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场研究表面等离子体在银纳米线上的传输
引用本文:刘爱萍,任希锋.近场研究表面等离子体在银纳米线上的传输[J].光子学报,2014,43(4):424001.
作者姓名:刘爱萍  任希锋
作者单位:刘爱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合肥 230026
任希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合肥 230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10934006, 11374289)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计划(Nos.2011CBA00200, 2011CB921200)资助
摘    要:通过双探针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在银纳米线上实现近场激发和近场收集表面等离子体,用一个探针在银纳米线的一端近场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另一个探针近场探测银纳米线上的表面等离子体强度分布,得到强度分布图.强度分布图显示表面等离子体在银纳米线的一端被有效激发并且有一部分表面等离子体沿着银纳米线和基底的界面传播到了另一端.用有限元法对银纳米线内的传播模式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银纳米线内存在两种表面等离子体传播模式,分别为基模和高阶模.沿着银纳米线和基底介质之间传输的基模表面等离子体由于传输环境稳定,散射损耗小,实际传输长度接近模式传输长度,达10μm以上;而高阶模表面等离子体由于部分裸露在空气中受表面缺陷散射的影响,散射损耗大,实际传输长度远小于模式传输长度.研究表明:以能量高度束缚的基模表面等离子体作为载体,不仅可以实现低损耗传输,还可以减小集成器件之间的信号串扰,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集成光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关 键 词:表面等离子体  集成光学  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  纳米线  光学性质鉴定  数值分析  光学损耗
收稿时间:2014/3/4

The Analysis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Propagating on Silver Nanowire in Near Field
Abstract:
Keywords: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tegrated optics  Near 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y  Nanowires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Numerical analysis  Optical losse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