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与Pi—2(t)基因连锁的栽培稻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中的比较物理定位
引用本文:李霞,李宗芸,覃瑞,何光存,宋运淳.与Pi—2(t)基因连锁的栽培稻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中的比较物理定位[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47(4):503-507.
作者姓名:李霞  李宗芸  覃瑞  何光存  宋运淳
作者单位:李霞(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李宗芸(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覃瑞(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何光存(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宋运淳(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42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207980112)资助项目
摘    要:用栽培稻遗传图第6连锁群中与Pi-2(t)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RG64及其筛选出来的BAC克隆38D17作为探针,对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供试探针RG64及BAC克隆38D17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第6染色体.药用野生稻杂交信号的百分距离分别为44.87士5.33和46.50士4.57,而栽培稻则为35.85士3.06和36.05±2.44,信号检出率相应地为7.14%、42.53%、8.09%和40.78%.BAC克隆和RFLP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由此推知,与抗性基因Pi-2(t)连锁的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中的同源顺序就在第6染色体杂交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在未封阻的情况下,药用野生稻多个染色体上具有信号,这表明它和栽培稻的Cot-IDNA重复序列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同源性.文中讨论了栽培稻BAC克隆对药用野生稻原位杂交物理作图的可行性和Cot-IDNA的制备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

关 键 词:药用野生稻  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比较物理定位  Pi-2(t)基因  栽培稻  BAC克隆
文章编号:0253-9888(2001)04-0503-05
修稿时间:2001年6月10日

Comparative Physical Map of Linked Markers of Pi-2(t) Gene in Oryza officinalis and Oryza sativa with BAC-FISH
LI Xia,LI Zong-yun,QIN Rui,HE Guang-cun,SONG Yun-chun.Comparative Physical Map of Linked Markers of Pi-2(t) Gene in Oryza officinalis and Oryza sativa with BAC-FISH[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1,47(4):503-507.
Authors:LI Xia  LI Zong-yun  QIN Rui  HE Guang-cun  SONG Yun-chun
Abstract:
Keywords:O  officinalis  BAC-FISH  comparative physical map  Pi-2(t)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