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纳米颗粒吸附岩心表面的强疏水特征
引用本文:王新亮,狄勤丰,张任良,丁伟朋,龚玮,程毅翀.纳米颗粒吸附岩心表面的强疏水特征[J].物理学报,2012,61(21):359-366.
作者姓名:王新亮  狄勤丰  张任良  丁伟朋  龚玮  程毅翀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200072 上海大学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领军人才基金资助的课题
摘    要:通过将疏水的纳米颗粒吸附在岩心微通道壁面,可以形成具有类荷叶表面的双重微结构表面,从而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在岩心微通道壁面产生水流滑移,达到降低注水压力、增加注水量的目的.研究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表面的强疏水特征对纳米颗粒吸附法减阻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叙述了荷叶、蚊子腿以及水黾腿的超疏水特征;介绍了制备具有亚微米、纳米双重微结构的强疏水表面的纳米颗粒吸附法;给出了规则排列时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表面的强疏水特征的物理机制,根据真实的纳米颗粒吸附岩心切片,给出了接触角的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经纳米颗粒分散液处理后,岩心的平均水相渗透率提高94%.

关 键 词:纳米颗粒  吸附法  双重微结构  疏水

The strong hydrophobic properties on nanoparticles adsorbed core surfaces
Institution:Wang Xin-Liang(1)2)) Di Qin-Feng(1)2)) Zhang Ren-Liang(1)2)) Ding Wei-Peng(1)2)) Gong Wei(1)2)) Chen Yi-Chong(1)2)) 1)(Shanghai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 2)(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Shanghai 200072,China)
Abstract:
Keywords:nanoparticls  adsorption method  dual microstructures  hydrophobic  drag redu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