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的合成与表征
引用本文:丁良,杨慧,席亚楠,张金超,申世刚.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的合成与表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5(1):146.
作者姓名:丁良  杨慧  席亚楠  张金超  申世刚
作者单位:丁良: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杨慧: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席亚楠: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张金超: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申世刚: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59)资助
摘    要:合成硫化锌纳米簇并对其进行表征, 建立一种利用硫化锌纳米簇的阳离子交换(CX)反应检测痕量生物分子的方法。采用水热法合成非荧光硫化锌纳米簇(NCCs)并对其进行表征。纳米簇的性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图像和X射线衍射可知, 纳米簇是多孔的, 可以通过快速阳离子交换反应从纳米簇中释放大量的Zn2+, 在锌响应试剂的作用下产生荧光信号进行荧光检测。其晶体的外部比内部排列松散, 有利于快速阳离子交换, 其晶体尺寸大小与加热时间有关。通过比表面积检测法测定纳米簇的表面积和孔径表明, 最小的纳米簇拥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及较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实验了三种释放方法(酸溶解法、阳离子交换法和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对Zn2+释放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微波辅助阳离子交换法信噪比较高, 操作简便, 可用于硫化锌纳米簇免疫测定法中。比较了Zn2+的释放效率和目标结合力与平均直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纳米簇尺寸为44 nm时表现出最高的阳离子交换效率。结论: 所有这些特点, 使ZnS纳米簇阳离子交换放大器在痕量生物分子检测方面成为高度灵敏、生物相容性好、低廉环保的检测工具。

关 键 词:纳米簇  信号扩增  阳离子交换  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
收稿时间:2013/12/1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n Fluorescent ZnS Nano Clusters
Abstract:
Keywords:Nano cluster signal amplification  Signal expanding  Cation exchang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ion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