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草鱼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严重制约着草鱼养殖生产的发展。干扰素和趋化因子为鱼类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参与鱼类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反应。在已克隆的1个草鱼Ⅰ型干扰素基因(GU139255)和CCL4基因(EU918199)的基础上,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分别获得了其相应的表达蛋白。利用喷雾法将这两种蛋白分别或混合添加到饲料中并投喂草鱼,利用攻毒实验验证这两种蛋白对草鱼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单独添加重组IFN或CCL4后能有效提高草鱼存活率,免疫21 d时其成活率分别为63.33%和46.67%。当同时添加重组IFN和CCL4后,免疫保护效果则更为明显,21 d时草鱼存活率为73.33%,免疫保护率达69.23%。而且,重组IFN和CCL4能够诱导内源IFN、IRF1、STAT3、CCL4表达上调,而两者混合的蛋白诱导效果更为强烈。提示混合的Ⅰ型干扰素和CCL4重组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鱼类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3.
通过PEG和鱼精蛋白沉淀等方法,从草鱼(Ctenopharynogon idellus)出血病病鱼组织分离纯化出两种病毒一种是直径70-80nm的病毒颗粒,六边形,有双层衣壳,无囊膜,另一种直径仅20-30nm的小病毒颗粒,也呈六边形.前者是呼肠孤病毒(Reovirus),以前已有报道,后者拟初步鉴别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病毒.将两者分别感染1足龄健康草鱼,能复制出典型症状的草鱼出血病而致鱼死亡.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道出血的出血病,而小病毒颗粒导致肌肉出血为主的出血病.由此可以初步解释生产上出现两类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原核表达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结构蛋白VP28口服免疫克氏原螯虾,以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指标来监测机体的免疫反应,并检测免疫后的螯虾血清对WSSV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VP28能有效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酚氧化酶活性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低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溶菌酶活性则高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中和实验表明免疫血清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但其保护作用不是通过VP28进入体内与细胞受体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而可能是通过病毒蛋白进入虾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或分泌某种中和因子,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进入细胞后阻止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子显微镜和放射自显影术,观察草鱼出血病两种病原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CR)和草鱼小RNA病毒(GCP)在鱼类细胞中的形态及增殖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着重描述GCR从“毒浆结构”发生和GCP的特殊装配形式以及两者RNA在细胞中的复制部位和转移过程,也对两种病毒的形态发生动态、释放形式与宿主细胞的病变效应作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体外培养体系成功构建后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HCV生活周期的各个步骤得到了深入研究.由于NS2蛋白既不是病毒粒子结构成分又不是病毒RNA复制必需成分,因此,近年有较多研究关注于NS2对病毒包装的影响.突变分析表明,NS2蛋白的N端保守位点及跨膜结构对病毒包装至关重要,C端蛋白酶蛋白酶结构域而非其蛋白酶活性为病毒包装所需.此外,NS2蛋白与病毒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以及多种宿主因子存在相互作用,并在病毒包装过程中形成多种复合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重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在家蚕细胞BmN中复制的细胞病理学变化,除了不形成多角体以外,与野生型病毒相同.研究了病毒感染复数、细胞接种密度和细胞生长阶段对重组病毒复制和α-干扰素(IFN-α)表达量的影响.在一定低感染复数时,α-干扰素的产量较高.对于重组病毒的复制,最适的细胞接种密度为3.6~7.0×105细胞/瓶.在细胞指数生长前期(48~60h)接种重组病毒,对于获得较高的重组病毒复制效价和α-干扰素的产量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肿瘤病毒研究占肿瘤研究的主要地位并取得很大的进展。关于病毒引起乳腺癌问题自从1936年发现小鼠乳腺癌病毒(当时称为“乳汁因子”)以来至今已近40年,长期以来的大量工作对于小鼠乳腺癌病毒已经获得了较多的资料,而且在家鼠旅鼠和猴等动物的乳腺癌中相继发现和小鼠乳腺癌病毒相似的病毒。对于人乳腺癌是否也由病毒引起近年来做了许多工作,虽然有人报道在人乳汁中发现了和小鼠乳腺癌中一种病毒颗粒相似的颗粒,其它方面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人乳腺癌中可能存在着病毒,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令人十分信服的证据。最近(1975年)有人报告从人乳腺癌中分离出病毒,这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摘要:铅及其化合物是水体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源,会对鱼类产生巨大的危害.为了研究铅及其化合物对草鱼血清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b2+溶液处理草鱼,探究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变化以及与草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2+对草鱼血清中H2O2具有刺激作用,其含量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Pb2浓度为0.25 mmol·L-1时达到最高值.与H2O2含量变化相反,草鱼血清中CAT和MPO的活性随Pb2+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在0.01mmol·L-1Pb2+作用时,CAT在48h时活力最强,以后逐渐衰减;而MPO的活力普遍增强,在72h最强,并在96h后维持较强的活力.在高浓度(0.25 mmol· L-1)Pb2+作用时,CAT和MPO活性是受抑制的,其中CAT在48 h最低,然后酶活逐渐恢复,96h时达到正常水平;MPO活力一直没有恢复,在72 h时活力最低.  相似文献   

10.
生姜提取液处理过的草鱼在储藏过程中POV值、TBARS值、LOX酶活的变化规律以及处理前后草鱼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生姜提取液能有效抑制草鱼脂肪POV值、TBARS值、LOX酶活性的增加,并且经生姜提取液处理后草鱼中由脂肪氧化裂解产生的葵醛、1-辛烯-3-醇等腥味物质均检测不到。综上所述,生姜提取液能够通过抑制草鱼脂肪氧化来脱除草鱼的腥味物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抗坏血酸钛对鲢鱼、草鱼、金鱼及泥鳅的毒性都很低,其96h TLm值为1736~10930mg/l。(敏感性顺序:鲢鱼>草鱼>金鱼>泥鳅)抗坏血酸钛对湖螺的48h TLm值与对蟾蜍蝌蚪的96hTLm值分别为12847.2与1886.5mg/l。经皮下注射,抗坏血酸钛对中华大蟾蜍的LD50为2.87g/kg。微核试验表明,钛试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抗坏血酸稀土对鱼类的急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稀土对鲢鱼、草鱼、金鱼和泥鳅的96hrTLm值为50.14~495.27mg/l。根据鱼类急性毒性毒物的分级暂定标准,抗坏血酸稀土对鱼类属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13.
草鱼CCL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CCL4基因全长854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位于104~397 bp,编码97个氨基酸,其中32~73氨基酸为其保守的CC趋化因子家族结构域,N-端有1个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草鱼CCL4与斑马鱼的同源性为69%,与其他鱼类和哺乳类的同源性在50%以下。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其与斑马鱼CCL4基因的亲  相似文献   

14.
草鱼血清凝集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草鱼血清分离到一种天然的凝集素分子,能够凝集多种不同的抗原物质,其组成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耐热和耐酸碱性,对β-巯基乙醇敏感.凝集反应受温度、反应介质的p H、离子强度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经糖的专一性抑制实验显示,半乳糖和乳糖对凝集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甘露糖和N-乙酰葡萄糖胺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这4种糖分子可能在凝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鱼IFI58全长cDNA为1764 bp,其中ORF为1440 bp,编码1个479 aa的蛋白。草鱼IFI58包含有10个TPR 34肽结构域,并与哺乳类IFIT相对应。其中,TPR7被中间插入序列分为TPR7A和B,TPR4也有5个氨基酸插入,TPR3只有B部分而缺少A部分。鱼类IFI基因与哺乳类的同源性不高,系统进化树也显示它  相似文献   

16.
草鱼ANAE阳性细胞及免疫组织和巨嗜细胞ACP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草鱼在接受嗜水产气单胞菌免疫 10d, 20d 和 30d以后,其血液、前肾、脾脏和胸腺中 AN AE阳性细胞百分率上升,同时发现血液、前肾和脾脏的巨嗜细胞或组织匀浆的 AC P活性也上升,表明鱼体受抗原刺激后处于免疫应答状态,免疫力相对提高. 作者认为可以把鱼类的免疫相关器官或血液中ANAE阳性细胞的相对比率和酸性磷酸酶的相对活性作为鱼体免疫机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杭州瓜山鱼种场的异育银鲫和浙江天台养殖的东北银鲫寄生的粘孢子虫酯酶及乳酸脱氢酶两种同工酶进行了电泳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取自不同时期,不同寄主的粘孢子虫酯酶酶谱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而粘孢子虫乳酸脱氢酶酶谱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同,而不同寄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瓯江彩鲤的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种类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大规格瓯江彩鲤含肉率(54.76±2.21)%显著高于小规格鱼(40.99±2.83)%;3种不同规格彩鲤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各为44%,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含量均超过29%,且基本一致;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比为91%~95%;大规格鱼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小规格鱼以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含量较大.瓯江彩鲤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总体组成较好,是富有营养的优质动物性食品.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淡水鱼类养殖事业的发展,许多研究者对淡水经济鱼类的性腺发育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鲤鱼性腺发育上也有过一些资料,因为,性腺发育是鱼类繁殖和培育的基础,所以,培育和驯化新的养殖品种时就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