C5)、己酸(C6)、庚酸(C7)、辛酸(C8)、壬酸(C9)、癸酸(C10)、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棕榈酸(C16)、油酸(C18∶1)、硬脂酸(C18)、亚油酸(C18∶2)的含量.以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酰亚胺(EDC)为缩合试剂,IPEF与羧酸在50℃反应40min即可较完全衍生.采用C18柱分离脂肪酸,色谱柱采用pH 6.5的甲醇-水(65/35,V/V)流动相平衡,进样后,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λex为504nm,λem为525nm.该方法检出限可达0.2~0.8nmol.L-1.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龙井茶的香气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技术,对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出75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24种,醛类8种,酮类10种,酯类6种,杂环类16种,其他11种.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AEDA)技术分离出49种活性香气成分,其中对龙井茶香气贡献较大的有橙花叔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基吡嗪、2-乙酰基呋喃、芳樟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环氧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苯乙醇、吲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香豆素.  相似文献   

5.
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氯仿:甲醇(2:1)超声提取乌骨鸡总磷脂,丙酮脱油精制后,经皂化、甲酯化处理,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乌骨鸡总磷脂中含有硬脂酸27.46%、花生四烯酸21.39%、油酸18.22%、亚油酸16.67%、棕榈酸12.1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2.26%、二十碳三烯酸1.71%、棕榈油酸0.16%.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60.41%和42.03%.乌骨鸡磷脂侧链脂肪酸中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是乌骨鸡磷脂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应用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5种市售柴油降凝剂A、B、C、D、E的成份进行分析,得到了降凝剂中聚合物及其助剂的成份。比较了它们的异同,发现5种降凝剂中的聚合物均为乙烯-醋酸乙烯酯,而醋酸乙烯酯含量不同;降凝剂A、B中的助剂为芳香烃。降凝剂C,D、E中的助剂为石脑油。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伽师瓜籽油,筛选了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伽师瓜籽油的理想溶剂;三个因素对伽师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温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优化的提取参数为:超声温度60℃、料液比1∶6(W/V)、提取时间20 min,此条件下伽师瓜籽油的得率达到36.9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伽师瓜籽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甜瓜籽油中共有11种脂肪酸,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八碳烯酸,蓖麻醇酸,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榆树酸,以及山嵛酸.从相对含量看,亚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松花粉诱导法从海藻、腐木等海洋漂浮物上分离得到6株破囊壶菌, 其中菌株PC003、PC021、PC022为Schizochytrium属, 菌株PC004、PC014、PC060为Thraustochytrium属. 经分析, 分属2个属的菌株的脂肪酸差异较大, Schiz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22%以上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8.3%以上的二十碳五烯酸(EPA), 9.4%以上的二十碳四烯酸(ARA)和19%以上的C16:0(软脂酸); Thraustochytrium属的3个菌株含有占总脂肪酸33%以上DHA, 7.8%以上的EPA, 和24.7%的C16:0. 其中, Thraustochytrium属菌株PC004的脂肪酸中DHA含量高达56.32%, 可培养成为DHA高产菌株. 结合6株菌之间的亲缘关系推测, 亲缘关系相近, 所产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相似, 因而从Thraustochytrium属中更容易筛选到DHA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9.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橡胶产品中使用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裂解行为.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裂解产物的分析表明,在初始阶段DMP的裂解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苯、甲苯和苯甲酸甲酯.随着温度的升高苯甲酸甲酯进一步裂解成为分子质量更小的自由基,并发生稠环化反应形成更稳定的菲、蒽、间-联三苯、三亚苯等芳香族多环化合物.根据分析实验提供的裂解产物信息和有机物热裂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对DMP的热裂解反应机理作了探讨,表明在废旧合成橡胶热裂解回收过程中,增塑剂DMP的高温裂解会产生多环芳烃污染物.应选择合适裂解工艺和裂解温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用农药残毒速测仪和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检测器(GC FPD)2种方法对拉萨市周边4个温室蔬菜基地抽样采集的26个蔬菜样品测定其农药残留量.结果,用速测仪检测出7个蔬菜样品中有农药残留存在.为进一步验证其结果,参考国家农业标准NY/T 761-2008,建立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GC-FPD)检测蔬菜样品中敌敌畏、氧化乐果、二嗪农、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水胺硫磷、喹硫磷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建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39 7~0.182 0 μg·mL-1、回收率为51.64%~91.04%、方法的精密度为1.61%~10.80%.用该方法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未检测到上述9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实验结果为从事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者在分析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拉萨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巴旦杏中脂肪酸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分析,气-联质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巴旦杏中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样品处理方法和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彩和毛细管气质联用法薰衣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确认了其中21种成分,占精油总含量的96.5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乙醇芳樟酯(Linalyl acetate),4-甲基-1-(1-异丙基)-3-环已烯-1-醇(3-Cclohexen-1-o1,4-mthey1-1-1(1-methylethyl)-),乙酸薰衣草酯(Lavandal acetate)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人工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淋巴和肌肉中甲基法尼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向淋巴或冷冻干燥后的肌肉样品中加入十九烷酸甲酯作为定量内标物,淋巴中加入0.9%NaCl和乙腈后用正己烷提取;肌肉冷冻干燥后用正己烷提取,浓缩定容后用EI源在SIM检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基法尼酯与内标物十九烷酸甲酯在SPB—1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方法在5.00~200.00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5,方法的最低检测限3.27pg.淋巴和肌肉中甲基法尼酯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95.32%和88.37%,标准相对偏差分别为5.71%和7.94%.对采自浙江宁波象山港养殖三疣梭子蟹进行分析测定,甲基法尼酯在血清中含量在15.11~145.23ng·mL^-1。范围内,而肌肉中则在3.23~10.32ng·g^-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麻黄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对麻黄中挥发油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条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黑种草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气质联用法对黑种草籽挥发油化学进行了研究,共确认了其中20种成分,占精油总含量的94.2%,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异长叶烯(Isolongifolene),桧萜(Sabinene),百里醌(Thymoquinone),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3-cyclohexn-1-ol,4-methly-1-(1-methylethyl)-)等。  相似文献   

16.
龙井茶的香气成分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蒸馏萃取(SDE)提取6种龙井茶(西湖龙井商品1、西湖龙井商品2、西湖龙井评比优质品、龙井村、钱塘、龙坞)的香气成分,采用色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鉴定香气成分,分离出100个峰,鉴定出62种香气成分,分别占香气总量的41.73%,32.11%,24.26%,29.73%,22.13%,33.36%. 分析比较6种茶香气总量和各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龙井茶样的香气总量和成分含量差距较大,以龙井村产区的龙井茶香气总量最多,钱塘和龙坞香气总量相对较少,6种茶共有成分有18种,但各自含量不同,每种茶中发现有其他茶中不含有的特征成分.  相似文献   

17.
干玫瑰花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玫瑰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玫瑰花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为8.60%(w/w)。利用GC—MS法分离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相对含量,约占总成分的82%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增塑剂DEP热降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研究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裂解行为,对不同温度条件下裂解产物的分析表明,在较低温度下DEP的裂解产物主要为乙烯、乙醇、苯、苯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酐.随着温度的升高苯甲酸乙酯进一步裂解成为分子质量更小的自由基,并发生稠环化反应形成更稳定的菲、蒽醌等芳香族多环化合物.根据分析实验提供的裂解产物信息和有机物热裂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对DEP的热裂解反应机理作了探讨,表明在废旧塑料热裂解回收过程中,增塑剂DEP的高温裂解会产生多环芳烃污染物,应选择合适裂解工艺和裂解温度,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杏香兔耳风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香兔耳风是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民间以全草入药.本实验用水浸提法提取杏香兔耳风挥发油,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b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杏香兔耳风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