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型酸式自动滴定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环保型酸式自动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这种滴定管节省试剂,废液排放量极小,操作简单、省时,克服了常规微量滴定管精密度差、装液难、零点和滴定终点不易控制的缺点。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将环保型酸式自动滴定管与标称容量为50mL的常规酸式滴定管平行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证明,该滴定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不仅与50mL常规酸式滴定管相当,而且操作性还优于50mL常规酸式滴定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龙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范用药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4±0.62)分,明显优于常规组(6.37±0.40)分(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6.45%,显著低于常规组19.35%(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某推进剂中三种组分的分析方法。基于Matlab平台下运用Libsvm工具箱进行推进剂的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三种组分分析结果的标准误差分别为:2.87×10-2、1.01×10-3、6.67×10-5。与常规的化学滴定法和BP神经网络法分析结果相比,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满足常规化学分析要求而应用于实际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锌水平的变化以及补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RV肠炎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72例;另外,选择80例健康儿童做为对照组。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比较联合组与常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7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锌治疗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方慧生  相秉仁 《分析化学》1994,22(3):285-287
本文考查了常规最小二乘法、P-矩阵法、主成份回归法、偏最小二乘法、线性规划法、卡尔曼滤波以及遗忘因子法对安痛定注射液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从所得结果来看,遗忘因子法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用2种微量雾化器组装成微量进样系统与常规气动雾化方式的ICP-MS的分析性能作了详细比较。FM02雾化器在22μL/min低提升率下,20μg/L的Be、Co、In和Bi进行10次平行测定的RSD分别为7.6%、3.0%、2.7%和1.8%;检出限分别为0.14、0.10、002和0.01μg/L;^115In的信号强度达到常规气动雾化器1.3mL/min提升速率下的60%,显示了良好的分析性能。对20μL Wistar鼠的羊水样品中La、Ce、Pr和Nd4种元素的测定结果与常规进样系统的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研究对健康体检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与影响。方法将健康体检人群中5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5例。其中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教育。结果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的比较显示,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明显,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强化、加深对疾病知识正确、全面的认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日常锻炼的自觉性,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并促进疾病预后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将Kalman滤波用于常规荧光、同步荧光、导数荧光、吸收光谱及导数光谱,实现了不经分离对苯酚与间苯二酚混合物及复方药物制剂的同时测定。结果良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微型碱式自动滴定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微型碱式滴定管与常规碱式滴定管平行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证明微型碱式滴定管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操作性能,并克服了常规碱式滴定管易漏液,易产生气泡,近终点液滴不易控制,废液排放量大及试剂用量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微型滴定法在苯甲酸衍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WD—COⅡ微型滴定管在苯甲酸衍生物分析中的应用,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方法一致,并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试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化工、冶金行业中,很多试验研究都涉及到溶液的成分分析,其中钙、镁的常规分析非常普遍.若遇到锰盐的溶液中常量钙、镁的测定,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将会遇到一些困难,因为溶液中大量锰离子的存在会对钙、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少明 《分析测试学报》2001,20(Z1):304-305
固相微萃取是1种可取代常规样品提取方法的快速、而又无需溶剂的样品提取技术.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与GC-MS技术成功地对水中的香料进行快速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快速、准确,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灵敏度高、无需萃取溶剂的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选取120例缺血性脑卒中者为研究对象,共178条病变血管,将DSA作为金标准,分析了常规血管超声和SMI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发现,常规血管超声和SMI检查的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与常规血管超声相比,通过SMI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针对中度和重度狭窄者,SMI诊断的准确性更好,且差异显著。总之,SMI技术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型的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波长累积导数光度法同时测定钕、铒、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波长累积法处理三阶导数光谱,较常规的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并降低了检出限。方法应用于Nd、Er、Ho同时测定,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CEUS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良性28例,恶性40例;常规超声特征中,良恶性病灶在微钙化、病灶周围血流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中良恶性病灶在增强强度、均匀度、显影时间及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定量参数中,良恶性病灶在TTP、PI、AU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6.43%、92.65%、97.30%、87.10%,高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或CEUS(P<0.05)。CEUS联合常规超声可显著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留兰香油的气相色谱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留兰香的毛细柱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以α-蒎烯、β-蒎烯、苎烯、3-辛醇、薄菏醇、薄菏酮和香芹酮7f个物质的量为质量评定指数。根据评定指数的总和值来评价留兰香精油的质量水平,结果与常规评香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闪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中草药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闪蒸-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姜黄、茅苍术、小茴香、肉桂的主要挥发性组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常规分析相符,对中草药闪蒸分析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证明,闪蒸分析法是研究中草药挥发性成分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微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一些对空气、水分及温度敏感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不断出现,若仍沿用常规法分析,则往往不能取得准确结果。从实测中发现,分析此类化合物的关键在于取样技术  相似文献   

19.
模糊正交法用于石墨炉探针原子化测定铋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勃  刘强 《分析化学》1993,21(1):11-15
模糊正交法是通过把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然后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与常规正交设计相比,能在同样实验工作量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信息。本文采用模糊正交法对元素Bi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并将其同常规正交设计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一个综合评价参数,对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超硬铝合金中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叙述了用SRS 3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超硬铝合金中铜、镁、锌、铁、硅、锰、铬、镍、钛、锆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试样用车床加工至表面平整、光滑,采用强度校正模型,由计算机拟合回归曲线。此法测定结果与常规湿法化学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