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届电介质物理年会于1983年12月7日至12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出席代表103人,他们来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有关工厂共50多个单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90篇,按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相变结构与缺陷;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热电、电光及其它功能效应.大会交流了关于电介质物理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报告,国外电介质学科发展动态的很告以及绝缘电介质学术会议的情况汇报.小组交流分三个会场进行,共宣读了论文71篇.会后将编印出版《第二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年会论文详细摘要》。 自1980年在桂林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年会以来,我国电介质物…  相似文献   

2.
第一届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于1989年12月15日至2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大专院校、工厂及其它有关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75篇,宣读60篇.内容涉及到铁电、压电、热释电、击穿和驻极体等电介质物理的子学科.可喜的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21—25日在西安联合召开.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31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研究所和工厂等50余个单位. 会上共交流论文119篇(已汇编成论文集一本),内容涉及电众质理论、单晶、多晶(陶瓷)、聚合物薄膜、铁电液晶、生物电介质、电介质性质测试技术、电介质的工程应用等方面.会上作了七篇大会报告,着重介绍了功能陶瓷、工程电介质、驻极体、铁电液晶等的最新发展动向,对学科前沿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引起了与会者很大的兴趣.与会者还参观了西安交通…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理学会委托厦门大学物理系组织筹办的第五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于1985年12月3-6日在厦门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所、高等院校以及有关工厂70个单位共23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征集到学术论文、工作报告401篇,会上交流论文387篇.内容涉及到材料物理、表面与界面  相似文献   

5.
第五届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于1989年11月16- 20日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召开.全国电介质物理会议是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性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本届会议本着“总结、交流、探索、发展”的宗旨,对我国当今凝聚态物理以及现代电介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出席本届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国际和国内28个单位的电介质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共100余人.法国液体介质著名学者、Poiti ers大学物理及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兼大学计算中心负责人G.Touchard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6.
第七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简讯受中国物理学会委托,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93年12月5日至8日在武汉湖北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教授、专家和有关的研究工作者近1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殷之文、姚熹和王业宁教授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7.
“第三届全国表面与界面物理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24-28日在西安召开.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致开幕词,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物理学会的负责人以及西北大学校长■重起到会并讲了话.陕西省电视台作了实况采访录相. 出席本届大会的代表共203人,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工厂、出版社以及有关的管理部门等63个单位.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共167篇,有两篇为大会邀请报告:从两个国际会议看表面科学的进展(复旦大学教授谢希德)和硅表面及型层强电场效应研究(清华大学教授李志坚).其它论文分三个组报告,内容涉及到金属表面的吸…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全国青年超导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年超导协会成立大会于1991年10月12—17日分别在北京和承德召开.来日全国各地及赴日留学生代表141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中文摘要201篇,英文论文全文132篇,其中97篇论文已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国物理快报1991年10月号增刊).并在会前出版发行,可在各收藏单位图书馆查阅.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教育局和数理化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国家超导中心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张裕恒教授、北京大学尹道乐教授和国家超导技术委员会首席专家甘子钊教授应…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压学术会议于1983年6月5日至10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高等院校以及各工业部所属的有关研究所和部分广矿等 51个单位的146名代表.四川省科委等有关单位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程开甲教授等11人组成的组织委员会主持.大会报告9篇,专题报告96篇,散发资料10余篇.专题报告中静态高压技术20篇(包括用于合成超硬材料的高压高温技术4篇),超硬材料的高压合成19篇,高压物性26篇,冲击压缩31篇.论文主要包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序号会议名称内容日期人数地点联系单位(人)邮编1第十届全国电介质物理与功能材料学术会议电介质物理基础理论、单晶电介质与应用等1月3-8日50黑龙江哈尔滨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Tel:0451-2139116E\|mail:lei_qingquan@sina.com)1500402颗粒物质研讨会对颗粒物质在微观、宏观的理论描述,颗粒物质相变与动力学研究等2月17-21日50北京厚美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Tel:82649089E\|mail:mayhou@aphy.iphy.ac.cn赵维琴(中国高等科技中心)Tel:6256935710008032003年海峡两岸磁性物理、材料和应用研讨会凝聚态磁性理论和计算机物理、自旋电子学与…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7日至1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60个单位的160人,会议上宣读的论文近100篇.内容包括用光散射方法对离子晶体、有机晶体和半导体非晶态等材料的结构、相变、光拆变及离子电导等方面的研究.布里渊散射的研究已从物理领域扩展到化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日至七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由中国光学学会与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63个单位的代表132人。本届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红外探测系统及其应用,大会特邀报告五篇和分组交流论文八十四篇,内容涉及跟踪制导和热成象、遥感以及测温等技术。《红外研究》杂志专为这次会议出版了论文摘要选辑(1985,No.2)。  相似文献   

13.
李冲飞 《应用声学》1982,1(4):49-49
第三届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于1982年6月17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高等学校、设计及工矿企业等系统的3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地区声学工作者参加学术交流的约有150人.这次会议共收到607篇论文,审查通过435篇,在会上交流的有365篇。大会共分六个组:水声(72篇);语言、生理、心理、音乐(50篇);电声与声学测量(68篇);物理声学、地声、次声(43篇);超声(51篇);建筑与噪声(77篇);大会综述4篇.  相似文献   

14.
第七届全国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会议在合肥举行第七届全国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会议于1993年10月25日至29日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4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代表143人出席了会议。代表们为会议提供了论文142篇,其中大会报告14篇,分...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由厦门大学主办,于1980年11日22日至29日在厦门鼓浪屿召开。参加会议的研究单位有20个,高等院校18所,工厂27个,领导机关、新闻出版、图书情报及其他单位17个。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81人,向大会提出的报告共138篇。其中包括4篇特约报告,报告人和题目是: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78年中国物理学会年会的决定.“全国微弱信号检测学术交流讨论会”于1979年8月8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二局主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具体筹办.在筹备过程中,得到全国有关单位的热烈支持.会议收到论文及提纲70余篇,经审阅选择51篇论文在会上宣读.参加单位50个,代表78名.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付校长钱临照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物理学会付理事长甘柏同志任付组长.中国科学院付院长钱三强同志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得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关心和支持.会议期间展出了国内外有关弱信号检测仪器.并作了表演. 正如…  相似文献   

17.
钟维烈 《物理》2001,30(3):192-192
第 9届全国电介质物理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0月 9日— 13日在济南市山东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代表共 75人参加了会议 .会前收到论文摘要 71篇 ,会上有 6 0多篇论文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业宁和姚熹分别以“钽酸锶铋中的铁电畴结构、畴界动性及其无疲劳特性”和“从弛豫型铁电陶瓷到驰豫型铁电聚合物”为题 ,作了大会邀请报告 .纵观这次会议 ,主要进展和动向可归纳如下 :(1)铁电薄膜继续成为最大的热点 .自 80年代末出现铁电薄膜存贮器以来 ,铁电薄膜就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并成为国际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工作会议与专题讨论会于1984年11月在福建省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电子工业部和教育部等29个单位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就电介质物理如何更好地面向经济建设,如何缩小国内外差距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认为,电介质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跨学科的特点,将渗透到很多应用领域,为国民经济飞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来,电介质物理在信息技术、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会议指出,在强调应用的同时,要重视应用基础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当前…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全国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学术会议于1991年10月29 日至11月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承办.来自全国57所高校及研究单位的14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提交了18篇综述报告和108篇分组报告.中国物理学会特地向会议发来了贺信.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届会议所邀请的综述报告非常精彩(部分报告将在《物理》杂志上陆续发表).有关高温超导的四个综述报告分别就机理、物理实验、材料及理论模型等诸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使从事超导研究的同志得益非浅,也使其他领域的工作者开阔了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光学学会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至九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速摄影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四十四个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共计八十人。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有三十八篇,另有两篇综合性资料。大会宣读论文三十四篇,并放映了十余种我国高速摄影应用成果资料电影短片和两部专业录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