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倩 《数学之友》2017,(20):25-25
数学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数学教学是一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以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用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觉地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引领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把课堂交给学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教育因素如果不通过学生的参与消化就不可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关键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参与欲望和热情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谁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就能创造出教育的辉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习题讲评课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讲题为主,解题思路由教师讲解,解题过程由教师展示,学生只能充当听众.教师以自己思维取代了学生的思维,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做得多,教师讲得也多,但是不少学生在遇到同类或相似的题型,甚至是原题时,还会出现错误.教师此时不禁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难教呢?”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老师,一味儿地“灌输”只会让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中强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未来,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陶炳宏 《中学数学》2023,(21):33-34
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增强学生理解力的培养.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理解为根,以学生理解能力发展为线,营造有利于学生理解力发展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主体性的激发,以此带领学生走向理解之路.  相似文献   

7.
1.引言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学生潜能的激发与培养也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中.课堂上尽量做到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就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上课变得轻松和快乐.一节课下来,师生都很开心,学生不仅通过交流开拓了自己固有的思维空间,开阔了眼界,而且让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所以教育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思维教学是首要问题.教师要运用自身的经验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搭建“思考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反思归纳的时机,促进学生领悟“思考的关键”,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依托课堂思考”是提升学生学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开放的课堂”是提升学生学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在初三数学专题复习中,教师要基于起点教学,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理顺节点,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11.
张奠宙教授说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将三尺讲台让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完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量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地累积、扩充、外显的一个过程.在实践中,构建“动—悟—享—升”的课堂教学范式,能深化学生的感量体验,提升学生的感量层级,促进学生的感量精准,建构学生的感量模型.通过感量实践,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感量质态,深化学生的感量体验,有效地生成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3.
张彩宁 《数学之友》2015,(12):53-5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许多教师对这一点并没有予以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的复习课堂结构往往是"老师多讲+学生多练",学生对这些旧知识的陈述没有什么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收获甚少,教学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提醒教师,复习课堂结构必须优化,其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掌握和理解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复习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导向,塑造学生的完整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的背景   在教学时,也许会有学生问教师:"数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数学?""怎么学数学?"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即学生的数学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直接影响他们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因此,要让学生学好数学,改善学生的数学观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认知情境是指以数学问题为导向,数学背景知识为依托,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经验有效地整合的数学学习环境.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潜能.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是每位教师都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继东 《数学之友》2017,(16):38-40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运算作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学生的运算能力的高低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往往表现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学生一听就会,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地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少教师尝试采用变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徐文波 《数学之友》2023,(13):35-37
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与智慧的钥匙,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问题意识,才能够深入地把握数学的本质,灵活运用数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立足于问题驱动视角,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具有知识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