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联吡啶构筑的一维链状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
作者姓名:黄德乾  张宏  盛良全  刘昭第  徐华杰  凡素华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阜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阜阳 236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201037);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11A210),阜阳师范学院分析化学重点学科(No.2010xk7-02),阜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No.2013FSKJ20)资助项目。
摘    要: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Ⅱ)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2026(16)nm,b=1.1283(2)nm,c=1.1597(2)nm,α=76.50(3)°,β=70.88(3)°,γ=76.97(3)°,V=0.9730(3)nm3,Z=2。铜(Ⅱ)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1个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的1个氧原子、1个甲酸根中1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由于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又通过分子间O-H…N和分子内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关 键 词:铜(Ⅱ)配合物  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  4, 4’-联吡啶  晶体结构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无机化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