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钒(V)—桑色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和应用
引用本文:侯明,赵青华.钒(V)—桑色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胶束增敏荧光光度法的研究和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1,20(3):56-59.
作者姓名:侯明  赵青华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桂林541004
摘    要:研究了在pH2.5的HCI-NaAc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对桑色素(morin)和钒(V)配合物荧光的增敏作用,建立了利用钒(V-morion-CTMAB胶束增敏荧光反应测定痕量钒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92μg/L,荧光强度与钒的含量在0.010-6.0μg/10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中钒(V)与桑色素的组成比为:V(V):morin=1:1。方法可应用于天然水和食品中微量钒的测定。

关 键 词:  桑色素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荧光光度法  天然水  食品  微量分析  污染物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