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pH 4.4),锡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电活性络合物,在单扫描极谱仪上,于-0.61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其峰电流与5.0×10-9~2.0×10-6mol.L-1锡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9mol.L-1。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络合物的摩尔比为nSn(Ⅳ)∶nPAN=1∶2。机理研究表明,极谱波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络合物中PAN还原产生。此法可用于测定罐头食品中锡,测定结果的RSD值小于4%,回收率为98%~103%。  相似文献   

2.
在乙酸-乙酸钠(pH 4.90)缓冲溶液中,锡-茜素红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在-0.51 V(vs.SCE),二次导数波高与锡浓度在2.0×10-9~1.2×10-6mol.L-1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10-9mol.L-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黄铜中痕量锡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已知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锌(Ⅱ)-茜素紫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锌 ( ) -茜素紫络合物的伏安行为 ,发现在含有 0 .1 mol/L KCl,p H=9.96的 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锌 ( ) -茜素紫络合物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 ,其峰电位为 - 1 .2 7V( vs.SCE) ,峰电流与锌 ( )的浓度在 8× 1 0 - 8~ 2× 1 0 - 6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5× 1 0 - 8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 ,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发样中的锌  相似文献   

4.
在0.05 mol.L-1HOAc-NaOAc(pH 4.74)介质中,Mo(Ⅵ)-茜素络合物在二阶导数极谱图上产生良好的吸附还原波,从而建立了络合吸附极谱法测定痕量钼的方法,其峰电位约为-0.32 V(vs.SCE)。其峰电流(I″p)与Mo(Ⅵ)浓度在8.9×10-8~2.4×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10-9mol.L-1。应用该法测定了茶叶、人发中痕量钼,测得回收率在98%~104%之间。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和极谱波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铜(Ⅱ)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 当有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 于-0.55 V(vs.SCE)处有一个灵敏的二次导数示波极谱峰, 与没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时相比, 灵敏度提高近27倍.铜(Ⅱ)浓度在1.0×10-9~9.4×10-7 mol*L-1范围内, i″p与铜(Ⅱ)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7.8×10-10 mol*L-1, 用于水和尿样中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实验表明 铜(II)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钠形成摩尔比为1∶2的络合物, 其条件稳定常数(K)为8.5×1011.  相似文献   

6.
在pH 7.6的三(羟乙基)胺(TEA)缓冲介质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得由混配络合物Co2+·(DMGX)2·(NO2-)2所给出的灵敏还原极谱波,其峰电位在-1.07 V(vs.SCE)。峰电位与钴(Ⅱ)浓度在2.2×10-9-6.6×10-6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其检出限为7.4×10-10mol·L-1Co2+。研究了电极反应的机理并证明该极谱波为由上文提到的三元混配络合物所给出的吸附催化波。  相似文献   

7.
灰黄霉素在0.1mol LHAc NaAc底液(pH5.0)中,产生灵敏的线性扫描极谱导数峰,峰电位为-1.28V(vs.SCE),峰电流与灰黄霉素浓度在2.0×10-7~2.0×10-6mol 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用于灰黄霉素片剂的测定。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该体系属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8.
应用单扫描极谱法(LSV)及循环伏安法(CV),在pH 9.8的氨性缓冲液中,对2,3-吲哚醌(ISA)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该缓冲液中ISA产生p1、p2两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51 V和-0.59 V(vs.SCE)。其中p1峰峰电流i″p值与ISA的浓度在2×10-6~2×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5)。检出限为7×10-7mol.L-1,对浓度为4×10-5mol.L-1的ISA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1.29%。所建立的方法已用于复方青黛片中IS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钒-络蓝黑R(EBBR)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在pH4.7的0.2mol.L-1HOAc-NaOAc缓冲溶液,于0.4V富集,从0.4~1.4V以300mV.s-1的速率线性扫描。在1.17V(vs.SCE)的二次导数氧化峰电流与钒的浓度在9.0×10-10~6.0×10-8mol.L-1(1.2×10-6mol.L-1EBBR)和6.0×10-8~6×10-7mol.L-1(3.0×10-6mol.L-1EBBR)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450s,检出限为4.0×10-10mol.L-1(S/N=3)。该法用于花生仁和自来水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吡洛昔康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0.06mol/LHAc NaAc(pH4.5±0.1)缓冲溶液中,吡洛昔康于-1.23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氢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吡洛昔康浓度在2.0×10-8~5.6×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0,n=8),检出限为1.0×10-8mol/L。该方法可用于药剂中吡洛昔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地塞米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洪  过玮  强光辉 《分析化学》2002,30(4):432-435
基于地塞米松在过硫酸钾存在下产生的极谱催化波 ,拟定了测定地塞米松的新方法。与基于还原波的差分脉冲极谱法相比 ,本方法用线性变位极谱法获得的分析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 2 .0× 10 - 3mol LH2 SO4 ~ 2 .0× 10 - 2 mol LK2 S2 O8底液中 ,地塞米松于 - 1 0 8V (vs .SCE)处产生一极谱催化波 ,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地塞米松浓度在 3.2× 10 - 8~ 3.2× 10 - 7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4 ,n =6 ) ,检出限为 1.0×10 - 8mol L。讨论了极谱催化波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锌(Ⅱ)-邻菲咯啉络合物极谱吸附波测定微量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p H 1 0 .0 6的 0 .0 87mol L氨 氯化铵缓冲体系中 ,锌 ( ) 邻菲咯啉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于 - 1 .0 6V( 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 2 .5次微分极谱波灵敏度高 ,波形好 ,峰峰值 epp″与锌 ( )的浓度在 4 .0× 1 0 - 8~ 2 .5× 1 0 - 6mo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其检出限为 1 .0× 1 0 - 8mol L Zn( )。该法用于微量锌测定 ,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铜和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应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 (OSWSV)同时测定Cu(Ⅱ )和Cd(Ⅱ )。在 0 .0 1mol·L- 1酒石酸钾钠 2 .0× 10 - 4mol·L- 1水杨醛肟溶液中 (pH 11.75 ) ,Cu(Ⅱ )和Cd(Ⅱ )分别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波 ,峰电位分别为 - 0 .5 5 6V和 - 0 .70 4V (vs.Ag/AgCl以下均同 )。峰电流与Cu(Ⅱ )、Cd(Ⅱ )浓度分别在 9.0× 10 - 74 .0× 10 - 8mol·L- 1和 2 .0× 10 - 6 6 .0×10 - 8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均为 1.0× 10 - 8mol·L- 1。该法用于同时测定水样中痕量Cu(Ⅱ )和Cd(Ⅱ ) ,所得结果满意。通过对该体系的初步研究 ,Cu(Ⅱ )、Cd(Ⅱ )与水杨醛肟形成的络合物的还原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14.
硒(Ⅳ)-铜(Ⅱ)体系的催化吸附波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研究了Se(Ⅳ) Cu(Ⅱ)体系的伏安行为,发现在乙酸溶液中,Se(Ⅳ)在Cu(Ⅱ)的存在下,于-0.76V(vs.SCE)产生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Se(Ⅳ)的浓度在5.0×10-8~7.0×10-6mol 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催化波为吸附波。实验测得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0 61~0 68,反应速率常数Ks=1.41 s。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发样中的硒。  相似文献   

15.
铋-N-苯甲酰苯胲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5.6的0.2mol/L NH_4Ac-3×10~(14)mol/L N-苯甲酰苯胲(N-BPHA)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得到Bi(Ⅲ)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0.33V(vs.SCE)左右。导数峰高与铋的浓度在5.0×10~(-8)~4.0×10~(-6)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实验表明,该极谱峰属于络合物吸附波,测定其络合比为Bi(Ⅲ):N-BPHA=1:3。测定了该体系的吸附量;Bi(Ⅲ)-N-BPHA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2.87×10~5,吸引因子α=0.984。用于矿石中微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血红蛋白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体系的极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极谱分析法研究了血红蛋白催化H2O2氧化邻苯二胺(OPD)的反应体系.血红蛋白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它能够催化OPD-H2O2的反应生成一种具有电化学活性的产物,该产物在滴汞电极上-0.64V(vs.SCE)产生一个峰形良好的极谱还原峰.优化了血红蛋白的催化反应条件和催化反应产物的极谱测定条件 在最佳条件下,该体系可用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线性范围为2.0×10-9~2.0×10-7mol/L,检测限为1.0×10-9mol/L;也可用于痕量H2O2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6~2.0×10-4mol/L,检测限为1.0×10-6mol/L.  相似文献   

17.
在pH 10,0.04 mol/L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钴-百里香酚酞在NaNO2存在下,于-1.25 V(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钴(Ⅱ)浓度在5.0×10-8~5.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 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证明该波为吸附波.方法用于维生素B12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8×10~(-3)mol/L NaOH-0.2mol/L KClO_3底液中,Pb(Ⅱ)-QBTU体系产生灵敏的阴极化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铅浓度在4.0×10~(-8)~4.5×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对电极过程,反应机理,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0.1 mol/L的B-R底液(pH=4)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6 巯基嘌呤与二价铜离子配合物的导数还原峰,其峰电位为-0.40 V(vs.SCE),其二阶导数波高与6 巯基嘌呤溶液在 4×10-7~1×10-5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 3×10-8 mol/L.该法可用于药物中 6 巯基嘌呤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 7%.对6 MP Cu2+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特别是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注射液及血清中维生素K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维生素K1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05 mol·L-1 NH4Cl-NH3(pH 8.58)缓冲溶液中,维生素K1可产生一极谱还原峰,峰电位Ep为-0.39 V ;其二阶微分峰峰电流ip″与维生素K1的浓度在1.1×10-7 ~2.2×10-5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 6(n= 9 );方法的检出限为4.0×10-8 mol·L-1.13次平行测定2.2×10-5 mol·L-1维生素K1还原波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本法可直接用于注射液及血清中维生素K1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