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Cr(VI) Biosorption by Buckwheat Hul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2. 西安理工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西安,710048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北大学科研实验类项H,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农业废弃物荞麦皮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中Cr(VI),研究了荞麦皮对Cr(VI)的去除动力学以及溶液pH、吸附剂用量和Cr(VI)初始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FT-IR,XPS,SEM.EDX对荞麦皮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索荞麦皮去除Cr(VI)的机理.结果显示:荞麦皮对Cr(VI)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常温下5.0g·L^-1的荞麦皮在pH=2.0下对100mg·L^-1Cr(V0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9.87%.荞麦皮对Cr(VI)的去除率随溶液pH降低而升高,在pH=2.0时达到最大;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增大;随Cr(VI)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单位质量荞麦皮对Cr(V1)的去除量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减小;随Cr(VI)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在20℃,pH=2.0,吸附用量为5.0g·L^-1时,荞麦皮对Cr(W)的最大去除容量约为36.4mg·g^-1.荞麦皮吸附去除Cr(Vb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FT-IR,XPS和SEM-EDX分析结果表明:荞麦皮是一个多孔材料,表面存在羧基、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荞麦皮对Cr(VI)的去除是一个吸附一还原耦合的过程,包括Cr(VI)在荞麦皮表面上的静电吸附,以及此后的固相还原和对还原态的Cr(Ⅲ)再吸附;Cr(Ⅲ)的吸附主要是通过与荞麦皮表面的羧基、氨基的配位,以及与其中的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实现的.

关 键 词:荞麦皮  生物吸附  Cr(VI)  吸附机理  XP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