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汶川地震诱发文家沟巨型滑坡 碎屑流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步分析
引用本文:黄河清,赵其华.汶川地震诱发文家沟巨型滑坡 碎屑流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步分析[J].力学学报,2010,18(2):168.
作者姓名:黄河清  赵其华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9
摘    要:
2008年5月12日,汶川M80地震在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内诱发一巨型滑坡。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滑坡前后缘高差455m,厚度20~30m,滑面为基岩层面,初始方量2750×107m3。滑体在运动中转化为碎屑流。滑坡-碎屑流总的水平运动距离为4022m,垂直运动距离为1443m,遗留的堆积物体积达5×107m3。滑坡距映秀—北川断裂仅36km,位于其下盘,地震烈度达XI度。滑坡导致文家沟中48人遇害,并形成一条完整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链。初步分析表明滑坡启动速度快,滑坡向碎屑流转化过程明显、地点明确。碎屑流运动过程复杂,伴有强烈的“气垫效应”和“前缘气浪冲击效应”。作者认为,文家沟滑坡的高启动速度是长持时强烈地震动作用的结果,与山体的猛烈碰撞是导致滑体解体并转化为碎屑流的原因。

关 键 词:地震  滑坡  碎屑流  成因机制  地质灾害链
点击此处可从《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力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