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电磁学教学中,遇到了下面这样一个关于自感系数的问题.将自感线圈视为顺接、完全耦合、长度相同的两个半段,设每半段的自感为L0,总自感为L,由于顺接,根据文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大学物理电磁感应部分中的线圈自感互感教学内容引入数值仿真案例教学设计:团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从线圈匝数、通入电流以及线圈小半径三个方面对单线圈自感以及双线圈互感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用控制变量法在三个不同的模型中研究线圈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学生通过测得仿真计算获得系统的总磁能,然后反推获得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从而了解线圈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与线圈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电磁基础理论讨论了自感线圈串联时计算总自感系数的方法.结果表明,电感线圈串联时,总自感为L=^n∑1Li+∑1≤(i,j) i≠j≤n Mij.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线圈串联的问题,在现行大专物理各教材中均有所涉及。诸如: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三版)习题13-41;赵凯华“电磁学”下册第43页;邱关源“电路(电工原理Ⅰ)”第233页等均是。在教学中如何推导这个公式,似可值得探讨。自己的作法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两自感系数为L1及L2的线圈串联时,其等效自感系数是否是L1+L2呢。然后指出答案应是否定的,因其间还存在互感,但总可求出一等效自感系数。进而从自感系数的不同定义式出发,引出几种不同的推导。 推导一:据基本电磁感应定律,对自感L为常量的线圈,其自感应电动势为 ,教自成系数可定义为L…  相似文献   

5.
引折合自感来代替各线圈的自感系数,使其计算串-并联线圈的结果满足传统的电路公式,并消除了以往电路计算上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Φ=∫SB·dS=∮lA·dl,逐一讨论单匝线圈自感、两线圈的互感和实际螺线管的自感系数的一般式,并借助于MATLAB快速便利地计算有限长多层直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有关资料上看到过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的电路,A、B是两只电阻都为R的完全相同的白炽灯,线圈的直流电阻也为R,其自感系数L较大.在开关S1、S2闭合电路稳定后,两灯泡的亮度相同;再断开S2,则灯泡A会出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3个相互耦合的并联自感线圈为例,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非平庸解的存在性条件,并借助行列式技术,推导出其等效的自感系数,并推广到n个并联耦合线圈的情形.其等效自感系数是由各自的自感系数与互感系数构成的两个分别为n阶与n-1阶矩阵的行列式之比,并讨论了存在反向并联情形的符号规则及若干特例情形的具体结论.  相似文献   

9.
再谈"三维导体"的自感系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斌刚 《大学物理》2000,19(11):5-6,13
由公式ε=L│dI/dt│出发,只要求出“三维导体”中的等效自感电动势,即可求得自感系数L,并以无限长同轴电缆自感系数的求解为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
廖向东 《物理实验》1990,10(5):220-222
电磁振荡演示仪是用电流计来显示振荡电流的,其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E是电源电动势,C是电容器的电容,L是振荡线圈的自感系数,R_L是振荡线圈的电阻,R_(?)是电流计的内阻。电流计的线圈自感系数与L相比甚小,略而不计。  相似文献   

11.
由矢势分析了"三维导体"的自感电动势,利用■=L︳I/t︳给出了"三维导体"无限长同轴电缆的自感系数.直观地说明了自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沈鼎权 《大学物理》1994,13(11):15-18
回路自感系数的定义L=Ф/I原本只适用于细导线回路,通过对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推论:当复杂电路中各闭合电流线中的磁通相等时,可以用一电流线中的磁通作为回路的磁通,按L=Ф/I计算自感系。该结果也可推广应用到互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求解了随时间变化的均匀磁场中静止和旋转的导体细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发现对于静止的导体细线圈,在每个周期内,有两次时间间隔,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反向,并且有两次时间间隔,楞次定律不成立.随着磁场变化的圆频率趋向无穷大,感应电动势的峰值趋向无穷大,而感应电流的峰值趋向一个常数.只有忽略自感,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才会满足欧姆定律.最后,分析了导体细线圈所围平面的磁场分布和线圈自感系数.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五章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练习一电磁振荡电磁场和电磁波一、判断题1.电磁振荡过程,就是电场能和磁场能周期性转换的过程。()2.在LC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电荷为零时,振荡电流最大,线圈中磁场最强。()3.在LC振荡电路中,线圈自感系数越小,电容...  相似文献   

15.
许文龙 《物理通报》2013,(2):125-126
由于回路中电流变化引起的磁场的变化,又会在回路自身激起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称为自感现象.因回路磁场由自身电流引起,故Φ=LI,其中L称为自感系数,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知识范围内,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得出自感电动势大小与自感系数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导线内自感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磁通链分数因子导出圆环截面导线的内自感系数表达式,以同轴电缆为例对内外自感进行大小比较,并指出内自感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及其在工程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首先讨论了并联(顺接)线圈的等效自感,给出了并联线圈的等效自感随耦合系数及两线圈自身自感的变化关系.然后从理论上详细讨论了并联线圈的电流分配问题,指出在耦合系数较大,互感大于其中一个自感时,电路在接通的暂态过程中,会出现两线圈电流反向的现象,且冲击电流会大于稳态的电流值.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用Φ/I计算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路自感系数的定义L=Φ/I原本只适用于细导线回路,通过对并联电路自感系数的计算分析得出推论:当复杂电路中各闭合电流线中的磁通相等时,可以用一电流线中的磁通作为回路的磁通,按L=Φ/I计算自感系数,该结果也可推广应用到互感系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图 1为自感现象的典型演示实验 .但是如若按此制作一套教具 ,开关断开时却看不到灯泡猛然一亮 .即使增多匝数以求自感加大 ,实验仍不成功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键在于 :灯泡猛然一亮的现象虽然的确与线圈的自感有关 ,但却非线圈具有自感的必然结果 ,它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