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韵 《数学之友》2023,(23):71-72
社会性学习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学习.在小学数学社会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研发协商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开责任性的对话,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涌动性生成.  相似文献   

2.
王建明 《中学数学》2023,(19):82-83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新课程已由单一维度的“知识与技能”向多维度发展.教学中逐渐打破了“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长远发展.为了上好课,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精心筹备课前预案,以便教学时可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也要根据课上活动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合学生发展,更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进而促进“教”与“学”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学习深度发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在研发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本文试图谈一谈关于学生学习起点方面的点滴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指出:数学教学既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要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外因对学生自主学习内需的激发很关键,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地、智慧地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学活动向自主学习活动提升.对数学教师而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官系统,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是教不会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教师传递的信息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只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而教师合理、有效地举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恰到好处的举例,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比较适合数学课堂教学举例的五要素是:精、新、近、趣、巧.  相似文献   

6.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有明显提升,其中数学命题教学是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模块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升有明显帮助.深度学习对数学命题教学的高效开展有促进和引导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以深度学习理论为视角,可以优化数学命题教学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笔者通过分析数学命题学习实践现状、数学高阶思维培养与高中数学命题学习的融合可行性,提出深度学习与数学命题学习相融合的实践路径与建议,以提高数学命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数学命题学习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7.
张娟 《数学之友》2022,(4):21-22
如今教育界普遍认为:生动有效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滔滔不绝和学生的默默无声,也不是满堂课的热闹与虚假繁荣.这样的课堂容易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的浅层学习,没有深度挖掘知识的真正难点,更没有挖掘学生具体存在的思维困难.因此“深度学习”成为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基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构建高中数学的有效课堂,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8.
李倩 《数学之友》2017,(20):25-25
数学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数学教学是一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以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用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席埃德加.富尔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社会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要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学会如何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无疑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主要领路人,让学生会学是教师必须担负的职责.因  相似文献   

10.
吕峰波 《数学通报》2007,46(1):31-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性学习广义地说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启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发现值  相似文献   

11.
汤炳兴  叶红 《数学通报》2012,51(2):12-15,11
数学教学案,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学习方案.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或学案比较,突出了导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尝试编写了  相似文献   

12.
黄锦 《中学数学》2023,(6):31-32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点,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学生也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尤其是在讲授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生活中的“较大数”与“较小数”进行案例剖析.在学习之前,学生只具备基础的认知,当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失误.通常情况下,教师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概念性的知识点.但在数学活动之中,学生只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实际案例就可以实现知识点的掌握,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一种积极、灵敏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着重点在于学习的研究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这与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它们都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究问题的本质,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王新 《中学数学》2021,(4):78-79
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素养发展的关键.当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上自主学习能力薄弱,总是习惯于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缺乏自主预习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提问的能力等.因此,教师要以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习变成一次自发的建构.一、创设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也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换言之,自主学习首先就要求能自己发现问题.数学学习不是重复地做大量的题目,不是简单地听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数学学习首要的就是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进而引发思维的参与.教师要设置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数学理念渗透于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教育载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发展创造个性,培养科学精神,它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目标为背景.  相似文献   

16.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实例并研究这些实例,不仅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应用的广泛,还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教师也从中找到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因此,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转变,开始逐渐重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再推崇以教师为主体的单方面传输教学,而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去学会自学,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中结合教学经历,探究出了一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有效帮助学生达成能力的提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熊美婷 《数学之友》2022,(20):47-49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对习题的反复练习,如果只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却不做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因此,习题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学生错题的现象,错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及时整理与反思错题,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功能,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得扎实,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巩固.这对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因素.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改追求的基本理念,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王小琴 《中学数学》2012,(16):29-3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思考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