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奇核136La的集体带结构
引用本文:朱胜江,肖树冬,车兴来,禹英男,李明亮,陈永静,竺礼华,温书贤,吴晓光,李广生.双奇核136La的集体带结构[J].中国物理 C,2005,29(11):1047-1051.
作者姓名:朱胜江  肖树冬  车兴来  禹英男  李明亮  陈永静  竺礼华  温书贤  吴晓光  李广生
作者单位:朱胜江(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肖树冬(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车兴来(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禹英男(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李明亮(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陈永静(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竺礼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温书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吴晓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李广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77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75032)和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20030003090)资助 作者感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实验束流、靶以及在实验期间提供的各种帮助,感谢北京大学许甫荣教授、吴哲英博士生等指导推转壳模型的计算.
摘    要: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双奇核136La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所用核反应为130Te(11B,5n). 实验结果扩展了136La的能级纲图, 包括3个集体转动带, 最高自旋态达20h. 对于\uppi h_{11/2}\otimes \upnu h_{11/2}$~带, 观测到了旋称反转与集体回弯现象. 通过系统学比较, 对旋称反转特性进行了讨论. 由推转壳模型的计算指出, 此集体回弯是由一对中子的角动量顺排引起的. 另外两个集体带为具有~$\gamma\approx -60^\circ$~的扁椭形变带, 其可能的组态为: $\uppi h_{11/2}\otimes \upnu g_{7/2}h_{11/2}^2$~与~$\uppi g_{7/2}\otimes\upnu g_{7/2}^2 d_{5/2} h_{11/2}^2$.

关 键 词:核结构  旋称反转  集体回弯  扁椭形变
收稿时间:2005-02-02
修稿时间:2005年2月2日

Collective Band Structures in Doubly Odd 136La Nucleus
ZHU Sheng-Jiang.Collective Band Structures in Doubly Odd 136La Nucleus[J].High Energy Physics and Nuclear Physics,2005,29(11):1047-1051.
Authors:ZHU Sheng-Jiang
Institution:ZHU Sheng-Jiang~
Abstract:
Keywords:nuclear structure  signature inversion  collective backbending  oblate deform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 C》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物理 C》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