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贾祥富  杨威 《物理学报》1998,47(11):1783-1789
利用修正的BBK理论,考虑入射道的库仑相互作用及出射电子的交换对称性,在共面-等能分享-垂直角度碰撞几何中,分别计算了能量为79.6,105.6,227.6和375.6eV的入射电子碰撞Li+(1s2)(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TDCS).结果表明:在接近阈能的碰撞中,两出射电子连线平行于入射电子方向时,TDCS最大;两出射电子连线垂直于入射电子方向时,TDCS最小;入射电子能量达5倍的电离阈能时,主要为单次双体碰撞,而且入射道库仑场对决定低能碰撞的TDCS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利用修正的BBK理论模型,在共面,等能分享,固定相对角度几何条件下,计算了能量分别为58.4,68,81.6,108.8和174.4eV的入射电子碰撞He+(1s)(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讨论了交换,关联与干涉效应及入射道库仑场对TDCS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效应对决定TDCS的角度分布及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Berakdar和Briggs对BBK波函数Sommerfeld参数的修正结果,即考虑第三个粒子存在对两个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考虑了入射道的库仑相互作用及出射粒子的交换对称性,计算了在共面等能分配几何情况下低能电子碰撞He+(e,2e)反应绝对三重微分截面.结果表明,入射道库仑场对较低的入射能量及小的碰撞参数的三重微分截面影响较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双电荷离子He2+与Ne,Ar原子碰撞中的激发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用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测量了He2+和Ne,Ar碰撞过程中的发射光谱,结果表明,这些碰撞体系存在着三种激发过程:双电子俘获激发过程、单电子俘获激发过程和直接激发过程。给出了HeI,HeII,NeI,NeII和ArI,ArII谱线的发射截面,并对He2++Ne和He2++Ar两个碰撞体系的发射截面作了一些比较,发现在入射离子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发射截面要比前者大得多,并对此进行了定性讨论。OMA的光谱波长范围为200—800nm。入射离子He2+的能量范围为140—340keV。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经典轨迹蒙特卡罗(CTMC)方法是研究离子-原子碰撞系统电荷交换过程的常用方法,广泛应用于天体物理以及实验室等离子体环境下重粒子碰撞过程的研究.本文利用四体碰撞模型(4-CTMC)研究了包括两个束缚电子的四体碰撞过程,通过数值求解四体碰撞系统的哈密顿运动方程,计算了高电荷态入射离子(Li3+,Be4+和O7+)同氦原子在大能量范围的单、双电子电离和俘获截面.H++He碰撞截面的计算中,在50—200 keV/amu的入射能区,4-CTMC的结果几乎重复了实验结果.在高电荷态入射情形下,4-CTMC计算的单电子电离和俘获截面值相较于三体碰撞模型(3-CTMC)在100—500 keV/amu的入射能区内与实验符合更好.尽管4-CTMC和3-CTMC忽略了电子关联,均高估了双电子电离和俘获截面(与实验值相比),但4-CTMC的结果更接近实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畸变波玻恩近似(DWBA)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为400 eV和200 eV的 电子碰撞锂原子(e,2e)反应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并研究了 极化势对TDCS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春雷  何斌  宁烨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2005,54(7):3206-3212
应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研究Si2+离子与氢原子碰撞电离反应过程.计算了随 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总截面、出射电子随角度和能量变化的一阶、二阶微分截面,及出射电子随 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平均能量.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展示了软碰撞、电子转移到入射离子连 续态、两体相遇碰撞等电离机理,阐明了它们对碰撞总截面、微分截面、电离电子能量的影 响.通过计算出射电子到入射离子和靶的距离比的电离电子数分布研究了不同入射离子能量 “鞍点”电离机理的可能性. 关键词: 重粒子碰撞过程 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 电离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q×(20—150)keV的能量范围内,通过光学测量,对He+和He2+离子与碱余属原子Li碰撞过程中的靶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由光学多道分析系统(OMA),测得LiI 670.8nm(2p→2s),LiI610.4nm(3d→2p),LiI460.3nm(4d→2p)和LiI812.6nm(3s→2p)谱线。给出所观察到的谱线的发射截面和相立的Li(2p)激发截面。对He+与Li碰撞过程,LiI670.8nm谱线发射截面与Aumayr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孙天淼  祁月盈  叶丹丹  宁丽娜 《物理学报》2013,62(22):223401-223401
利用碰撞参数玻恩近似方法研究了Debye 等离子体环境中高能H++H的碰撞激发过程, 研究了不同Debye 半径下氢原子1s → 2p 的激发耦合相互作用矩阵元、入射粒子能量为160 keV/u 的激发电子跃迁概率以及入射粒子能量范围为100–1000 keV/u 的碰撞激发截面. 结果表明: 随着屏蔽效应的增强, 激发截面减小. 根据激发截面的公式以及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引起激发截面减少的原因. 入射粒子与激发电子之间的屏蔽相互作用势和靶的电子结构(波函数和能级) 对激发截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碰撞参数玻恩近似方法 碰撞激发截面  相似文献   

10.
在中能区测量了Cq+(q=1-4)与He,Ne,Ar气体原子碰撞的电子损失截面,计算分析了入射离子损失两个电子与一个电子的总截面比 R21. 单反应道分析无法完全解释所有实验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入射离子的电子损失、电子俘获和靶原子电离各种出射道间的耦合作用. 对于不同靶原子的碰撞,入射离子损失一个电子和两个电子的速度阈值可以由屏蔽和反屏蔽理论解释. 然而,该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截面比 R21 关键词: 离子-原子碰撞 截面 电子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低能入射电子与氦离子碰撞的(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Berakdar和Briggs对BBK波函数Sommerfeld参数的修正结果(即考虑第三个粒子存在对两个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考虑了入射道的库仑相互作用及出射电子的交换对称性,计算了在共面-等能分享-固定相对角度几何情况下,入射能量分别为:58.4、68、81.6、108.8和174.4eV的He+(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结果表明,在较低碰撞能量散射中,入射道库仑场对两体碰撞起主要作用. A corrrelated three body continuum wavefunction proposed by Brauner et al has been recently modified further to allow for three body effects by introducing Somerfeld parameters (Berakdar and Briggs). The trip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for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of He+ in coplanar equal energy sharing and fixed relative angle geometry are calculated. The initial channel wavefunction involves a Coulomb wavefunction due to the long range Coulomb attraction between the incident...  相似文献   

12.
贾祥富  刘明海 《中国物理》2002,11(7):704-709
In this paper, the trip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for the low-energy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of the Li+ ion is considered in the coplanar equal energy-sharing kinematics at an incident energy of 114.083 eV.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s in the calculated cross section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isolated two-body final-state interactions and three-body coupling. The cross section shows two peaks originating from ′classical′ is determined by two-body final-state interactions. In addi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gnature of three-body interactions is carried by the magnitude and ratio of these two peaks. The direct and exchange amplitudes are also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氦原子(e,2e)反应中库仑波描述入射电子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当初通道使用具有有效电荷库仑波时,完成了电子入射离化氦原子三重微分截面的理论推导.计算表明:初通道库仑场对较低入射能量情况下,(e,2e)过程的三重微分截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semiclassic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post-interaction of outgoing electrons in (e, 2e) symmetric processes suggested earlier for an explanation of the correct position of the maximum in angular correlation is generalized to an arbitrary c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ition of the peak of the trip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of (e+, e+e?) reactions is predicted. This reaction can be a test to distinguish some models of models of (e, 2e) reactions.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四体模型计算了100 MeV/amu裸碳碰撞氦原子单电离全微分截面,发现在散射面四体模型和实验结果符合很好,但是在散射平面外与实验数据符合有较大差别. 分析了不同散射振幅对全微分截面的贡献. 结果表明在recoil峰区域附近,由于入射粒子和靶核相互作用的振幅和入射粒子和敲出电子相互作用的振幅之间的干涉所贡献的截面更接近于实验数据,特别是在垂直平面,这两振幅的干涉所形成的截面产生了实验的双峰结构. 然而,总相互作用振幅的干涉并没有呈现这个特征. 四体模型不能给出垂直平面内实验结果的特征是由于三项散射振幅的权重不同.  相似文献   

16.
The problem of the analytic extrapolation of scattering amplitudes to interior points from a least-squares error channel is studied and found to be stable if some L2 norm of the amplitude on the remainder of the cuts obeys a certain bound. The minimal possible value of this bound is of relevance to a model-independent location of the various singularities of scattering amplitudes. A simple and rigorous method is given for its construction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a singularity search are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shown to be capable of accomodating unequal errors on the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of the amplitude and is applicable to both simply and doubly connected domains (energy and cosine extrapolations).  相似文献   

17.
刘春雷  何斌  颜君  王建国 《物理学报》2007,56(1):327-332
应用经典径迹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O3+离子与氦原子碰撞的各种反应过程.基于使用多个系统总能量U值,对初始电子的微正则分布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接近于量子力学的径向空间分布.作为检验,首先在独立电子模型近似下计算了He2+与氦原子碰撞的各种反应过程,通过与实验的比较,发现对氦原子靶,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精度.计算了O3+与氦原子随入射离子能量变化的各种反应过程截面,特别是单电子丢失、双电子丢失的总截面,以及转移电离截面与单俘获截面的比值,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发现单双电子丢失截面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但在大于200 keV/u的能区,转移电离截面与单俘获截面的比值与实验有较大的差距,这表明独立电子模型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