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土壤中微塑料检测技术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摘    要:微塑料(MPs)指长度或宽度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其因粒径小、性质稳定、难降解,已成为地球系统功能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水体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已得到广泛研究,而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对国内外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现状、分离检测方法及生态风险进行综述,对未来土壤中微塑料研究提出展望.土壤中微塑料分离方法主要包括筛分法、密度分离法、泡沫浮选法等.微塑料的鉴别及表征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存在耗时长、破坏微塑料结构等问题,将各方法适当结合或改进有望弥补不足.土壤微塑料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植物的光合作用、氧化应激、生长存活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今后研究重点为:(1)规范微塑料分离鉴别方法;(2)明确微塑料污染的剂量-效应关系;(3)土壤微塑料降解及其与其他污染物协同作用造成的土壤生态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