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Na2(B^1Πu)+Na(3S)碰撞能量转移
引用本文:殷桂琴,李媛媛,穆保霞,戴康,沈异凡.Na2(B^1Πu)+Na(3S)碰撞能量转移[J].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22(1):55-58.
作者姓名:殷桂琴  李媛媛  穆保霞  戴康  沈异凡
作者单位:殷桂琴(新疆大学,物理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李媛媛(新疆大学,物理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穆保霞(新疆大学,物理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戴康(新疆大学,物理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沈异凡(新疆大学,物理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264004)
摘    要:用532.0nm激光激发Na2分子到B1∏u电子态,记录了Na原子的跃迁和Na2分子的A1∑+u-X1∑+g的谱带.由Na与Na2激发态发射的光谱及其强度可以认定在Na-Na2系统中的碰撞过程,Na原子线是Na2(B1∏u)到Na(3P)的碰撞能量转移产生的,预解离过程也可产生原子线.而A1∑+u-X1∑+g谱带是由B1∏u到21∑+g的碰撞转移后再由21∑+g到A1∑+u的辐射而引起的.在360C,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u)到Na2(21∑+g)碰撞转移速率系数为7.1×10-10cm3s-,而B1∏u的预解离率为2.3×106s-.对不同振动能级间的碰撞激发转移Na2(B1∏u)(v′=6)+Na(3S)→Na2(B1∏u)(v′=5,7)+Na(3S)]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v′=5和7时的速率系数分别是1.3×10-10cm3s-1和1.1×10-10cm3s-1.

关 键 词:钠分子  低位激发态  碰撞转移  预解离  荧光光谱
文章编号:1000-2839(2005)01-0055-04
修稿时间:2004年9月2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